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时间:2024-09-02 15:24:53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雷明 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也是关键之年。新时期新阶段,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机制既有现实需求,也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机制,常态化格外重要。首先,这一机制应该是长期的,不是运动式、临时性的,是分阶段的、按阶段动态调整的。其次,这一机制应该是可预期的、制度化乃至法治化的,能够让欠发达地区有明确的预期,当发展不足和陷入发展困境时,可以及时获得相对应的政策帮扶。再次,这一机制相应的帮扶措施还应该有针对性,既包括发展性帮扶,也包括基本生活救助,还包括一些预防性措施。这一机制必须是社会经济有效的,具体体现在机制作用的效率、效能和效果上。

  因此,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应该而且必须是一个分层分类多层机制体系。基于这一考虑,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至少由十大机制构成。

  现代化导入机制

  推动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常态化帮扶,首先就是要在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下,打破传统帮扶思路的路径依赖,树立现代化帮扶及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现代化导入机制,通过现代化意识、理念、思维培育,实现向现代市场思维、创新发展思维的转变。

  有效财政支援机制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进一步优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断增强正向激励、负向惩戒功能,从中长期维度来看,有利于包容性增长,对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落实共同富裕目标,促进社会消费需求增长,当前阶段应考虑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援欠发达地区机制,以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居民消费。在资金来源方面,建议以财政政策统领,以更大的力度增加长期国债或者专项债的发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提升宏观杠杆率水平。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消费,消费增加带动企业生产,生产增加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增加促进居民消费,整个过程不仅是良性循环且具有乘数效应。

  市场融入机制

  市场融入机制,落脚点是市场,目的是打破城乡、区域市场分割,统一区域、城乡市场,实现城乡、区域资源、要素流动畅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市场融入机制,要按照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区域性协同产业政策,建设区域协同的金融市场和商业网络,促进商品、资金、劳务、人员等各类要素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充分流动,确保欠发达地区经济在区域社会大分工基础上的地位,确保欠发达地区市场能融入发达地区市场,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确保欠发达地区市场导入、市场对接、市场融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产业落地、产业接续、产业融合、产业集聚越来越强,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越来越充分,确保欠发达地区市场红利。这其中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产业生发机制和充分就业机制至关重要。

  要将欠发达地区整体纳入精准帮扶范围之内,不断扩大产业帮扶等政策受益对象的覆盖面。围绕产业兴区、质量兴区、绿色兴区目标指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进区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新业态,推进产业规范发展。不断优化实施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产业联合体。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形成区域现代产业经营体系,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要将欠发达地区人口特别是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精准帮扶范围之内,不断扩大就业帮扶等政策受益对象的覆盖面。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参与就业,持续开展劳务输出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和就业服务平台等发布招聘信息,加大实施创业扶持等帮扶政策,促进欠发达地区稳岗就业。

  城乡融合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在于构建一个城乡良性互动的有机融合体, 其重点在于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之间的互通共融,按照功能分区定位,包括产业功能、区位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定位,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城乡融合、城乡共生,突破现有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目标实现,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提升欠发达地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城乡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优化欠发达地区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扩大欠发达地区城乡就业容量。统筹欠发达地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推进欠发达地区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

  区域携手机制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区域携手机制,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扩大对口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范围,将欠发达地区纳入结对帮扶范围,建立健全专业化、多元化的帮扶机制。以“困难与问题”为依据,以“补齐生产生活短板”为思路,采取需求发布与帮扶认领的工作机制,探索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振兴、科技转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培训等专业化、针对性帮扶机制,探索多对一、一对多等发展帮扶机制。动态调整欠发达地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加大欠发达地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在培训期间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贴。支持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和技工院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造一批靠技能就业、靠就业致富的先进典型,激发劳动致富内生动力。

  内生力激发机制

  由于各地发展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有了良好发展基础,具备自主发展条件,有的还没有形成“造血”发展能力,仍需要接续扶持。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内生力激发帮扶机制,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这是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也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内在要求,需要科学确定帮扶对象,集中力量重点扶持。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具有多维性、系统性、复杂性等方面特征,单靠单一主体如政府或市场主体,或几个主体力量,都是无法满足任务需求的,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承接部分单一主体或几个主体职能,为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提质增效。同时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社会帮扶应该成为支持欠发达地区帮扶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帮扶方式,形成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兜底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就是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法律+行政”手段,构建欠发达地区有效的兜底保障机制,包括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问题主动发现机制、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多层次保障体系以及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监督体系等,持续增强兜底功能,不断适应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需求的新常态,确保所有欠发达地区有明确的预期,当遭遇发展不足和陷入发展困境时,可以及时获得相对应的政策帮扶,同步共富发展。

  风险协同防控机制

  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着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有效管控风险、防范风险、消除风险,是确保欠发达地区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必须充分运用“财政+金融+行政+法律法规”手段,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集风险监控、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风险补偿等完备有效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乃至消除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可能风险特别是市场风险。这里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特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协同机制,不是仅仅构建起单一区域的风险防控机制,而是打造一个涵盖区域内、区域外,社会经济多层面多维度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

  激励相容机制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激励相容机制,就是要激励社会各个主体、各个方面积极投身帮扶工作,激励以上各个机制极大发挥出正向效应。这里所谓激励相容意味着给予区域内、区域外,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社会组织充分的正向引导激励,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发力。同时,激励相容还意味着激励其他机制积极发挥作用。因此,激励相容意味着人们积极主动打破传统思维的路径依赖,从传统的小农思维向现代市场思维、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思维转变,不断增强现代化意识、理念、思维。就有效财政支援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激励大家争先恐后把“欠发达地区”这顶帽子甩出去,甩得越远越好。就市场导入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市场导入、市场对接、市场融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产业落地、产业接续、产业融合、产业集聚越来越强,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越来越充分。就城乡融合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打破,乡村要素双向流动越来越充分,乡村建设融合度不断提升。就区域携手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区域协作越来越紧密,实效性越来越高,协同力越来越强。就内生力激发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自身造血能力越来越强,内生发展力不断提高。就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社会各方、各个主体、各个组织、个人积极参与,参与度越来越高。就兜底保障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兜底保障越来越到位,保障面越来越完备,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就有效风险协同防控机制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风险防控越来越到位,风险防控力度不断提高,参与度越来越高。就激励相容机制自身而言,激励相容意味着机制自身包容性越来越强,容错力越来越大,作用面越来越广,效度越来越高。

  (作者系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