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活了 农民腰包鼓了
时间:2024-09-30 09:46:00 来源:农业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张昆 字号:【

  见证人:张维维

  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三湾村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但很长一段时间,三湾村由于深处山区,村民外出打工没门路,种植的农产品没销路,一年赚不着几个钱。如今的三湾村变成景区,游客多、业态新,村里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卖往了全国,经营民宿的村民每年平均增收超5万元,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湾乡人,三湾村党支部书记张维维见证并参与了三湾村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开启新生活的奋斗征程。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视角,看看在三湾村,增收这件事是怎么做到的。

  问:三湾村是怎么激发红色资源活力,将其打造成村民增收“驱动器”的?

  答:三湾村红色资源有“三湾改编”旧址群,包括枫树坪、士兵委员会旧址、毛泽东旧居、红一军红一师红一团旧址等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三湾改编纪念馆、三湾改编纪念碑、红双井、三湾革命烈士陵园、中共三湾乡党支部旧址(中共永新县委员会旧址)等重要红色景点,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红色资源只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没有思考过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推动村子发展、村民增收的物质财富。后来,我们认识到了,只要开发利用好村子里的红色资源,我们就能实现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双丰收。

  发展红色旅游就是我们想到的开发利用村子红色资源的重要方式。

  以红色名村建设为契机,我们深挖红色资源,与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合作,将三湾村纳入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打造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点。我们还深入挖掘“三湾改编”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在村里精心建设了三湾改编纪念广场、少年军校等设施,打造红色三湾沉浸式体验馆、青少年户外拓展实训基地等项目,游客既能参观景点,又能进行沉浸式体验,参与互动式教学。

  同时,依托红色资源,我们引进枫树坪大酒店、康辉旅行等市场经营主体,对接服务各地各单位开展红色研学培训活动。仅今年5月,就接待了20批次共6000余名学子。

  问:三湾村的红薯干味道非常不错,这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吗?围绕特色种植,村子里的产业发展怎么样,有没有给村民增加些收入?

  答:红薯产业可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村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柱。去年村里种了300多亩,目前还在继续发展壮大。为了让三湾红薯干走出大山,村里引进培育新媒体团队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三湾“土噶伙”,3个月就销售红薯干7000斤,经营收入达17万元,还帮助周边群众销售红薯5000余斤,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平均增收1000余元。同时,带动7名群众务工,每月增收2000余元。

  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了云叶文旅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多个小组种植水稻300亩,开垦荒地种植白茶50亩和油茶200亩,让脱贫户通过入股、务工实现“双增收”;村里投入20万元建设了150余亩丝瓜络种植基地,产品主要用于开发旅游鞋、面膜等产品,亩均收益3500元左右,带动56户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走上三湾红军街,你可以看见各种商铺,有卖我们村民生产的特色农产品的,还有卖衣服、喝茶吃饭的,类型非常丰富,关键是商铺的老板大多是本地人。来此的游客不仅可以在小店里歇脚吃饭,而且还可以买点本地的特色名优特产,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自己种的农产品卖出去。而且,随着电商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村里农产品的销路进一步拓宽,一些农民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

  现在的三湾,游客多了,消费需求多了,村子里的业态也丰富了,很多村民都做起了土特产,特别是红薯干、蜂蜜等生态产业蒸蒸日上,村民致富的积极性真是高了很多。

  问:如今,村里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了,村民的收入有什么变化?

  答: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来村子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我们村的肖国华之前一直在外当厨子。他发现村子人气越来越旺后就回村子开了小饭店,做一些本地特色饭菜,很受来旅游的游客喜欢,一年的营业额就有50万元左右。

  村里还引导、帮助村民们开办农家乐、红色客栈、乡村超市等店铺30余家,引导300余名群众从事旅游工艺品制作、工程建设服务等相关行业,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1万余元。

  去年,村子里和旅游业配套的重点项目——“三湾人家”民宿正式开始运营。民宿采取“分户投资、统一运营、派单结算、共同获利”的方式,由村民分户投入建设,村里引进运营团队统一运营管理,所得收入按照“541”比例进行分红,即民宿农户占5成,运营企业占4成,村集体占1成,进一步推动“强村”和“富民”同频共振。

  村民李金良和妻子,就是民宿经营者之一。他家的小楼有8间客房,一楼大堂被改造成餐厅,可以为住宿的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也接待外面的客人。年景好的时候,仅经营民宿,李金良就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

  村里会将统一接待的旅游研学团体,分配给各个民宿经营者,客源有一定保障。经营户们也可以自己开发客源,不用和村里分成。在村里的支持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越来越多村民借助红色旅游业实现增收梦。

  数 据

  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1956年名义增长296.5倍,实际增长40.1倍,年均实际增长5.7%;比2012年名义增长158.6%,实际增长111.4%,年均实际增长7.0%。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957—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2013—2023年平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农村居民收入=1)为2.39,比1956年下降0.94,比2012年下降0.49。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