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植保机、插秧机,这些大型农机的驾驶员,大多数都是男性。不过,有这么一位女士,她不仅熟练掌握各类大型农机的驾驶技术,而且还是四川省广汉市“金穗丰”家庭农场主、广汉市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她就是广汉女农人——杨萍。
1979年出生的她,已经在土地上耕耘了二十多年。凭着对农业、农村的热爱,杨萍成立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乡亲种地赚钱;她担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市政协委员,积极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了绽放在沃野上的铿锵玫瑰。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在她的带领下,已成为一个能提供水稻、小麦和油菜“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服务的现代农机服务组织,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麦浪里走来的巾帼新农人
杨萍的父亲杨启华是位老农机手,但对于杨萍这个女儿,起初他并没有“子承父业”的想法。杨萍高中毕业后,他希望杨萍进城里打工,但是杨萍却有自己的想法,“男孩能驾驶农机,女孩一样可以。”于是,杨萍成了父亲的徒弟和接班人。耳濡目染加上勤学苦练,杨萍很快学会了驾驶和使用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种农机具。因为外出务工的乡亲们越来越多,家乡种地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杨萍看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潜力。还在一边开农机一边开餐馆跑运输的她,萌生了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的想法。
但是事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如此年轻的一个小姑娘能把地种好,乡亲们并不相信,因此不太愿意将自家世代耕种的土地流转给她。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面对困难,杨萍没有退缩。为消除乡亲们的顾虑,她和村干部一起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主动提出先付土地租金再用地。这一做法给事业刚刚起步的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杨萍觉得能让乡亲们安心,这样做很值得。她也始终坚信,只要她保持初心好好干就一定能把地种好,赢得乡亲们的支持和认可。
“我是四川广汉第一个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主,第一个获得四川优秀青年农民称号的女农场主,第一个实施规模化稻田种养循环的新农人,第一个水稻育插秧服务面积超30万亩次、服务农户近2万户的高素质农民。”在此之后的20多年里,杨萍始终不忘初心,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坚持进行粮食生产,并不断学习,提升种植技术,在种地之路上不断精进。2022年,杨萍的种植基地已超过3000亩,种植的水稻十亩连片801公斤成为广汉市水稻粮王,小麦百亩连片实收均产600.6公斤,打破西南地区大面积小麦验收单产纪录。
“菜单式”服务
让农户种地更轻松
“机械化操作又快又好,节省人力还节约时间。”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村民张华说,“一个人一上午就能打一百多亩小麦的药,以前这么大面积起码要请几个人忙一两天,现在自家人半天时间就搞定了。”离张华家麦田不远,就是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这也是广汉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所在地,而帮助农户实现降本增效的,就是当地的这些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2009年3月,杨萍联合几位农机大户共同成立了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农机入股,共同抱团发展。2015年转型为广汉市为农服务中心,推行“服务组织+大户+小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菜单式”托管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难题。杨萍说:“合作社根据农户个性化需求,形成‘服务菜单’,提供服务项目40余项,为5大粮油作物耕种管防收提供一揽子的综合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粮食价值,2017年杨萍引进一套日加工30吨的精米加工设备,并以禾蔬鲜为品牌,进行大米加工、销售,成功申报了无公害、有机认证。目前,大米已在德阳、成都进行售卖,年销售量已超过2000吨,相对于传统卖粮,增加收入150万元。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也帮助合作社打通产业环节,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转型升级。
现服务中心拥有农机220台套,服务技术人员40余人,能够提供水稻、小麦和油菜耕、种、管、防、收、烘干、加工全程机械化服务。2022年,合作社服务面积30万亩次,服务农户近2万户,服务区域遍布全川,社会化服务收入近2000万元。合作社入选全国第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种地获得收益的杨萍没有忘记父老乡亲。2017年,她联合当地392户乡亲,共同成立了广汉市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旨在团结当地村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750斤稻谷为保底分红,纯利润的20%二次分红,每年帮助社员、务工人员增收100余万元。杨萍说:“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道路。同时,团结当地村民,增加种植收益,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杨萍不仅自己利用机械化、科学化的理念进行规模种植致富,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5万余户,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致富带头作用。带动周边从事农业生产150余人,覆盖面积3万多亩。作为锦花村妇联兼职副主席,杨萍每年为当地3000多位妇女提供农业技术培训,为2000多人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提供合适的岗位300多个,带动40余位妇女创业,带动1000余位妇女增收近300万元,激发了妇女的就业愿望和创业热情,得到了周边农村妇女的交口称赞。
作为锦花村第二党支部书记,杨萍积极联系周边农业经营主体,推行走工制度,即根据各个经营主体的用工时节不同,合理联合经营主体,实现用工互通。如工人在秸秆回收主体进行完小麦秸秆回收作业后,可继续在服务中心进行水稻育插秧工作,然后在蔬菜种植主体进行蔬菜采摘工作,刚好时间错开。用此方法,杨萍为周边100多位农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环境,同时也帮助这些联合主体解决农忙招工难的问题。
杨萍也始终坚持“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的观念。每年为1000多位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吸纳周边20余位人员长期务工,帮助他们增加50万元收入。
助力打造“天府粮仓”
2022年7月,四川省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干旱天气,令杨萍捏了一把汗。从未缺水的广汉市连山镇出现了严重的灌溉用水问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杨萍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反应,并带领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在上游进行引水工作,用沙袋人工垒砌翻水堰,为下游3万多亩良田的灌溉用水保驾护航,为当年粮食丰收定下基调。
对于周边撂荒地,杨萍积极复耕复种。在前期投入大、种植效益差等难题下,杨萍依然咬牙接过一片一片撂荒地。利用合作社自有的土地平整机、铲车、挖掘机、打草机、筑埂机等农田改造设备进行良田改造,同时大量使用有机肥恢复土地活力。截至2023年,杨萍接过的3000余亩回填鱼塘、虾塘,回耕果园、复耕荒地、产能低下土地已能正常产粮,帮助本地解决了耕地撂荒无人治理的难题。
针对小农户种地难、集体经济发展难等难题,杨萍又在当地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服务模式,即通过集体联合小农户开展土地成片,农机服务整村推进。小农户得低价优质服务,村集体获服务佣金,合作社增服务收入,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奠定村集体、小农户、合作社长期合作基础。2023年,参与的村集体超过30个,服务组织30余家,覆盖面积6万亩,实现收益超过8000万元。帮助村集体度过迷茫期,让村集体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村集体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本刊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