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如潮,跑者如织。3月30日,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村跑)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正式开跑。这是2025年村跑首站,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5500名农民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齐聚“中国最美乡村”,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此次的村跑活动以“奔向和美乡村 跑出幸福生活”为主题,跑道途经月亮湾、石门村等景区村落,参赛者沉浸式感受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同步开设了村跑大集、农村生活非遗文化展、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等,进一步将关注聚焦到村里、将资源导入到村里、将消费吸引到村里,推动活动“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
“从婺源体育中心出发,穿越油菜花海,途经特色乡村,宛如置身画中。”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邓星辰跑完5公里健康跑后感慨地说,“村跑俨然成为展现乡村新风貌、展示农民精气神的舞台,而且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催化剂’。”
农民跑出村:以奔跑者的姿态跃向振兴舞台
3月30日,婺源体育中心北门。已经到达终点的吴鹏飞没有立刻前往休息区,而是停下来朝着跑道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我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来,他们还没有结束,我在这等他们。”吴鹏飞说。
吴鹏飞是婺源县镇头镇镇头村村民,以前当过兵,平常很喜欢跑步。闲的时候,每天会跑个几公里,忙时,也会挤出点时间绕着村子、农田来上几圈。得知村跑活动即将在婺源举办,吴鹏飞与村里的几位伙伴一同报名,成为村跑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仅如此,他还以“领跑者”的身份,拉着自己的儿女一同加入。
“现在的农民不仅跑得快,而且能打篮球,会踢足球,可不只埋头种地。”吴鹏飞说,“希望像村跑这样面向农民的活动可以多些,还有好些人等着参加呢。”
自2020年起,村跑已连续开展6年。随着赛事越发成熟、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了回应期盼,今年村跑再次“扩容”,每站参与总人数提升至5000人。同时,考虑到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跑步训练,此次活动除了24公里乡村跑之外,还设置了5公里健康跑,方便更多农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参加。
作为一项以农民为主体的赛事,村跑不仅致力于为农民参赛者带来更符合期待的赛事体验,同时还为农民参赛者搭建了展现自我、突破自我的舞台。
婺源县段莘乡官坑村村民洪绍平跑完全程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甚至一些人会对他来参加村跑感到意外——他一只脚有些跛。
“我这样的情况也能参加村跑?报名之前,我有过犹豫,但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报名参赛。”洪绍平说。最终,出乎洪绍平的预料,他顺利完赛,而且成绩并没有落在最后。“身体的限制挡不住一颗想要奔跑的心。”洪绍平擦拭着汗水,借助村跑这个舞台为家乡呐喊:“希望大家多来婺源、多来官坑做客。”与他一样,婺源县清华镇村民胡文胜也将此次活动当作一次为家乡摇旗呐喊的机会。“婺源不止有油菜花,还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唐代到清末,出了500多名进士。”当了30多年的乡村教师,胡文胜说起家乡文化来滔滔不绝,丝毫看不出刚跑完全程的疲态。
“村跑给全国村庄打了一个样,它教给我们怎么利用‘体育+’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与婺源本地参赛者不一样,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小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梁云凯则是将村跑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他带领村干部先后参加四川宜宾站、山西长治站、宁夏灵武站、河北邯郸站、福建晋江站村跑,精心总结宝贵经验,并巧妙融入村庄发展规划中,有力推动小李庄村确立体育休闲社交村的鲜明定位,规划建设“一环两轴四片区”,以体育建设、休闲康养为基础,依托区位优势和山林湿地景点,打造城市近郊休闲健身好去处,把人气变财气,给村民和集体增收。“目前,四片区中的体育拓展区设计规划已完成并开始申报;康养休闲区已经与河北省物流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并成功招商;宜居乐意区的村庄提升工作也已经启动。”梁云凯介绍。
土特产“跑”出圈:
农业禀赋变身发展引擎
赛后,村跑大集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吃正宗的荷包红鲤鱼了,活着买活着到家。”突然一声吆喝穿透了人群,一位手拿“婺农大叔”标识牌的大叔来到人群中间,卖力地向周边的参赛者和游客推介自家的农产品。
大叔名为齐玄忠,是婺源玄忠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婺源荷包红鱼养殖及烹饪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农场主要的养殖产品——婺源荷包红鲤鱼,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因形似民间的绣荷包而得名,被誉为“池中芳贵,席上佳肴”,在婺源民间历来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
据齐玄忠介绍,其农场注册了“臻齐妙”商标,现有水产养殖基地200亩、茶叶基地180亩及一家农家乐餐饮店。主打产品荷包红鲤鱼通过充氧包装,可以实现72小时保活。
“平常哪有这个机会向这么多人介绍自家的农产品啊。”齐玄忠一边挥动着手中的标识牌,一边往人多的地方挤去,“希望借助村跑这个舞台,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跑出婺源、跑向全国。”
