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 唱响“共富曲”——基于福建南平市的调研
时间:2024-02-04 09:56:4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多年来,福建省南平市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实际,在发展乡村产业上一直不懈探索,当地“土特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南平市培育发展茶、竹、水等生态优势产业为例,就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出思考建议。

  主要做法与成效

  立足山水生态,深挖“土”的资源。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加快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一是找准比较优势。南平市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乌龙茶故乡”“中国笋都竹乡”等美称,市级层面重点牵头打造一座山(旅游)、一片叶(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县(市、区)因地制宜谋划发展建瓯酒业、浦城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做足“一县一业”特色文章。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近500亿元;坚持“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全产业链产值达410.5亿元,占全省1/4。新培育的水产业2023年产值近20亿元,同比增长33%。二是加强市级统筹。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开发,最大程度发挥整体效益。在肉鸡产业上,围绕10亿羽产能目标,市级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圣农肉鸡产业在光泽、浦城等地布局,并推动建设一批预制菜、熟食加工等精深加工项目。在水产业上,规划建设市级水产业专业园区,引进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领军企业,并推进水上旅游、水疗康养等产业发展。三是优化区域布局。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重要载体,串联沿线31个乡镇199个村优质的生态、文化、农业、旅游等资源,科学布局一批农文旅、休闲康养等产业,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去年以来,环带沿线的星村镇获批全国产业强镇,桐木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梅村获全国特色产业强村。

  擦亮地域品牌,打造“特”的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强化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着力彰显当地风情。一是用科技阐释“特”。围绕茶、竹、水、鸡、蔗、米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13家科技特派员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引智聚力解密优势特色产品之“特”。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等团队合作,先后编制茶、水、蔗3份白皮书,科学解读“土特产”的功能和影响,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用品牌推广“特”。树牢品牌意识,围绕全域绿色食品目标,加快推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全覆盖,全市共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8个、绿色食品266个、有机食品51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730个,居全省第一。持续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布局“武夷山水·茶空间”174家,统一产品和服务标准,切实提高“土特产”附加值和知名度。三是用良种引领“特”。实施种业创新行动,围绕茶、水稻、肉鸡、百合花等重点领域育种攻关,努力打造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茶叶“1+N”种质资源圃建设,28个茶树种质资源圃纳入省级保护,5个茶树新品种获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功选育亩产超千斤的“福香占”再生稻新品种、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圣泽901”白羽肉鸡、突破百合花国产化商品种球繁育技术难关。

  强化链式思维,提高“产”的效益。着力在产业融合下功夫,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多维度多层次促进“土特产”增值。一是加快主体培育。持续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完善“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打造农业产业化有机联合体。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167家、国家级示范社6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88家。二是延伸产业链条。突出因地制宜,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纵向贯通、横向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在茶产业链上,全产业链谋划推进,全力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在竹产业链上,全面梳理竹种质、竹抚育、竹加工、竹机械等14个环节,先后引进一批补链强链项目。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土地流转、劳动力支撑、科技导入、金融支持等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特别是加强撂荒地整治,全市成规模土地流转面积达92.2万亩,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零工市场”全覆盖,有效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用工难问题;发挥科特派发源地优势,搭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精准服务产业的水平。四是着力机制牵引。创新乡镇党委政府领办国有企业、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双领办”工作机制,乡镇党委、国有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各施所长、分工负责,有效解决“土特产”发展模式单一、管理模式不规范、农民收益不高等问题。深化“跨村联建”机制,跨区域组建116个联村党组织,覆盖470个行政村,以组织联建,促产业联兴,联建村集体年均增收约6万元。创新“民企带村”机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全市173家企业带动195个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企业发展、村财增收、村民致富三方共赢。

  从南平市发展“土特产”

  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南平市培育发展“土特产”的探索,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建议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着力在“智”上赋能、在“链”上延伸、在“融”上发力、在“联”上拓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一是突出整体规划。推动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按照全国乡村产业总体规划,引导各地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编制重点发展的“土特产”目录,制定出台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县域乡村特色产业行动方案,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合理布局开发。坚持“一盘棋”思维,完善乡村产业空间布局,聚焦区域内地位突出、规模较大的“土特产”,强化省级层面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从以县域为单位的“点状经济”向以市域为单位的“带状经济”转变。三是强化政策供给。在土地上,强化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解读,重点推动农村“点状供地”政策落地落实;在金融上,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地方建立“土特产”发展基金,创新推广订单抵押、仓单质押等普惠金融产品;在人才上,持续深化科特派、驻村第一书记、流通助理“三支队伍”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三乡人”实施意见,吸引和推动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

  强化科技支撑,释放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一是推广良种良法。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种养技术研发推广,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等力度,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支持各地推进特色产业种质资源圃建设,打造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支持企业、农户、行业协会等主体联合科研院所,持续创新“土特产”的生产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开拓“土特产”发展新空间。二是注重科学阐释。积极对接院士专家团队,通过编发“白皮书”等权威形式,科学解读“土特产”的功能效用,讲好“土特产”故事,提升其公信力和影响力。深化“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土特产”发展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强化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推动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覆盖更多的特色产品。三是强化数字赋能。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新生态。“产前”用好大数据,及时了解气象、农资、加工流通渠道及市场信息,科学指导生产;“产中”用好物联网,在智慧种植、质量安全等方面,种好、养好、管好;“产后”用好新媒体,建设农村电商云平台,实施“互联网+”和“土特产”出村进城工程,多渠道拓宽销售渠道。

  突出延链聚群,激发乡村产业“链”式效应。一是做大市场主体。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把“土特产”作为“一把手招商”重要内容,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发展活力和农业规模经营效益。二是推动延补链条。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系统梳理乡村特色产业薄弱环节,“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同时,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品牌于一体的闭环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价值链升级。三是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大力支持各地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突破“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式,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着力构建“标准化蔬菜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规模化园区建设、品牌化推广营销”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效益。

  做好融合文章,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一是创新产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持续拓展产品新品类,开发产品新形态,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乡村气息浓厚的农特产品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以蔬果净菜、肉制品为重点的预制菜产业,引进推广“中央厨房”等生产方式,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品牌。二是丰富业态。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做好“山+”“水+”等文章,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乡村餐饮、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等业态,不断丰富“土特产”周边产品和服务,推动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创意”“卖服务”拓展;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卖精品转变。三是树立品牌。引导各地特色农产品做好品牌定位,积极融入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格局。推广南平市推动全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做法,通过净化产地环境、强化质量监管、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和产品追溯等,树立无公害绿色土特产品“金字招牌”。四是打造标准。引导各地加快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等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土特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提升当地“土特产”的行业话语权。

  着力联农带农,聚集乡村产业发展合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构建“支部领路、产业铺路、党员带路、群众跟路”发展格局。借鉴南平市“双领办”机制,推动“土特产”连接“大市场”。持续深化“跨村联建”模式,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路径依赖,引导农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发展。二是强化龙头带动。借鉴南平市“民企带村”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多创新、担责任,推动“土特产”成为惠民利农、就业兴业、增收创富的重要渠道。增强农业园区载体功能,引导龙头企业担任“链主”,畅通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支持龙头企业在县域布局原料基地和加工产能,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强化利益联结。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小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以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农民在“土特产”发展中增收致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建符合产业特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把“土特产”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福建南平市委政研室、市委农办课题组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