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 山海融合促振兴
时间:2025-04-21 14:08:2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夏惠娟 字号:【

  福建省福鼎市,山海襟抱,物产富饶。近年来,福鼎市聚焦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加快构建“1+2+N”农业产业格局(“1”即稳固粮食安全这一基石,“2”指发展壮大福鼎白茶和海洋渔业两大主导产业,“N”指加强山羊、四季柚、槟榔芋、黄栀子、黄椒、蚕豆等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山海融合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77亿元,同比增长3.1%。

  科技为擎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春耕时节,在店下镇万亩美丽田园示范区,农田连块成片,机耕路四通八达,无人机穿梭作业,旋耕机轰鸣劳作,一幅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春耕图徐徐展开。

  向土地要粮,向科技要产量。“我们根据乡镇地形特点,提前优化布局,集中资金进行规模开发。”福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群开介绍,福鼎市重点解决水源灌溉难、田间道路通达度低等问题,实现田、水、路综合整治,先后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7050亩。

  “示范田里蚕豆刚丰收,‘冬闲田’变为‘增收田’,还为今年早稻种植‘增肥’。”福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村产业发展站站长缪进金介绍,通过农业“五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早稻-晚稻-蚕豆”粮经复合一年三季轮作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亩产值超万元,亩净收入超5000元。

  稳粮增豆、绿色发展是福鼎市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严守粮食安全这条底线,福鼎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五新”技术示范推广,全面夯实粮食安全生产根基。2024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9.93万亩,总产量达6.57万吨。此外,福鼎市通过组建农垦集团推进撂荒地整治机制创新,推进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创新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在福鼎市农垦育秧服务中心,多台温控智能育秧苗床有序运转,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一次性可育水稻、玉米、蔬菜、西红柿等作物种苗2.4万盘。在福鼎市农垦智慧烘干厂,12台谷物烘干机全力运转,粮食日烘干能力达315吨,助力粮农颗粒归仓。如今,放眼福鼎田间地头,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勾勒出现代农业“新画卷”。

  精耕细作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清甜爽口的福鼎白茶,鲜美醇香的桐江鲈鱼,浓香酥松的槟榔芋,风味独特的黄椒……这些农特产品的味道,保留在福鼎人舌尖记忆上,也走俏市场,蜚声全国,成为当地一张张闪亮的“金名片”。

  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福鼎立足资源禀赋,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计划,持续优化“1+2+N”产业格局,实现产业共兴、百姓共富。

  茶山叠翠,春潮浪涌。近年来,福鼎市从政策扶持、质量把控、科技赋能、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茶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茶村繁荣兴旺。2024年,福鼎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31.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4.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155.18亿元。茶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38万涉茶从业人员因茶致富。

  耕海牧渔,碧海跃“金”。福鼎市坚持“海洋强市”战略,深化海洋渔业“六大工程”,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激活“蓝色引擎”。据统计,福鼎市共有38家大黄鱼育苗场,省级原良种场2家,总育苗水体约20万立方米。

  蔬菜瓜果,园圃生金;畜禽水产,牧歌渔欢。围绕“1+2+N”精耕细作,福鼎现代农业拓展增效,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栀子花果量价齐升,列入国家饲料原料目录,获评全省首个“中华源字号”五星级公共品牌。2024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福鼎白茶、福鼎槟榔芋、桐江鲈鱼取得“福农优品”品牌授权,福鼎槟榔芋入选国家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多元融合

  和美乡村共创共富

  农业产业强,农民生活富,桐川大地,铺展新卷,在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下,乡村振兴足音铿锵。

  福鼎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发力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凝心聚力奏响“兴农”曲,点燃乡村智力引擎:健全乡土人才培育机制,引导各类能人回归,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组成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推进“1+2+N”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乡土人才,将300余名“田秀才”“茶博士”“土专家”等乡村人才纳入“1+2+N”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库;择优招募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60名,为乡村建设、文化旅游、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服务,实现带动就业1200余人。

  乡野田间,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乡村振兴协理员等人员,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躬耕乡村振兴之梦。

  此外,福鼎市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为示范引领,以茶旅融合休闲旅游和休闲渔业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红色革命历史、传统民俗文化、古民居古建筑等特色资源,巩固硖门——嵛山、点头等示范线成果,绘就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乡村蝶变,各展其长。目前,福鼎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35个,50万元至100万元村53个。

  如今,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已逐渐形成,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加快绘就。面向未来,福鼎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福鼎力量。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