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供富大篷车”助行共富路
时间:2024-09-30 09:27:43 来源:农业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浙江偏远山区海岛农村由于人口稀少、路途遥远,市场商贸流通服务不足,群众存在生产生活物资采购不便、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等困难。为解决上述难题,浙江省供销社从2021年开始,在山区海岛县部署开展“供富大篷车”工作,将自身组织优势、服务优势与山区海岛群众需求、乡土资源有机结合,为偏远山区海岛群众提供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农资农技进村等便民服务,有效缓解群众“买难、卖难、服务难”问题。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开通“供富大篷车”422辆,服务覆盖38个山区海岛县(市、区),常态化服务402个乡镇、3038个偏远自然村的118万群众,全年助农增收3.39亿元。“供富大篷车”以看得见、摸得着、能对话的形式,为偏远山区海岛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供日用品下乡服务,助力破解“买难”问题。针对偏远山区海岛老龄化、空心化特点,精准提供日用品下乡服务,助力偏远山区海岛群众生活消费从“时常不便”到“日常方便”。一是构建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县域内现有日用消费品下乡服务资源,建立由县域分拨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下乡服务车和村服务点组成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偏远山区海岛群众购物远、购物难问题。二是制定服务标准。编制并发布全省“供富大篷车”服务管理团体标准,对服务人员资质、服务内容等作出具体要求。设计并发布以“共富牛”为核心形象的全省“供富大篷车”标志标识体系,统一工作服和车身、销售点等服务场所形象。三是规范运行管理。合理规划并公布“供富大篷车”出车时间、行车路线和停留时间,确保偏远村必到。设置监督电话,保障山村销售商品与城区同质同价,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平阳县供销社建设成立日用品下乡专营公司,开通10条日用品下乡服务专线,每周2次常态化开展日用品下乡服务,服务覆盖9个偏远乡镇、135个偏远山村,全年销售日用品212万元。

  提供农产品进城服务,助力破解“卖难”问题。充分发挥“供富大篷车”联农共富作用,带动偏远山区海岛农产品走向大市场、卖出好价格。一是完善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县域内现有农产品流通服务资源,建立由村固定收购点、农产品收购服务车、县城分拣配送中心和若干销售服务网点组成的服务体系,同时发挥乡村“网格员”“供销员”作用,提前公布收购农产品品种和价格,让有出售农产品需求的山区海岛群众早做准备、心中有数,着力解决偏远山区海岛农产品出不去、价不优问题。天台县供销社组建27人的“供销员”队伍,一对一服务27个片区,累计发布收购信息1.2万余次。二是按农时规律开展收购。各地根据农时规律,通过举办“供富大篷车”高山蔬菜节、黄瓜节、玉米节等“土特产”收购季活动,有序开展特色农产品收购。2023年,全省“供富大篷车”收购农产品达3.39亿元。三是助力产销对接。各地通过对接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社区菜店、农家乐等主体,帮助打通“供富大篷车”销售渠道。丽水市供销社在30个社区设立“共享冰箱”,帮助“供富大篷车”农产品进社区;临安县供销社打造“老郭说山宝”短视频平台,开展“供富大篷车”农产品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突破1500多万元;江山市供销社注册“江悦农”品牌,将碗窑咸菜、双溪口茄子、周村辣椒、江山蜂蜜等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土特产”推向更大市场。

  提供其他综合便民服务,助力破解“服务难”问题。“供富大篷车”以小切口牵引大服务,融合打造民生服务大品牌。一是农资农技进村。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资源优势,以“供富大篷车”为平台,下乡开展农资供应、农技指导服务。磐安县供销社开通“安肥送”服务车,农资配送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流动上门提供农资、农技服务。二是关怀服务进村。集成物品代送、快递收寄、服务代办、文化下乡等维系山区海岛老人亲情的关怀服务,使大篷车成为“乡村关怀”的重要载体。江山市把“供富大篷车”服务电话号码贴在墙上,群众只需打一个电话,“供富大篷车”就开到家门口提供服务。云和县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里的水澳头村,“供富大篷车”每隔两天就会上门服务,“供销员”将村里30多位留守老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已成了老人们的贴心人。三是助力产业发展。各地通过统一发放种子种苗、指导种植等方式,提升山区海岛农产品的商品属性和市场竞争力。武义县供销社为群众提供宜种宜养“种苗套餐”,优选10多个品种的果蔬和土鸡种苗统一发放给群众,并进行全程生产指导和产后收购。2023年共组织1012户农户实施,总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

  (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