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菌粮共舞“一分田”
时间:2024-09-30 09:15:2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施乐乐 唐茜 字号:【

  山海相依,丘陵耸峙,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一分田”种什么?之于粮食安全而言,“国之大者”水稻为先。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山区农户不只想要田间“产得出”,更倾向产出高效益。

  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粮食”与“良食”之间的关系,从“管饱”到“管好”?为此,福建把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耕作条件,探索推广菌粮复合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致力做到精耕优作每“一分田”。

  稻菌轮作稳增收

  黑木耳是三明市尤溪县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采收期从11月持续至翌年4月,大部分的福建“冬木耳”来自这条闽西北黑木耳产业带。

  2023年10月上旬,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冬闲田”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尤溪县青宏农业专业合作社忙着组织工人将黑木耳菌棒下地摆场,菌棒通过输送带源源不断传入田中,一条输送带一天可下1.8到2万袋,一片片“冬闲田”变成了菌棒的“海洋”。

  “收完木耳之后,我们就着手耳场清理,之后转入水稻种植管理。”尤溪县青宏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林允虎说。

  早在2013年,“菌粮两手抓”便是尤溪发展特色农业的共识。多年来,尤溪县联农带农,巧做“菌粮”大食物观文章。如今,尤溪县菌粮轮作八千多亩,栽培有将近七千万袋的黑木耳,带动2000多户从事菌粮轮作生产,解决了2600多人就业问题。

  稻穗翻涌、菇香四溢,共同勾勒出乡村特色农业的无限丰景。同样,在龙岩市漳平市,近万亩的“香菇-水稻轮作”模式也逐步成熟,解锁了土地的增收“密码”。

  象湖镇是福建省较早开始实行菌稻轮作的地方,最开始镇里只有几家摸索生产,后来整个乡镇的村民都争相大面积栽植,农户实现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如今,漳平市建立了菌稻轮作示范基地,将象湖镇、溪南镇的“香菇-水稻”核心示范区列为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核心区加以扶持,通过集中培训、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菌稻轮作技术培训推广。

  “菌稻轮作”的生产与“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相辅相成,致富了一方百姓。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也开始回到家乡、守业创业。

  目前,漳平市约有3422个农户从事香菇生产,栽培规模合计9300万棒,产值达4.5亿元,稻田每亩综合产值可达5万多元,均采用“香菇-水稻”轮作模式,香菇生产基地不断扩大,成为漳平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形成相应的产业链。

  近年来,福建利用粮食收获后的冬闲田或农田发展食用菌,逐渐实现一田多用,稳粮增收。

  2023年,福建以香菇、黑木耳、竹荪+水稻、玉米等轮作为主,全省菌粮轮作面积4.3万亩,总产量约18万吨(鲜品)、总产值约15亿元,涉及30个县(市、区),初步形成了点多面广的发展格局。

  生态循环为绿色生产“加码”

  今年5月底,在漳平市灵地乡,占地约313亩,量近525万的废旧菌棒正有序进行回收。集中回收后,通过就近发酵和深加工等方式将废弃菌棒资源化利用变有机肥,依托专门处理废弃菌棒的工厂,对废弃菌棒进行变废为宝,用作土壤肥料,还于稻田中。

  这是龙岩漳平创新“香菇-水稻轮作”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菌渣还田”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香菇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香菇的安全卫生品质。

  为了解决菌棒还田浸泡产生的大量溢流退水,象湖镇东坑村还推进连片菌菇废水净化湿地项目,通过截流、净化、处理等环节,切实把好尾水“排流关”,种出“绿色菇”。

  与此同时,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将黑木耳采收后,农户将菌棒就地“脱衣”、堆积发酵回田,用作基质有机肥,为下阶段的水稻种植作准备。

  作为尤溪主推技术之一的菌粮轮作模式,正从“经验的标准”走向“数据的标准”,持续为绿色生产“加码”。

  “田少地薄,水稻一亩产值也就是1800左右,把所有成本扣完,只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很多农户会选择效益更高的黑木耳。我们‘硬性要求’充分利用冬闲田,种完黑木耳后一定要种一季水稻。”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彬说,“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对菌粮轮作进行试验跟踪,现在可以比较精确把握菌渣回田数量这个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地力,实现菌粮‘双丰收’。”

  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结构改良,“菌渣回田”的绿色实践伴随着福建各地菌稻轮作模式探索而深入推进。除了现成的菌渣,一些“废料”也被纳入可“回田”利用的范畴内。

  “竹荪一亩180多斤,可以长4~5茬,首茬一两个月,第二茬15到20来天就可以长成,前两批的产量占百分之八十。”农户卓伟强说。走进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高唐村,大棚底下的土壤上铺盖些许秸秆,“星点”冒头,“鹅卵”点地,这些是正在生长的竹荪。

  在将乐县,“秸秆”是竹荪独特的“营养基料”。今年,将乐县高位推动,将秸秆综合利用和菌粮轮作模式相结合,实行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基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去年冬至今年春,将乐已落实采用秸秆基料栽培大球盖菇、竹荪2000亩,每亩要求使用基料量4吨,在栽培过程中,整个秸秆利用率不能低于基质原料的20%,每亩使用达到1200公斤的秸秆。

  “有了政策的助力,越来越多食用菌栽培户加入秸秆‘还田’行动,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将乐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熊水荣说。

  菌粮轮作尤其是菌稻轮作兼具异科轮作和水旱轮作的优势,将菌渣或其他废料还田作为有机肥,使得循环农业的生态效益愈发凸显。据福建省部分农户反映,菌渣还田种植水稻后,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用量也明显减少,每亩成本节约60多元,水稻增产10%以上。水稻优质高产,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农业生态。

  福建深耕探索菌粮轮作模式多年,具备一定的推广发展基础。但乡村劳动力制约、现代设施大棚发展滞后等问题,则是发展路上的“硬梗阻”。

  由于光照条件不同,产地在面对“菌粮轮作”时,难免要搭棚、拆棚,往复循环,造成大量劳力和资源的浪费。

  为攻克这个问题,漳平市溪南镇下林村菌稻轮作示范片通过村统一流转土地20亩,建设钢结构“菌稻”轮作示范大棚20亩,实现产业提升,租赁给村民联片进行香菇与水稻轮作。

  “菌稻”轮作示范大棚根据每块田地建设,农户通过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租用大棚,可独立自主进行耕作与食用菌栽培,此模式改变了老旧的人菌合居模式。此外,农户各自支付田租并自主管理维护大棚,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缴纳每亩每年500元大棚建设服务费,该模式扣除高标准农田租金后可为村集体实际创收1万元。该项目既盘活了土地,减轻了菇农劳动力和栽培生产力的投入,又实现菇农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双赢。

  实践证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菌粮轮作模式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钥。在福建漳平、尤溪、邵武等菌粮轮作主产区,生产栽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完善,菌粮轮作模式发展势头也更足。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