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以“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与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嫁接,有山、有水、有韵味的“魅力义安”日益彰显。
着墨于山水村落间
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绘好山水“重彩画”,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依托凤凰山、叶山、金山、瑶山等资源禀赋,总投资12亿元,着力推进“江南铜谷”风景廊道建设,打造串联全域的生态画廊。鼓励并加速推动永泉旅游度假区、梧桐花谷景区、梦思康百合庄园等家庭农庄发展建设,塑造“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研学教育+中医药康养”典范。用好长江IP,着力做好胥坝、老洲两大江心洲生态保护,带动滨江“长江湾里·圩洲风光”板块发展;提升西联水乡之韵,持续布局水系水网水生态,创建“长江湾里·犁桥水镇”休闲旅游度假区。
绘就乡村“宜居图”,以环境“高颜值”提升旅居“幸福值”。坚持“尊重自然美、侧重个性美、着重地域美”,开展村庄主题定位挖掘和设计工作,“梦里水乡、古韵犁桥”“悠远青铜源、相思凤凰山”等“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破茧重生、魅力彰显。截至2023年底,高质量建成“高端引领型”村庄99个、“休闲旅游型”村庄21个、“普遍推广型”村庄10个、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17条,实现全区美丽乡村布点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同步抓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推动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实现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着力彰显山水铜韵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致力于项目产业链
提升旅游业多元共生的“活力值”
夯实项目支撑,以“大景区”概念联动全域旅游。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力度,每年设置1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旅游+”,形成了“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牛歌、竹马灯等非遗进景入村,让市民游客畅享文旅大餐;成功将凤凰山、梧桐花谷、城山农夫园打造成A级景区,建成万亩荷园等休闲农业基地50余家;通过“疗养+度假+美食”模式,建成永泉旅游度假区、梦思康百合庄园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中医药康养基地等;此外,犁桥水镇梦幻灯光秀,让旅游的科技感更足。
蓄积产业动能,以“大业态”理念促进农旅融合。优化铜陵白姜、铜陵凤丹产业基地布局,将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作为“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国战略等相关规划,做好一片姜、一朵花“土特产”品牌文章。2023年,义安区成功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天门镇入列“全国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借助“铜陵白姜生产种植系统”入列“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铜陵凤丹栽培系统”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东风,深度挖掘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元价值,同时将遗产地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等项目,努力将遗产地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价值,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聚焦消费流量点
打造文创界“金名片”
持续促进“消费”活力,把“人气”变“财气”。加强“产业+旅游+文创”特色联动,扎实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活动,进一步提升铜陵白姜等省级特色美食知名度,用粮袋子、菜园子、果盘子撬动乡村旅游,积极推广永泉“康养+旅游”、 梧桐花谷“农业+旅游”等模式,以犁桥水镇为蓝本,联动天井小镇、永泉小镇等,发展“后备箱”经济,点燃乡村“烟火气”,实现夜晚亮、人气聚、商圈火,犁桥水镇自2023年5月盛大开园以来,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顶流IP,做到让“过客”变“常客”,真正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不空手”。
持续掌握“流量”密码,把“网红”变“长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参加长三角各类文旅推介会,举办中国南方牡丹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田原艺术季、四季村晚等特色旅游主题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创新创意视频、直播互动、网红打卡等形式,加强与知名门户网站、社交平台和文旅电商合作,讲好义安故事,卖火农旅产品,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委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