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千村美居”工作统领乡村建设,以“五治融合”深化乡村治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不断扩面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管理持续深化优化,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健全完善组织体系
绣出景美人和乡居图
常熟农房多建于八九十年代,群众环境改善的意愿强烈。为满足群众所需所盼,常熟市于2020年实施全域美丽宜居村庄优化提升工作(简称“千村美居”工作),全面推动乡村面貌改善和社会治理提升。
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坚持认识先行、形成共识,完善市镇村三级干部联动联促机制,探索“村干部+能人+村民代表”议事模式,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出于公心、利于长远、反复沟通、充分商讨,形成一致意见、凝聚广泛共识,汇聚起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群众一起干、乡村人才参与干的强大合力。
二是高点谋划、系统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高位推进,部门板块协调配合,统筹实施农房更新、村道改善、河湖提升、村庄绿化、美丽庭院等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拆违清障、着眼长远抓农宅归并移位、创新实施组团翻建,统筹利用土地资源,打开村庄公共空间。
三是紧抓重点、精准实施。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围绕“一条河、一条路、一片田、一个村落”的“四个一”工作重点,以“限额规划设计为主,必要项目适当增加投入为辅”为指导理念,设立市级项目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一村一策”全市域推进。
四是健全机制、多元投入。坚持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在积极对上争取奖补的同时,市级层面按不同类型以每户3~5万元进行补助,镇级同步配套,鼓励社会捐赠,形成了“上级奖、市级补、镇级配、能人捐”的资金投入机制。
五是长效治理、共建共享。坚持优化提升与长效管理并重,持续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机制,突出村民主体作用,推动人居环境自我管理、自我保洁、自我服务,涌现出“积分制”“村庄管家”“一户四照”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统筹提升基础设施
跃上宜居宜业新台阶
常熟市坚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改造改善农房,村民更加“安居”;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环境更加“宜居”;通过强化乡村治理,百姓更加“乐居”。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档。累计铺设农村道路1711.4公里,乡、村道优良路率达92.7%,河道清淤疏浚553.2公里,建成生态美丽河湖527条,建设驳岸856.3公里,新(改)建桥梁200座,新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耕民俗馆等各类阵地140个,完成线路整理5000余公里,新(改)建公厕2978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9.5%。
二是干群和谐乡风全面营造。村民“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从“干部干,群众看”逐渐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既锻炼了干部队伍能力,又亲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依托“五治融合”,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农村繁荣图景全面展现。“千村美居”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百业兴旺、民富村强营造良好环境,涌现出一批“农业+文康商体旅”的三产融合新业态,培育发展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镇村。2023年,全市22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2.62亿元,村均超980万元,较上年增长5%。
学思践悟守正创新
蹚出常熟实践新路径
在具体实践中,常熟市始终坚持把“千村美居”工作的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
一是必须坚持统一思想。“千村美居”工作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历经了许多坎坷,群众从不理解、不配合到积极参与、高度认可,广大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细致讲政策,聚焦房屋翻建、违建拆除、基础设施布局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全力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形成了上下一心推动工作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不避不让实施“千村美居”工作。如常福街道小义村归城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和消防隐患等问题非常突出,村党委在工作中克服新宅定位、特殊户处理、资金来源等诸多难题,完成全市首个“组团式翻建”试点。
三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常熟市以“千村美居”统领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建设、治理“三位一体”,注重农村建设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农房翻建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推进农户组团翻建、整村翻建乃至片区化建设,同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新。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五治融合”,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村庄风貌由内到外实现历史性转变。
四是必须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千村美居”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打成一片,带领广大农户和社会各方力量一起建设美丽家园的过程。通过村干部全力协调引导,组团翻建中,规划定位方案由户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庄长效管理中,村民分片包干、自我保洁,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积极性。
五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常熟市始终把人民生活的改善摆在首位,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换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古里镇陈塘村在启动之初,拆违难度非常大,村干部“不怕吃力不讨好”,挨家挨户做工作,100多天啃下拆违“硬骨头”、完成6个“千村美居”点位建设,到目前29个点位全覆盖,村庄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对标浙江“千万工程”
打造锦绣江南鱼米乡
常熟市将全面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千村美居”工作,打造新时代锦绣江南鱼米乡。
一是抓好“建”字,严格空间风貌管控。以“近城、近镇、近区”为原则,建设形态优美、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示范片区。引导村民选择美观度高、经久耐用的农房户型,不断提升建筑品质。探索研究建房现场管理、二子分宅、非农户建设、特殊户保障等重点问题,妥善解决好各类矛盾。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和违建治理,有序推进农宅归并移位,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抓好“清”字,深化村庄清洁整治。聚焦“一部、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垃圾清理整治行动。发挥河湖长作用,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提升河湖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推广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等增收减支的便民配套,逐步减少市场化保洁,提升人居环境管护水平、压降日常保洁费用。
三是抓好“补”字,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对标补短提优。对尚未开展“千村美居”的保留类村庄,加强拆违清障、归并移位、组团翻建的指导,通过“重点项目+微改造”的方式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直至实现全市保留村庄“千村美居”全覆盖。
四是抓好“治”字,深化常态长效治理。持续深化“五治融合”长效管护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快探索多种“低成本、好操作、见效快”的管护模式。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民主议事机制,营造“自己的事自己管、大家的事一起管”的良好氛围。完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是抓好“强”字,建强基层干部队伍。拓宽选用渠道,注重从本村能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队伍中选拔村书记等基层干部。科学划定村级组织职责范畴,实行清单化管理,为村级组织减负松绑。注重实践历练,提升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完善村干部考核办法,强化激励保障,有效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政协副主席、常熟市委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