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县 优质农产品“全国买 全球卖”
时间:2024-09-02 15:16:1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38.1万华侨、315个侨团分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16万青商侨商大军有10万人在全球从事贸易活动,如同地瓜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块茎壮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青田高水平建设浙江(青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侨为桥、以侨为藤,打造优质农产品“全国买 全球卖”集散中心,致力成为浙西南开放窗口、山区26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样板。2023年7月《青田县打造优质农产品“全国买 全球卖”集散中心》申报成功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案例。

  厚植“优渥土壤”,打造优质农产品出海平台。一是“一城”引领。青田县立足华侨资源优势、进口商贸优势和大量侨商青商从事餐饮、超市行业的经营优势,全力打造浙西南首个农产品出口销售基地——青田侨乡农品城,在售优质农产品1000余种,开设青田农遗良品展销馆、杭州侨乡农品城直营中心,逐步扩大销售网络。2023年农品城入驻企业累计出口销售额达1.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4%。二是“两园”协同。建设海溪粉干乡愁产业园,推进粉干产业向高精优转变;建大建强油竹农产品储运园,包含青田县油茶产品研发及检测中心、青田县侨乡小微食品产业园等,集研发创意、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物流仓储、观光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为青田乃至全国的农产品提供精深加工、仓储、出口等“一站式”优质服务。三是“三仓”助力。青田通过主动先行先试参与浙江自贸区建设,创设“保税仓+保税飞仓+海外仓”全球经贸共享平台,为丽水乃至整个浙西南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服务,提升青田华侨海外贸易网络能级,并与宁波市北仑区共建“保税飞仓”,叠加梅山综合保税区和青田华侨试验区功能优势,成为浙江省自贸区第七批“十大成果”之一。

  哺育“壮硕根茎”,提升优质农产品产业能级。一是打造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推行“政府主推、企业协作”品牌机制,集中培育壮大以“青田青”品牌为首要公共区域品牌,稻鱼米、山茶油、海溪粉干等多个农特产品品牌为辅助的“1+N”品牌全产业链。助力青田农遗良品品牌建设,全面拓展“山鹤”“清甜优选”等优质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余米三生”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二是提升产业。青田县探索农遗文化多元融合发展、全域特色农产品“搭侨出海”等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打造“鱼多多”“杨梅小将”“油茶果果”等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农遗题材动画《青田小田鱼第一季》入选2023年电视动画重点项目名单,成功取得发行许可证,进一步推动农遗价值转化。青田稻鱼米荣获“第三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籼稻组双金奖”等40余次奖项,其产供销模式被全国供销总社肯定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青田样板”。三是便利服务。协同丽水海关深入贯彻落实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依托出口监管仓,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5+2”预约查检和优先查检,高效保障货物“即报即检”,打造便捷、高效的出口平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国检改革试点,采取异地农产品在青集中检验一站式出关模式,为农产品出口开通“快速通道”,现已实现丽水范围内食品农产品在青田报检通关。

  拓展“地瓜藤蔓”,助推优质农产品行销全球。一是高层次“大展会”。充分挖掘展会带动效应,组织本地优质农产品企业组团参加省农博会推介会、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等20余次,推动本土农产品“走出去”,累计促成产品销售超亿元。建立全国优质农产品海内外展销大平台,通过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农遗良品展、四届侨乡农品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以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二是高质量“引进来”。出台侨乡农品城招商政策,设置按贡献奖励、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14家企业入驻侨乡农品城。招引西班牙火腿等特色侨贸产业生产加工企业,提能升级侨乡特色产业体系。引进浙江优奈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林科院、江南大学建立科技战略合作,高质量推进油茶精深加工,以科技创新赋能茶油产业链做强、价值链提升。公司获评“2023年第一批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山鹤油厂获评县级示范“共富工坊”。三是高水平“走出去”。搭建以侨乡农品城为载体,集线下直营销售、线上平台数据可溯源、国外联盟联合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贸易集合体。线下在大中城市开设侨乡农品城直营店或农产品专柜,线上开辟京东青田特产馆、邮乐购、好易购、快乐购等网销模式,海外依托侨团侨社与海外万家中餐馆联盟等资源,带动青田杨梅、海溪粉干、北山索面等本土农产品远销海外,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缙云茭白、景宁粉丝、庆元菌菇等产品走出国门。

  (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