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乡村文化传承
时间:2024-09-02 11:14:5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刘奇 字号:【

  中国的乡村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薪火相传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头在乡村,主体是乡村文化,载体是数百万个自然村落。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化人”。所谓“人化”,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所谓“化人”,即以共同认可的标准规范人的行为。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乡村复兴”,复兴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之于城市具有食物保障、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三个自身独有、城市没有、未来必有的特殊功能,食物保障、生态保育是“塑形”,文化传承是“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

  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乡村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优秀制度的传承。

  思想理念的传承。如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心的农业哲学思想,这一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黄金定律理应成为我们行事的准则。再如崇尚集体的观念,西方人称呼中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则是姓在前、名在后,彰显出以家族姓氏为先的群体意识,而非西方以自我为先的个体意识。

  思维方式的传承。农业的思维方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遵循规律、适应自然,而工业的思维方式则是驾驭规律、人定胜天。在地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当今时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追求生态文明。农业文明的特征是低效、平衡、被动;工业文明的特征是高效、失衡、盲动,生态文明思维就是既要借鉴农业文明的平衡与工业文明的高效,又要克服农业文明的被动和工业文明的盲动。

  优秀制度的传承。中华民族煌煌五千年在乡村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制度。如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乡村熟人社会,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团结,是内生性的有机融合,而西方人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团结则是外律性的机械组合,契约随时可立可止,情感的建立则需要时间。由这种团结生成的“家园红利”,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乡村社会矛盾的调处、资源的配置、邻里的互助等意义重大,是乡村社会的粘合剂,其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归属感不可估量。在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既要有现代契约精神,又要推进“家园红利”的累积,让这一传统优质资源发扬光大。

  乡村文化建设既实在又具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体应从十个方面抓起:一是兴教育。下大功夫改变乡村教育的颓势,让乡村孩子就地就近读书,为乡村振兴打牢人才基础。二是续文脉。赓续农业文明之脉,让老祖宗世代传承的耕读传家以及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种养、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三是集器物。把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作为文物收藏起来留给子孙后代。四是修村志。发动退休教师、干部、文化爱好者及走出去的大学生把这场史无前例的乡村蝶变记录下来。五是承技艺。既要有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还应设立县乡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应进学校、进课堂,从孩子中培养继承者。六是立乡约。起自先秦,盛于两宋的乡规民约对社会治理尤其重要,一乡一村应广泛发动社会成员订立符合当地实际的乡规民约,以此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七是立家训。一家之内,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无言之教谓之家风,写成条文,挂在墙上的有言之教谓之家训,有了良好的家风家训,才能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凡有家训传世的氏家大族,历代名人辈出,成为一方楷模。八是开夜市。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乡村则是“月光下的孤独”,几千人的村庄开办夜市既能活跃经济,又可让留守群体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消除寂寞。九是除旧弊。大力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明新风尚。十是办赛事。挖掘民间各类能人,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歌舞、书画、戏曲、体育、美食;猪牛羊、鸡鸭鹅和各种土特产;各种农业技能都可举办赛事,村超、村晚、村BA、村美食的火爆出圈,启示我们乡村办赛事的前景广阔。

  守正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快速来袭,乡村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守正,又怎样创新,为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之魂,守正就是要保根、护源、铸魂,坚守原点、坚守初心、坚守自我。创新则需要在思想理念、方法路径上准确把握,防止走偏。

  一是不能以工业文化代替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理念是,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可以改造世界、征服自然。农业文化则认为,人只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获利于自然,还应返利于自然。我们在享受工业文化的成果时,也尝到了它带来的“苦果”。

  二是不能以城市文化改造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唯一性,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村庄。城市文化则是一种没有差异化、多样化的杂交文化,它要求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个人都要统一于新环境中的市民文化,即以新环境中的市民文化“化人”。

  三是不能以现代文化置换传统文化。传统的都是落后的,现代的都是进步的,这是西方人的思维。对于五千年文明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民族不适用,不曾中断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善于从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今人还照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古一体,知道我们到哪里去,必须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四是不能以注入式参与取代融入式参与。送电影、戏曲、图书等等下乡,不管农民需不需要,喜欢不喜欢,以居高临下的注入式让农民被动接受,效果注定不佳。乡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既是受益者,更是拥有者、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没有他们的融入参与,乡村文化便没有生命力。

  不论我国经济社会多么发达,对于由乡而城的庞大社会群体而言,“两个不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即以“乡”为基点的活动空间不会变:从乡土社会走出去的每个个体时时都会泛起乡愁,他们像一只只风筝,但线永远被乡愁所牵;以“土”为基础的生存依托不会变:一日三餐、人人需要,这是铁律。建立在这“两基”之上的乡村文化,在传承中活化,在建设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在共情中铸魂,任重道远。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