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水牛
时间:2024-09-02 15:08:3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刘良军 字号:【

  一望无垠的田野上,有几头水牛饶有兴味地吃着新鲜的青草,偶尔有一群麻雀飞过来,肆无忌惮地落在水牛宽广的背上,闲散地啄食不时泛起的虫子……自打记事起,我家门前就有这样一幅图景,让我深感有水牛的存在,才是名副其实的乡村。

  儿时,每天我放学后都有一堂“必修课”—— 祖父或祖母从我肩头接过书包的同时,会顺便递给我一根牛绳,意味着我得完成每日里放牛的任务。

  放牛其实是一件有意思,但也没意思的事情。说有意思,是因为可以直接把牛牵到一处相对宽阔的山坡上,任其随意吃草,而我和小伙伴们则三五成群,要么躺在草地上聊天,要么一只手把一条腿提起,玩“斗鸡”游戏。尤其在夏天,我还可以把牛带到门前的小河边,牛在河坡上吃草,孩子们则在小河里游泳,有时也顺便捉鱼、摸蟹、捞虾,别提多惬意了。

  至于放牛为何没意思,那是因为在庄稼成熟期,若在田埂上放牛,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尽力让牛只吃青草,不碰庄稼。否则自家庄稼受损也好、邻居家的庄稼被糟蹋也罢,回到家里必定让大人骂得狗血淋头,连好好吃晚饭的心情也没有。

  说实话,我与家里的那头水牛是有感情的,我们配合默契,它也很懂我的心情,有时从河里上来往家走,纵然骑在它身上不拉牛绳,它也会乖乖地向着家的方向迈进。然而对于父亲来说,他对牛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父亲那时还没有成为正式的人民教师,只是学校的一名代课老师。因此彼时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必须干农活,必须在与牛的通力合作下,将一亩亩稻田翻作到位。然而他又是一名老师,必须时刻不忘课堂上给孩子们讲些什么。于是父亲一边在水田里吆喝牛,一边还要时常在脑海里重温“白日依山尽”这样的诗句,确保届时不出“教学事故”。

  有时,遇到牛不听话——该直行时不直行、该拐弯时不拐弯,父亲更是急得抓耳挠腮,毕竟时间不等人,他得准时赶到村小学讲课。于是,课堂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父亲在讲台上苦口婆心、抑扬顿挫时,猛一低头,竟发现犁田时卷起的裤管都还没有放下来,甚至还有一只瓢虫在鞋面上静立。

  要说对牛有真感情,最不吝将其视为重要家庭成员的人,应该是我的祖父。清早,他总是第一时间将牛牵出屋子,成为我们村最先赶早的放牛人。有时我放牛回来,一旦发现牛未完全吃饱,祖父也会及时加料。夏天时,天气炎热,乡下蚊子多,祖父会专门在牛身边燃起艾草;冬天时,牛棚寒冷,他也会特地在牛身上覆盖一层厚厚的稻草。祖父没有仅仅把牛当作生产工具,而是将心比心,认为牛是家人,也是恩人。当然,牛对祖父也是有感情的,有时牛使性子,不听家人的话,但凡祖父现身,它必定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服服帖帖。

  随着我渐渐长大,放学后放牛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一方面是我读寄宿高中,一个月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乡村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作业,水牛越来越无用武之地。有次回家,我左顾右盼,四处巡睃,却未发现家里的水牛。直到跑去问祖父,才从他絮絮叨叨的言语中知道答案,原来父亲擅自作主,将牛拉到集市上卖了。祖父边说边无力地敲打着终年不离身的大长竹竿烟袋,眼神黯淡。牛卖了,在祖父心中,这如同家人远去。

  漫步田野,再也看不到熟悉的水牛身影,也不复有孩童放牛的场景。毋庸置疑,今天的乡村美如画。尤其随着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步伐的加快,许多需要亲力亲为的农活,也能被机器所取代。但无论如何于我而言,挥之不去的乡愁,就是渴望能再次见到水牛,能在田埂上倒退着脚步放牛,一边监督牛、不让牛吃庄稼,一边大声诵读老师布置的文言诗句……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