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邮政充分发挥自身销售、寄递、金融信贷优势,对接100多个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和300多个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因地制宜探索覆盖产供销全流程的“金融信贷+农产品寄递+农产品销售”一体化产业综合解决方案,构建“直播+社区+社群”的邮政特色营销矩阵,2023年带动33.4亿件农产品出村进城,发放涉农贷款2.15万亿元,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
“三步走”念好“土”字诀
梳理主导产业。以县为单元,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优特新农产品等重点对象,形成主导产业目录清单。已确立100个总部级、若干个区域级重点产业,按照农产品上市时间表,集中力量靶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开展市场调研。围绕主导产业目录清单,深入开展市场调研。通过与属地农业农村部门、重点产业协会或管委会等进行对接沟通,掌握本地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农业资源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根据每个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特点,开展重点客户调研,梳理客户金融信贷、农产品寄递和销售需求及痛点。
整合产业数据。基于产业摸底和市场调研,形成以乡镇或行政村为最小单元的“产业看板”,涵盖主导产品、产地、产值、上市时间等基础数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客户数据,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寄递、金融信贷等业务数据。
全链条陪伴式服务
写好“特”字篇
产前深耕基地建设,助推信贷供给。一方面,基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地方名特优新四类特色,落实“九个有”打造标准,每个基地至少带动3家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参与。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为产业链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制涵盖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品牌建设、仓储物流、金融信贷、产销对接等的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字化支撑、多业务联动、平台化流量、供应链销售等方式赋能基地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产业特点设计并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产业贷,通过对产业重点客群分类分级精准匹配信贷产品,构建面向特色产业客群的敏捷化融资服务模式,提升支农服务的精准性。积极构建“融资E”等小额贷款产品体系,以乡镇网点和村委会为依托,建成近6000个乡村振兴工作室,邮银协同开展信用村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等重点工作,推动邮政综合服务向村延伸。
产中专注农资农技,定期助农走访。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及“邮商联盟”作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对接邮政农资合作企业、当地高校或科研院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邮政农品基地和惠农合作社提供测土配方、用肥用药指导、农技知识培训、病虫灾害防治等服务。二是以惠农合作社为“圆心”,定期组织召开农技讲座、院坝会、农资订货会等,为合作社、基地及社员提供优惠的邮政农资套餐肥。此外还有日常助农走访,农忙季节,使用无人机为种植大户提供免费农药喷施与洒水服务;秋收季节,在田间地头、农产品收购站、邮乐购站点等地提供“矿泉水、T恤送清凉”等便民服务。
产后搭建产销对接,定制农品寄递。一是针对每一类特色产业,从销售目标、销售渠道、活动排期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制定特色化农产品销售方案,通过社区团购、邮乐小店、直播带货、消费帮扶及福利市场、品牌商源头直采、第三方供应链等“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打通“源头直采、全链路保障、全渠道销售”的农产品销售通道。截至2023年末,邮政社区团购活跃团长数38.2万人、邮乐优鲜累计销售额31.3亿元,直播带货场次约4万场、累计直播销售额近4亿元、观看人数达1.21亿。二是加快建设三级物流体系,按“立足基地、带动周边、辐射产区”的原则,将具备分拣包装、冷链保鲜功能的产地仓与县级中心一体规划。活用“驻点收、上门收、定点收”三种收寄模式和“够量直达、串行直达”两种运输方式,为每类农产品制定个性化揽收运输方案。在农产品上市前1个月内完成“一产业一方案”制定,通过定包装、定资费、定范围、定频次和主动客户团队、先行赔付机制、数字化全链路管控等方式,不断优化并规范化农产品“收分运投”各环节。截至2023年末,中国邮政累计为超1000种生鲜农品品类提供专业寄递,农产品寄递收入突破百亿元,带动社会农产品销售规模达1610亿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唱好“产”字歌
搭建“邮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特色渠道。打造中邮惠农示范社和中邮惠农示范企业,形成标杆引领,依托总部级重点产业,打造产业强县。聚焦农产品寄递、农产品销售、涉农信贷等重点业务,开展“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数字化分类运营。截至2023年末,中国邮政累计为300多个特色产业、300多个商圈市场、80多个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业务方案,为1.69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上下游客户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纵向延伸产业全链条,横向丰富产业新业态。信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以及初级加工产品的生产经营。聚焦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通过客户引流、增值服务等方式助力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等业态发展。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化农业等合作,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探索“邮政+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可视农业”等业态的融合发展。
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启示
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底座。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原则,加强涉农信用信息库和产业基础信息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乡村产业链条“数字足迹”的标准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动态化监测和科学化评估,增强对乡村特色产业生产、销售、技术、市场等多元信息的融合应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与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等的服务协同与信息共享。
集聚要素,产销对接,加强产业全方位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探索“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提供农业市场信息、生产资料购买、信贷资金支持的产前服务,机械设备、技术指导和综合金融扶持的产中服务以及农产品收购、仓储、加工、运输、销售的产后服务,为各类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提供保障。
延链补链,提档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要以现代化生产经营手段推动特色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科技手段推动形成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合理整合利用,拓展形成“农业+”多类型融合业态。
(作者单位:张茜、李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研究中心;王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林建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