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时间:2024-08-07 09:37:5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小兵 韩福军 韩周杰 陈莎 李淞淋 康婷 字号:【

  “土特产”发展潜力巨大,事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事关农业强国建设,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对“土特产”发展高度重视,为推进“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并持之以恒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准确把握“土特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土特产”既是历史的人文的,也是现实的时代的。必须科学认识“土特产”,把握住“土特产”的新时代内涵和特征,才能发展好“土特产”。

  “土特产”的概念

  通常的理解,“土特产”是土产和特产的合称,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狭义的“土特产”仅指农林特产,广义的“土特产”还包括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土特产”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是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无论是原料还是制品,其品质与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特优或者是有特色的。

  “土特产”的内涵

  “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新时代新征程,“土特产”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发展“土特产”,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形势下,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土特产”高质量发展内植了新质生产力。三是“土”“特”“产”三个字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乘数效应的“土特产”。四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也能成为“土特产”。五是“土特产”对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是对平衡农产品贸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土特产”的特征

  “土特产”一般具备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地方独有,如四川彭州川芎、阳春春砂仁、滨海白首乌、麻城福白菊等道地药材。二是代表地方特色并具有较高知名度,如洛川苹果、赣南脐橙、西湖龙井、兰州百合、苍溪红心猕猴桃、丹东草莓等。三是往往蕴含一定的文化或历史意义,如诺邓火腿、安化黑茶、咸阳茯茶等。

  2023年7月至8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有关科研机构、国家农产品营养品质科技创新联盟等单位开展了“土特产”征集活动。配合征集活动,信息中心构建了一套“土特产”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更加科学地评价和展现“土特产”特征提供参考。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设置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深刻认识发展“土特产”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发展“土特产”,能够把各地的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对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土特产”现代化体系,关系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土特产”发展,是实现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载体。“土特产”的发展,既要依靠人才,又能发掘带动人才,既能促进经济文化化,又能实现文化经济化。发展“土特产”,既能挖掘生态价值,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既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又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土特产”,能够推动脱贫地区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还能够围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重点特色产业,完善基础环境、技术服务、人才培育、产品销售等帮扶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扶产业也要走好“土特产”发展道路,成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化器。

  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土特产”,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挖掘释放独有的经济文化生态等综合效益,解决更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就业和收入,使其能够合理分享特色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延长“土特产”发展链条,还可以发展农村电商、休闲民宿等新业态,扩大地方及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土特产”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土特产”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全国“土特产”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各地把“土特产”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大事要事来抓,制定出台规划政策,从组织、机制、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强保障,推动“土特产”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科技创新强化驱动,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各地积极开展特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快优新品种培育,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农技农艺农机融合,集中攻关高效栽培、品质提升、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数据价值不断释放,联农带农成效明显。各地瞄准“土特产”现代化,大力推进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创新发展新型电商,着力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土特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数字经济价值不断释放,农民收入增长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各地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点,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挖掘释放“土特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一二三产加速融合,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各地着眼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土特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针对性采取强链、补链、延链措施,“土特产”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扎实深入推进“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要探究“土特产”发展规律和趋势要求,注意发挥优势条件,克服短板弱项,切实推进“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关于“土特产”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一是小小“土特产”可以培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如赣南脐橙、兰州百合;二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也能成为“土特产”,如盘锦大米、津南小站稻;三是利用现代科技能够创造出新的“土特产”,如高青黑牛、象山红美人;四是“土特产”要做大做强,必须靠品质品牌、文化底蕴,如诺邓火腿、彭州川芎;五是县县都可发展“土特产”,关键是要把“土”“特”“产”三个字融合形成新形态。

  当前我国“土特产”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

  对标新的使命要求,对照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各地在推动“土特产”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不能完全满足“土特产”高质量发展需求,品类全而不优、品牌多而不亮、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特色及当地蕴含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挖掘不深,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链延伸不够,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2023年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有74%;科技创新应用不够,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转化速度慢、时间长;市场化品牌化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评价和分类分级体系有待建立。

  未来“土特产”发展趋势

  未来“土特产”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不断加速,“土特产”产业结构将出现多样化趋势,由传统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融合化。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推进“土特产”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三是集群化。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紧密产业关联,加强社会化分工,组建发达的组织网络,推动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环境。

  四是生态化。“土特产”走生态化绿色发展的路子,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是数字化。加快乡村产业在技术装备、生产设施、管理体系、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智慧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推进“土特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举措

  一是抓规划,以县域为单元,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明确优势特色产业,强化完善政策支持,研究编制“土特产”发展规划。

  二是抓科技,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两大科技创新动力的作用,加强新品种培育,强化品种提纯复壮,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推动“土特产”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抓品牌,坚持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的“三品一标”为抓手,统筹建设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土特产”的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四是抓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以短视频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土特产”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知晓度,切实解决“好酒也怕巷子深”和“藏在深闺无人知”的现实问题,为扩大消费半径、发挥消费拉动“土特产”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