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要靠人才来发展,文化要靠人才来繁荣,生态要靠人才来保护,组织要靠人才来建设,乡村人才振兴直接影响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和成效,是推动黑龙江哈尔滨市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促进现代农业之都建快建好的关键因素,哈尔滨市应切实做好乡村人才振兴的各项工作。
以“体制促农”筑牢乡村人才振兴“新保障”。哈尔滨市要针对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有关单位和部门各自为政的状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健全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加快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人社、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乡村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推进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市农业农村局既要负责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要负责对乡村人才实施意见、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进行指导和服务,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对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加以汇总综合,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市和区县(市)两级政府要把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战略总体规划,将乡村人才振兴成效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政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分解落实乡村人才振兴目标任务,实行清单制度,实施督查催办,强化跟踪调度和对账销号,确保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以“产业富农”培育乡村人才发展“新动能”。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哈尔滨市要针对乡村产业不精不强、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的短板和弱项,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人才提供“用武之地”。一是加速发展特色产业。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重要抓手,围绕五常稻米精深加工、巴彦生猪屠宰加工、宾县绿色食品生产等立县特色支柱产业,认真落实财税、招商、金融、土地、电力、通讯等政策措施,持续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迭代升级,努力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增强特色产业承载容纳乡村人才的能力。二是积极发展三产融合产业。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围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沉浸体验等特色产业和域内自然风光,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打造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可游、可养、可居、可业”的乡村景观综合体、多彩田园综合体,形成“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互联网”的乡村新业态新动能,为乡村人才施展才干彰显价值提供有利机遇和坚实载体。
以“政策强农”构建乡村人才集聚“新高地”。哈尔滨市要针对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相对缺失的现状,从市情实际出发,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要求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全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尽早发布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规划,加快出台包括引才、育才、评才、留才、用才在内的,涵盖经营管理、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和“雏雁”工程,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着力构建乡村人才集聚“新高地”,切实增强乡村人才的乡土归属感和荣誉感,使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以“数字惠农”拓展乡村人才创业“新赛道”。当今时代正处于数字化迅猛发展的前沿,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环节,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成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成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领域。哈尔滨市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抓紧实施“数字兴农”工程,为乡村人才创业拓展“新赛道”。一是组织开展数字技术专题培训。要面向乡村优秀青年,集中开展以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知识培训,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发展、智能化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数字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要加快打造乡村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乡村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确定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乡村人才数字化技能和素养,努力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三是积极培养“绿领精英”。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引导农民掌握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让“农民”不再只是一种身份,而是成为一种新型职业选择。
以“科技助农”锻造乡村人才创新“新引擎”。“科技助农”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要强力实施“科技助农”工程,以科学技术助力乡村人才成长成才。哈尔滨市要正视乡村人口总量减少、人才缺口较大、科技人才尤为缺乏的客观实际,全面落实“科技助农”各项措施,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更新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蝶变“新引擎”。一是提高乡村人才的科技素质。市和区县(市)农业主管部门要把科技培训作为提高乡村人才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整合各部门各行业教育资源,采取专题培训方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乡村人才的科学素养和生产技能,为乡村振兴蓄能积势。二是运用新媒体传播新技术新经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利用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加强农业技术交流互动、推广应用,引导乡村人才和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智能设备、精准农业技术、现代农机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大数据技术、无人机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帮助农民化解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强化科技帮扶乡村产业。由高校和农科院科研人员组成的科技助农服务队,要以增加土地产能、提高综合效益为核心,以提高乡村种植、养殖水平为重点,采取兼职挂职、技术指导、项目合作、成果孵化、基地共建等方式方法,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要鼓励城市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作用,组织科技人员围绕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乡村落地生根。
(考察组成员:孙玉、刘金祥、李艳秋、陈桂荣、王刚、尹东、李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