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访蒙牛乳业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程
时间:2025-04-21 14:15:4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婷婷 字号:【

  3月27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发布,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将于9月16日起正式实施。修改单明确规定,灭菌乳生产只能以生乳为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这一调整,被视作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新规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企业如何构建应对体系?围绕这些核心议题,记者采访了蒙牛乳业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程。

  从复原乳到生乳:

  新标准的背景与推动因素

  我国乳制品市场中,液体奶占据主导地位,品类涵盖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及调制乳等。其中,灭菌乳(俗称“常温奶”)以生鲜牛(羊)乳为基料,经超高温瞬时或保持灭菌工艺加工而成,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过去,由于我国乳业产能不足,复原乳成为调节乳业供需的“缓冲阀”,在平衡季节性原奶产量波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出现了新情况。从上游生产端来看,生鲜乳产量质量均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突破76%、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16年保持99.9%以上,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体细胞等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对牛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乳在新鲜度、营养价值、口感风味等方面优于复原乳,但受保质期较短、需要冷藏保存等条件制约,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的巴氏杀菌乳供不应求,因此具有较长保质期的灭菌乳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灭菌乳中禁止使用复原乳的新规定正是顺应了我国乳业转型发展、提升产品品质的新需求。蒙牛乳业党委副书记李鹏程表示:“新标准实施后,灭菌乳的天然营养价值和风味口感将显著提升,这是行业回归品质的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复原乳凭借其便于储存运输的特性,主要在酸奶、乳饮料领域被广泛应用,典型产品如旺仔牛奶、AD钙奶等。但在灭菌乳领域,其实际使用率并不高,李鹏程透露:“蒙牛作为行业龙头,灭菌乳产品早已实现100%生鲜乳原料生产,未使用复原乳。”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天然”与“新鲜”需求的日益增长,尽管复原乳在灭菌乳中的占比微乎其微,但消费者对其营养价值仍心存疑虑。而此次标准的变化则通过抬高灭菌乳品类的质量门槛,明晰消费选择,树立灭菌乳的“品质标杆”效应。

  重塑竞争力与信任:

  标准升级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本次灭菌乳标准的修订,将对提升国内灭菌乳产品品质,规范行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李鹏程分析,禁用复原乳将带来三重变革:“一是质量跃升,使用生乳替代复原乳,避免了乳粉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营养损失或品质变化,确保灭菌乳保持其天然性和新鲜度,从而在源头上保障产品的卓越品质;二是规范市场,统一原料标准可减少部分企业通过低价复原乳降低成本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促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三是信任强化,灭菌乳产品包装不再标识复原乳相关内容,产品的标签更简洁,减少了消费者的误解,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

  新国标出台后,面对新的市场要求与挑战,技术升级成为各企业发展的关键。李鹏程透露,作为行业龙头,蒙牛通过闪蒸技术可在不破坏营养价值的前提下,低温蒸发部分水分,使口味更香浓,经过闪蒸的“全固体”含量达到12.65%以上,远超出国家规定的11.2%的标准。技术储备使得新标准对蒙牛的生产体系不构成冲击,却将倒逼缺乏优质奶源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国标修订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企业需优化超高温灭菌和保持灭菌工艺,以确保生乳达到商业无菌标准,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李鹏程说。此外,李鹏程还表示为满足生乳连续化、无菌化生产需求,原先用复原乳的企业可能需引入更先进的灌装设备、无菌生产线和实时监测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进而推动行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行业整体技术迭代升级产生积极的倒逼效应。

  此次标准修订不仅是对国内乳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也是与国际主流标准接轨的重要举措。欧盟、日本在20世纪开始禁用复原乳,美国仅允许极端缺奶地区特例使用,李鹏程认为,灭菌乳标准修订将有助于提升国产乳制品质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强国际认可度与品牌价值,减少海外市场对中国乳业品牌的不信任度。据了解,蒙牛旗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等九大类产品已通过食品欧盟标准产品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全品类获此认证的企业。而品质的背书也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乳制品品牌走向世界,助力提升国内奶源需求端,稳定生乳采购,提升养殖效益等,形成“国际认可—需求增长—奶农增收”的良性循环。

  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应对新国标的战略布局

  尽管产业端加速升级,消费端仍存隐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摄入乳制品300克~500克”,而我国真正能达到这一标准的消费者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约10亿人尚未养成每日饮奶习惯。”李鹏程说,“灭菌乳产品在产品保质条件、运输要求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次修订后产品质量和品质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满足国内基础营养需求供给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灭菌乳产品的认知度,李鹏程表示,蒙牛作为乳业的中坚力量,携手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及新闻媒体,共同加强健康饮奶知识的普及,运用场景化营销策略,深化消费者认知,推动乳制品从非必需消费品向全民日常需求转变,从而“让不喝奶的人喝上奶、让喝奶少的人多喝奶”。例如,今年3·15期间,蒙牛持续开展“第三届世界品质游Open Day”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放了超过30家工厂,将灭菌乳等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呈现,为消费者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体验,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安心”。

  如果说此次灭菌乳标准修订是为行业拧紧了质量发条,那么企业就是驱动整个行业持续运转的精密齿轮,消费需求洞察、灭菌工艺升级、消费场景创新等环节的持续啮合,才是乳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李鹏程表示,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蒙牛将以蛋白质作为品类的核心价值,从消费者的根本营养需求出发,落实“三维战略”。

  一是基础营养普惠,让消费者“喝上奶”。不仅要通过供应链精益与渠道效能提升,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还要加快重塑“人货场”,提高渠道铺市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下沉和空白市场覆盖,并缩短全域消费的牛奶购买半径。

  二是全链品质攻坚,让消费者“喝好奶”。在种养殖领域,全面贯彻全产业链思维,坚持“好牛奶是种出来的”,从源头做起抓品质,破解优质牧草、奶牛品种等“卡脖子”问题;在生产加工领域,要融合国际标准和全球最佳实践,建立“从牧草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质管理体系,让中国牛奶成为世界品质的代名词;在产品创新领域,要结合精深加工布局,加速乳品品类创新,推动中国人从喝牛奶向“既喝牛奶、又吃牛奶”转变。

  三是精准需求匹配,让消费者“喝对奶”。要精准洞察消费者多元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聚焦功能定位和产品整合,推出系列化产品,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竞争优势。此外,还要坚持投入基础科研创新,加快攻克核心原料和前沿颠覆性技术,通过商业化应用引领行业升级。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