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方位金融支持
时间:2024-09-02 11:05:4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金融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支农工作,连续印发实施有关推动金融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设立“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多年来,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多方位金融支持。

  强化重点,开发特色金融产品。一是强化创新。积极发动各银行会员单位重点加强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供给,探索试点“县镇统筹+村集体+银行+企业”“驿站+自助银行+工银使者”“地理标志+基地+龙头企业+产业链”等创新模式。持续丰富乡村振兴“线上+线下”产品体系。针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为其上下游主体提供线上、批量化融资服务。二是强化支持。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等特色产业、核心企业推出系列产品,打造专属服务团队,为各类涉农企业、农户定制综合授信、专项融资、资金结算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针对薄弱县域地区,各银行会员单位全力支持产业链各经营主体,积极拓展县域地区“首贷户”,开展“整村授信”支农支小,努力提高涉农和小微贷款占比。

  扩面增品,科技赋能服务模式。一是扩面增品。各保险会员单位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及覆盖面,涵盖地方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数、价格指数、期货价格等创新型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广覆盖、高保障、多领域的优质保险服务。在覆盖粮食、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市农业特色,持续推出地方特色险种。二是科技赋能。积极推动各保险会员单位探索研发推出以农险为核心的“保险+科技+银行+养殖户”“保险+5G物联网+智慧农业园”“保险+气象+科技”等科学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模式,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为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保驾护航。

  依托市场,助力多样化融资。一是依托广东乡村振兴板资本中介机构优势,整合智能融资、智能直融和乡村振兴板股权融资等资源,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通过顶层设计、资源对接,优化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上下游对接,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金融活水精准对接。二是通过“基金+金融资本+龙头企业资本+重点项目”“基金+链主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思路举措,充分挖掘粤东西北资源,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以强县促镇带村,支持本地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企业做强做大,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联农带农中促进产业发展。

  优化配置,实现支农支小新突破。一是落实落细《广东省2022年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工作方案》及《广东省2022年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文件要求,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工作推进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支小支农,开展地市政策宣讲活动,拓展服务覆盖面。二是协调各家银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加强对市级和县级政府部门发债培训,协助各地统筹谋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相关工作,2023年1-10月乡村振兴专项债达到620.27亿元,居全国第一。三是创新打造金融支持“土特产”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传统农业企业规范运作、明晰产权、股权改革、融资上市,助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搭建桥梁,深入开展工作调研。一是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结合“农村金融保险工作”“典型选树培育村”等主题,围绕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保险支持乡村振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等情况,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考察等方式,与相关地市农业农村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涉农涉海经营主体、金融保险地市分支机构开展交流讨论,了解农村金融保险支持乡村振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投融资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是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行业机构的走访交流工作及“走进会员”活动;参加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组织召开的关于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巨灾保险交流座谈会,探讨推动金融投入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

  发挥保险作用,构建“防灾减损”服务体系。一是发动农业保险会员单位发挥农业保险在灾前防范、灾中减损、灾后理赔的积极作用,强化“防灾减损”服务,启动快速理赔和预赔付机制,开通大灾预付通道和理赔绿色通道,对重灾地区农企农户组织极速预赔,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二是持续探索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在全省建立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提供广覆盖、多领域的防灾减损服务,从“防灾、救灾、减灾”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农业风险防控水平。

  加强传播,宣传金融支农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手段,广泛传播金融支农的理念和政策。定期发布金融支农政策解读、实践案例、成功经验等专题宣传,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及时传达最新工作动态和成果,了解金融支农的具体进展和重点工作,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梳理各会员机构支持乡村振兴产品、优秀案例,进一步畅通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渠道,更好满足全省乡村振兴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三是与主流媒体建立定期沟通、互动交流的机制,通过专访报道、专栏合作等形式,深入介绍金融支农的政策措施和成果,传递正能量,打造良好的金融支农环境。

  明确目标,健全全方位金融支农新格局。一是持续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继续鼓励和引导各会员单位全力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和畜禽种业振兴、预制菜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开展金融供需对接支持服务,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县镇村投入。探索金融信贷保险精准支农新模式,提升资金到位和保险理赔效率,切实为广东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二是持续打造特色系列活动,开展丰富的培训交流。重点打造“金融支持‘土特产’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整合金融、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发挥金融在下乡、助农及拓宽金融在支农领域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涉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联合各会员单位围绕粮食安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设施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向举办涵盖企业股权改革、银行支农支小及农业保险投保理赔等方面的系列培训。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宣传工作。聚焦全省金融支农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为金融支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提供思想支持。三是持续开展课题调研工作,推动成果转化。充分调动各会员单位力量和积极性,推动会员单位下沉农村基层,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涉农企业、基层和农村业务对接,合力开展支农助农工作,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围绕农村金融支农服务在金融组织体系中金融产品供给、多元化融资渠道构建、配套机制保障等方面开展调研与课题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助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