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强国建设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时间:2025-04-21 14:22:4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公布,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规划》明确勾勒了农业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将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再到此次《规划》印发,重农强农目标一以贯之,强农路径愈发清晰。当前,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铆足干劲、真抓实干,奋力把农业强国建设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抓牢“头等大事”。农业强,首要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2024年全国粮食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但与其他现代化强国相比,我国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方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夯实丰产丰收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健全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同时,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让中国饭碗底气更足、成色更亮。

  强化双轮驱动。一个国家的农业强不强,一看农业生产力强不强,二看农村生产关系优不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利器所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一些核心种源、高端装备上,还有一些容易被“卡脖子”的短板和弱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重大农业科技突破,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机制,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活权赋能、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须在融合上下功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激活发展活力。

  加快绿色转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农业强国的鲜明底色。农业强国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产生态一起抓,农业农村统筹兼顾。生产向绿,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生态向优,农村厕所、村庄清洁、垃圾治理等工作要持续推进,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打造农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惠及农民。农业强国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任务,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当前要把重点放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从农民群众最迫切、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带动小农户现代化转型与农业竞争力同步提升。

  实干之要,贵在落实。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发有为、久久为功,扎实迈向农业强国。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