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时间:2025-10-28 09:43:1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藏在农村老人碗里的热饭、孩子课桌上的书本、家门口的美丽庭院、农民丰收的笑颜里。这些看似细碎的生活日常,恰恰是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晴雨表”。

  如何破解这些“小而具体”的难题,福建各地给出了生动答案——以“切口小、见效快、接地气”的创新机制,靶向破解农村养老、教育、卫生、治理等细分领域,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数联乡野,爱满夕阳。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正在三明市大田县悄然兴起。大田县成立了县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大田泽惠养老服务中心承接运营,建立起智慧养老数据库,打造智慧养老平台。

  “可以来帮我理个发吗?”在昭文村,一位有视力障碍的老人按下手机的SOS键,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接到电话,平台自动定位并调度附近孝老员,15分钟后,同村的孝老员便上门提供服务。

  大田县通过整合卫生院、家政、超市等资源,吸纳留守妇女、轻度残疾人等加入服务队伍,按照服务对象“就地就近”原则,设置服务驿站。中心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服务人员在各自住所待命,老年人可通过线上“一键呼叫”,线下服务人员依据服务清单上门服务,形成“以呼叫为中心、网格管理、统一调度、一呼百应”的工作格局。

  艺润童心,才兴乡村。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上攀村,有一个专为乡村儿童开设的学堂,这便是由上攀村与实验区文联、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建的“上攀学堂”。

  上攀学堂于2020年正式开课,围绕艺术普及、艺术帮扶、振兴乡村、服务社会等内容,开设实用性艺术功能课。从最初的书法课,再到后来增设的美术、音乐、贝雕、沙画等艺术课,学堂已经连续开办了500多节课,上课人数超过2万人次,如今,每到周末,学堂的教室里便座无虚席。

  上攀学堂的成功,带动公益学堂的建设热潮,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公益学堂在岚岛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让村里的留守儿童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田间讲台,解农所忧。在三明市将乐县的稻田里,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忙得不可开交,随着金黄饱满的稻谷不断被收入机仓,丰收的喜悦洋溢于农民们的脸上,这一切都离不开“农耕保姆站”的护航。

  “一些偏远村存在留守老人偏多,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将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将乐县建立“农耕保姆”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贷款支持的全流程服务。

  将乐县通过组建农机手、技术专家、农资经销商、信贷服务等团队,提供机械设备、技术指导、农资供应、金融支持等服务。建章立制规范服务价格、服务合同、服务流程等环节,推动生产托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托管率达90%,农资团购率达85%,托管农户总成本下降15.7%,亩均增效11.5%。

  乡统筹建,村焕新颜。美丽的庭院风景道、人声鼎沸的灯光球场……这些亮眼的乡村景观,都得益于光泽县华桥乡首创的“村工程乡代建”机制,由村集体共同参股成立乡建公司,承接在各村实施的小型建设项目。

  项目承接方面,按照“以村为主,乡镇审批,县级备案”原则,缩短审批流程;用料方面,县国企统一采购,确保优质优价;用工方面,倾向当地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监督方面,形成村民监督自主管、部门联动重点管、国企助力专业管的联动监管格局,确保每个项目从立项、施工到验收,工程优质优价。

  切口虽小,却精准破解民生痛点。福建各地以创新机制解决好农民关心的事,让乡村振兴的红利更好地抵达每一位农民群众的心里。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