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 “双金”赋能“城乡提升”
时间:2024-09-30 09:27:24 来源:农业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在全力推进“城乡提升”重大工程中,牢牢抓住资金要素这个牛鼻子,实践探索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双金模式,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有力撬动下,紧扣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这一地方特质,一举贯通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通道,以小切口有效破解乡村产业投入大课题。“城乡提升”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87%,年度评定全省前列。

  创设双金模式,激活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通道。一是创设专项资金。通过提取乡镇土地出让净收益建立专项资金,以农哺农来开源,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制度通道,并精准投向美丽经济、现代农业、强村富民等基础设施建设、优质资产吸纳领域,已累计计提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超9亿元。如专项资金安排5000余万元,支持陶庄镇打造长三角智种产业园,引入江浙沪种业科研力量,大力推广制种产业,计划三年培育万亩种子田,可为长三角地区100万亩粮田提供供种服务。二是探索发展基金。打通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路径,通过吸纳国有、村级、工商等资本设立乡村发展基金,引导参与共富码头、共富商超等乡村富民产业项目,姚庄、西塘等4个试点镇发展基金规模达2亿元。如总投资359万元的大云共富商超项目,由县供销社、缪家村和亿里福集团共同投资,缪家村可获得租金收入、投资额10%保底收益和持股分红,为联结基地农户增收1.5万元,增幅50%。三是创新“双金”体系。打好创新组合拳,做精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做强发展基金,通过“双金”模式一体化设计、推动和监管,形成政府来牵引、市场来唱戏的乡村投入生动局面。如姚庄镇通过专项资金打造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并通过发展基金引入生鲜物流企业,入驻农户亩均增收0.5万元,增幅20%以上。又如惠民街道惠通村依托专项资金打造美丽乡村,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长三角智慧零碳绿谷项目,总投资2.5亿元,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优质资源,将培育成为长三角农业小精尖企业孵化平台。

  突出项目绩效,提振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信心。一是摸清资金需求面。先行打破乡村投入来源少、资金小、整合弱实际,在强村富民、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方向列出需求清单。嘉善县以“双金”为牵引,累计实施“飞地抱团”项目23个,已建成项目12个,为项目参与村带来6.2亿元分红收益。二是建立动态项目库。建立乡村发展项目动态库,开展精准分类、评价预判和动态更新。目前全县已梳理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集成改革等四大类近百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400亿元。注重招优引强,每年在长三角地区举办农业项目洽谈会,定期召开农业招商推进会,推动专班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近三年,3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嘉善,总投资达25亿元。三是找准项目发力点。围绕重点工作,突出嘉善特色,把“双金”更多用在刀刃上,花出效果来。2023年全县聚焦浙北粮仓“核心区”、和美乡村示范片区、“一镇一事”和“土特产”四篇文章,计划投入资金超30亿元。并把建设浙北粮仓“核心区”列入全县高质量发展十张金名片,建设项目76个,全力打造立足嘉善、服务长三角的稳粮优粮核心示范区。

  注重成果转化,释放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红利。一是巩固制度成果。制定并出台“双金”管理办法,强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一体监管。实施项目全程陪伴,开展全程风险防控,形成了“项目准入、投放监测、绩效评价、风险防范”等为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在资金安排、业态培植等方面进行配套制度设计,为模式示范应用推广奠定基础。二是释放共富红利。在“双金”模式有力驱动下,全县已形成强村富民“双扩中提低”的共富发展新形态,并连续推动五轮强村富民计划。2023年全县村均经常性收入达到480万元,所有村经常性收入均超2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53,均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三是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双金”模式双向牵引,全年乡村有效投入突破50亿元。在项目推动下,嘉善县被列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取得全省“神农鼎”。

  (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