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赞友谊农场地处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西部,1990年由中国农垦集团与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共同投资约200万元成立,是中国农垦在境外投资设立的第一个农业项目。农场占地面积约1万亩,目前可种植面积6750亩,其中规模面积6300亩,新开发边角旱地450亩,吸纳当地300多人就业。截至目前,农场资产总额已达3500多万元人民币。成立三十余载,中赞友谊农场始终坚守在非洲大地,展现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坚定步伐和深厚实力,被赞比亚农业部列为现代农业样板参观单位之一,被当地人誉为“中国神农”,成为中外合作海外农业的标杆企业。
智能农机全覆盖
播撒抗旱保产“及时雨”
中赞友谊农场建场初期拓荒整地、管道设施、农机具等基本投资需求较大,资金缺口大,生产经营投入有限,浇灌以人工搬管为主。友谊农场历任领导深知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自2006年起开始自筹资金,通过扩大投资,陆续购置圆形喷灌机、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如今,中赞友谊农场拥有完备的现代化农业设施,采用先进播种设备、高效自走式灌溉系统、收割机械及精准的农药化肥喷洒设备,生产过程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每逢丰收,收割设备连续作业,保证丰收进度;拖拉机适时跟进,实现秸秆还田;自卸车将收割的作物运至场站,铲车随后进行摊铺、晾晒,实现全过程科技引领和机械化作业,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农场产量及效益逐年好转。
制约农场生产经营的瓶颈主要是浇灌用水。农场处于卢萨卡城乡结合部,周围没有河流,浇灌靠地下水,降雨量少,缺水尤其明显。2023年12月农场大豆播种期遭遇有史以来最高气温,当月上旬35度以上超过一周,且降水较往年延迟,全年降水量仅400毫米,较正常年份少了300毫米。2024年再遇极端干旱炎热少雨天气,2月份仅下了两场雨。2月29日,赞比亚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宣布,该国正在经历的干旱为“国家灾难与紧急情况”,这对该国农业、水资源和能源供应等造成严重影响。此时,正是农场大豆结荚鼓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豆叶面积达到最大值,耗水量增大,蒸腾强度和需水量均达到高峰。极端天气导致水资源匮乏,农场立即新钻6口深水井,依托8台圆形自走式灌溉系统,实现了规模面积喷灌全覆盖,及时给大豆播撒抗旱保产“及时雨”。此外,对450亩边角旱地,沿用靠人工搬管子的办法,以轻灌、勤灌方式,有效缓解了旱情。
科学田管有力度
生出增收增效“金馍馍”
与先进农业技术相适应的是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中赞友谊农场根据赞比亚气候特点,结合当地将小麦和大豆作为重要粮食和油料、饲料作物的市场导向,灵活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精准选择优良品种,以小麦和大豆种植为主、青玉米为辅,根据季节特点旱季依靠人工浇灌主要种植小麦,雨季自然浇灌种植玉米和大豆。2024年以来,面对降水、高温导致麦龙葵、牛奶草等恶性杂草生长迅速,影响大豆正常生长的严峻形势,友谊农场精准施策、精细管理,采用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植保机,根据地块草量做不同剂量配比,试验化学除草药剂品种,通过打封闭和茎叶化除的方式控制杂草丛生,农场大豆田里植株齐整挺拔、总体长势良好。
在存储库房,工头亚历克斯带领两名当地工人进行砌墙作业,原来的敞开式储存库房被封闭式库房所代替,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中赞友谊农场坚持严抓细管,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加强对生产资料从采购入库到田间耗用的全过程监控、提高工时效率合理用工、有效简化机械作业程序、实施封闭式储存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实现节本降耗。每年粮食销售时,以赊销方式同购买方洽谈,粮食销售价格均比当地市场价高出约15%,经济效益明显。该农场还将尝试延伸产业链,走深加工道路,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自成立以来,中赞友谊农场累计实现纯利润5800多万人民币,向股东分红3011万人民币。小麦产量稳定在2000吨左右,大豆产量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达到800吨。
“授之以渔”传农技
赢得大国担当好口碑
境外企业要想长足发展,需要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中赞友谊农场还十分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施肥、精确农药使用等,保护了当地环境,树立了中企良好形象。他们将“以先进企业的经营成果惠及每一个职工家庭”列入企业文化内容,坚持“授之以渔”,将当地工人分为农业生产、农机作业、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专业组,组织中方专家和管理人员对他们定期业务培训,还曾组织多名业务骨干到国内参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活动,使赞比亚当地工人既开阔了眼界,又获益匪浅。现如今,近半数农场职工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农机维护、操作技能及管理经验,成为农场的技术骨干,一些人还有了自己的农场,当起了农场主,实现了增收致富。
农场不断提高当地工人待遇,不仅为他们及其家属提供宿舍、完善水电等生活设施,对于职工子女上大学农场也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助,还将农场边缘的零散土地分给他们免费耕种,使90%的农场职工拥有面积约为18亩的家庭种植区。用这些土地种植的玉米、南瓜、红薯等,不光能满足职工家庭一年的粮食需求,还能对外销售解决日常开支。当地工人工资随着农场效益节节攀升,2024年较2009年翻了4倍。针对450亩边角旱地的抗旱、除草任务,农场聘用当地工人及家属进行人工作业,每人日均收入40克瓦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减缓了当地就业压力。
三十余载耕耘路,中赞友谊农场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奋斗史,更是一段中赞两国友好交往的佳话。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不仅见证了中国和赞比亚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和活力。未来,中赞友谊农场将继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农机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智慧农业、无人机作业等先进技术,推动“会种田”向“慧种田”迈进,让自身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合作与贸易发展,努力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农垦新洋农场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