除了荷包红鲤鱼,此次村跑大集上,独具婺源特色的农产品琳琅满目。“一叶两花”(茶叶、皇菊、油菜花)、蜂蜜、冷水鱼、中药材、米酒等特色农产品悉数登场。婺源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氤氲开来,成为参赛运动员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近年来,围绕农业产业特色优势,婺源县做好“土特产”文章,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努力将婺源味道传遍全国。截至目前,围绕茶叶、皇菊、油菜籽、蜂蜜、中药材等农产品进行初、深加工的企业达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9家,家庭农场106家,涌现出大鄣山、林生茶、清明丫玉、婺牌等一批农特产品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93个,其中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81个(国外有机认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赣鄱正品”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
如此多的特色产品,哪一个是具有代表性的明星产品?“当然是皇菊。高山、翠林、绿野、溪流、蓝天,还有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量,让婺源成为皇菊生产的‘天堂’。”婺源茶业董事长陈大华自信地说,“希望借助村跑这样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婺源皇菊,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受益。”
据陈大华介绍,婺源茶业采用合同订单联结茶叶种植基地5000亩左右,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带动农户1500户左右,户均增收6300元左右。
目前,婺源县皇菊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亩,年销售产值达到1.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每年10月,婺源皇菊正式采摘时,婺源皇菊茶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婺源品茶、赏花,带动了秋季旅游的兴旺。皇菊正与油菜花一起成为婺源的特色“两花”,形成了婺源县文旅融合发展的双翼,“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
古村焕新颜:
传统与现代共绘振兴图景
外天子巷、箬皮街、尚书第、小姐楼……漫步于理坑村的幽深巷道,总能轻易辨识出自己的方位。这里的每一个巷道都有明确的名字,想去哪,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即可。
理坑村是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现存明清两朝官商宅邸120余栋,被誉为“中国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但过去由于没有固定、规范的地名和景点名,游客因导航不便而难以探访,仿佛这些村落被‘深藏闺中’,不为人知。”理坑村党支部书记余旺富介绍,“如今,只要打开手机地图,输入理坑村或者村内的任意一处景点,导航就会给出明确的路线图。”
婺源拥有1400余个自然村,除了耳熟能详的篁岭、江湾等,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原味”村落,而其中一些村子也存在着如理坑村一样的问题。为此,婺源县开展“古村赋名”行动,全县共计标准化命名乡村地名458条,新增设置古村街巷特色地名标志牌715块,采集上图各类乡村地名信息4000余条,实现变“进村问路”为“进村看图”。
展开此次村跑地图,途经的每一个村子、每一条道路都有明确的名字,这既是婺源县推进乡村建设的成果,也是村跑顺利落地婺源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前对婺源的村子和路都不太熟悉,想找个村子都不太容易。”参赛运动员、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镇新建村村民程德珍说,“这一次来参加村跑,发现婺源的古村落保护得真好,叫它‘最美村落 梦里老家’还真没错。”
在村跑比赛中,选手们踏过的每寸土地、路过的每一个村庄,既是全民健身的活力场,也是乡村建设的检验场——他们在奔跑中见证“四好农村路”铺就的致富通途,用手机镜头捕捉哪吒墙画与粉墙黛瓦交织的新景观,以“最美观察员”的身份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体育活动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
“统筹‘传统、现代’两大要求,激活‘政府、社会、村民’三大主体,完善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并着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推动公共服务下乡。”健康跑完赛之后,江西省上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钟伟与他的同事们针对婺源乡村建设问题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想法,“要适度植入现代生活元素、现代旅游业态和现代美学,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现代化转型发展,带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将其凝练为一句话,就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而这既是婺源乡村建设正在走的路,也是婺源乡村建设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
沿着这个路径和目标,近些年,婺源县大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234公里柏油路通村入户,建成示范路106公里,成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以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加强保护与体现特色共抓,高标准建设“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创新推出古宅“认养”模式,面向全球招募古宅“保护人”,由投资商长期租赁,融合古宅历史、村庄传统和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性修缮。
“我们通过保护活化利用传统建筑,因地制宜开办民宿,推动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西冲村村委会主任俞磊说。
当金色油菜花海如潮水般漫过山野,奔跑的足迹已深深烙入这片土地。或许正如一位参赛者所感慨的那样:“我们从田埂出发,用脚步丈量新家园。”在乡村全面振兴这条赛道上,每个农民都是自己的发令员,每寸土地都在等待被“唤醒”,每个村庄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村跑,正是这个征程中嘹亮的起跑哨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