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井冈山市 “五兴五红”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4-06-20 10:44:3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江西省井冈山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井冈山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出了“做优红色旅游兴产业、秉承红色理念兴人才、弘扬红色精神兴文化、建设红色家园兴生态、打造红色堡垒兴组织”的“五红五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模式,跑出了具有井冈山特色的“红旅融合、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加速度。

  做法成效

  做优红色旅游兴产业。一是全域铺开,做旺红色旅游。坚持红色旅游全域化,利用分布在各村的红色资源,创造性地推出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乡村旅游”新业态,把“红色资源”变成了“发展优势”。同时,加大文旅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落户,撬动社会资本,发展民宿、农家乐,形成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红色景点的红色全域旅游新格局。二是全面融合,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坚持将红色旅游与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延链补链,着力形成一二三产融合联动的乡村特色产业新业态。三是全民共享,强化产业利益联结。完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一会两企三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成立产业协会、村集体经济投资公司以及土地、资金和劳务合作社,将闲置的房屋、土地、山林等作价入股分红,把“不动产”变成了来钱的“活资产”。

  秉承红色理念兴人才。一是以策引才。在项目建设中注重深化柔性引才机制,出台《井冈英才实施意见》等文件,启动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构建了“校企地”三位一体引才模式,与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依托院士工作站,有针对性地招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帮助建成陇上行度假村、鹭鸣湖景区、茶源古村民宿等各类乡村旅游、红色研学基地。二是以需育才。大力开展“井冈工匠”培育工程,注重“双向”培育,将在项目建设中引入的县域人才中的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培育成党员或村级后备干部,将村党员干部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三是以能用才。聚焦乡村振兴需要,对项目区域内200余名乡贤人才进行研判评估、建档入库,实现乡村人才工作室全覆盖,在有条件的村建设了乡贤人才馆,由村(社区)牵头成立人才乡贤联谊分会。

  弘扬红色精神兴文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井冈山注重传承和发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项目区域内的群众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一是丰富红色内涵,力求最完整。项目建设启动以来,依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等平台,有序推进当地革命文物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一大批隐藏在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头巷尾之中的红色资源被挖掘出来,丰富了井冈山斗争史料。二是坚持红色资源引领,力求最有效。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和本地特色资源,创新打造了“红色讲习所”“乡村大讲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宣讲平台。三是强化红色教育,力求最广泛。有效整合项目区域内各类宣讲资源,广泛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组建了井冈山精神宣讲团,成立了“小红军宣讲团”,各大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集市街头,将文化阵地向村民小组、向老百姓家门口延伸。

  建设红色家园兴生态。在项目建设工作中,井冈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行了“文明积分银行”“红黑榜”等贯彻群众路线的创新做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点面结合,合理规划美丽乡村。分类编制了“特色村”“标准村”“整治村”的村点规划,以“六统·四联创”为抓手,每年在项目区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实施沿线连片统一组织、统配定点、统管规划、统建项目、统筹资金、统揽管护推进。发挥项目资金效益,全面开展以“四拆三清两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清洁村庄百日攻坚”,打造了全域全线串联的清净整洁示范带,成功迎接了全国5G+长效管护现场会。二是梯次提升,打造红色综合体。在项目资金支持下,将茅坪村、大陇村、柏露村、长富桥村、古田村全部纳入“红色名村”打造,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高标准推进“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缮了茅坪旧居群等2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旧居遗址,开辟了大仓—古田—神山—坝上等13余条红色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一个以项目区为中心,全山覆盖、全域循环的“红色综合体”。三是激活动力,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的光荣革命传统,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建立红黑榜,曝光一批脏乱差典型,表扬一批先进代表,在比学赶超中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爱环境”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环境“脏乱差”村点到优秀村点参观学习,广泛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群众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创建“美丽家庭”获得积分,再到指定地点兑换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打造红色堡垒兴组织。一是建强一辆“火车头”。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茅坪村、马源村、大陇村、柏露村、长富桥村、古田村等项目区域内6个村党支部均实现“一肩挑”。制定出台激励村干部的新时代担当作为“二十条”,激发了村党组织和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柏露乡长富桥村党支部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二是选优一批“领头羊”。通过实施学历提升、技能提升、政治素养提升和致富能手培养计划,选优培育村党支部书记。三是蹚出一条“致富路”。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构建支部、公司和农户“三方得利”利益共同体,推动村民从“站着看”转变为“主动干”,党支部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头雁效应”不断释放。

  经验启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井冈山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充分运用党员干部的力量,下沉到脱贫攻坚的一线阵地上去。在项目建设中,井冈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干部帮扶、群众共建的多元推进体系,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能力,使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项目区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

  坚持井冈山精神赋能。项目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始终坚守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的初心,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鼓舞人、用红色作风感召人、用红色故事激励人,引导党员群众不断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信念和力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让井冈山精神散发新时代光芒,成为井冈儿女投身乡村振兴战场的不竭动力。

  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项目区将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在产业振兴中,探索出了以促进最广大群众共同富裕的“1+1+X”的共建共享模式;在生态振兴中,始终将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在人才振兴中,始终把提升本地群众致富技能作为重中之重;在文化振兴中,着力提振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在组织振兴中,全力打造一批真正能帮群众解难题、能带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基层组织,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环境、城乡面貌、民生福祉“四个大提升”,实现“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