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 重“面子” 厚“底子”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时间:2024-03-04 09:25:5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陶洋子 字号:【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以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为主要标志,以乡村产业匹配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城乡发展融合度为重点,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构建“百村引领、千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时代乡村建设新格局,全面打造乡村振兴丽水样板。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累计创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7个,示范乡镇94个、特色精品村672个、美丽庭院5.03万户、市级花园乡村613个,精品花园乡村150个。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1元,同比增长8.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顺利实现全省“十五连冠”;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7元,同比增长14.4%,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全省“八连冠”。

  塑造乡村全面振兴的丽水风貌

  丽水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透过“千万工程”之窗彰显美丽中国之景。持续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一是彰显设计布局之美。丽水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现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花园乡村建设,精心作答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卷”。 力争到2027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成率达90%以上。二是擦亮自然底色之美。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重点推进丽水国家公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建设布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抓好农村星级、示范性公厕,生活垃圾资源化站点,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和管网维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质提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红黑榜”等检查评比机制。巩固拓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治理成果,有序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加强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三是展示整体风貌之美。开展和美乡村“五美联创”,点线面结合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加强和美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生态廊道、美丽公路统筹贯通、联为一体。撬动乡村“二次开发”,全面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紧扣以未来乡村为载体的共同富裕现代化乡村基本单元建设,实现和美乡村全市域覆盖,率先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丽水范例。

  跑出城乡融合发展的丽水速度

  以浙江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省政府“十大工程”推进为契机,严格落实《关于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主线,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率先构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一是充分发挥县城关键节点作用。迭代升级“小县大城”战略,扎实推进缙云县城新型城镇化国家试点,加快推动壶镇、温溪、碧湖达到小城市培育标准。以“千万工程”实施20年为新起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开展“十带风情、百镇景区、千村花园”示范创建,新增城乡风貌样板区8个,新建花园乡村200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达23.41%。二是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下乡进村入户”步伐。2023年,丽水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共有省、市两级重大项目57个,年度计划投资39.97亿元。多个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好的转变,让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入宜居理念,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三是加快打通城乡融合痛点堵点。着力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三大机制,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经营体制等改革。2023年,统筹推进“小县大城”“大搬快聚”等变革型实践,新搬迁3.44万人;完成6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线路59条,新改建农村公路774.4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达63%以上。

  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丽水路径

  坚持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下深化“千万工程”,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9。一是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质。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档攻坚行动,推进丽水市集体经济增收十大重点工作,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高质量健康稳步发展的意见(试行)》,支持各强村公司根据地缘相近、业缘相连等因素开展党建联建,强化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2023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7.08亿元,同比增长19.1%,经营性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32.57%,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635个,占比33.6%。二是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提档。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新形式,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经营,提高农民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体系化推进“共富123行动”“浙丽乡村订制”“共富合伙人”“共富工坊”等特色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共富工坊”837家,联结带动6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三是推进农村“扩中”“提低”提速。以项目谋划和产业发展为载体,探索富有丽水特色的“消薄”路子,多渠道引导村集体加强自我“造血”功能,持续深化物业、电站、飞地“老三件”作用,发挥“联合共富”“小微工程”“集成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新三件”作用,合理引导不同地区、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强村公司多元稳健经营,真正提升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2023年,丽水市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激发乡村产业兴旺的丽水动能

  聚焦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这根“实心柱”,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能。一是健全农业全产业链。出台《丽水市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由市长任总链长,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链长,选择茶叶、食用菌、畜牧、中药材、笋竹、油料6条产业先行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全面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2023年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610亿元。二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六个“百千”工程,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建设数字乡村引领区,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三是提升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谋划建设一批牵引性强、有利于生产消费“双升级”的现代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让乡村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

  塑造乡风文明和润的丽水气质

  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文明善治之路。一是高扬党建引领之旗。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拓展乡村治理之路。把自上而下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与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三是铸牢乡村文明之魂。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塑造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提升农村德治水平,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行动,倡树现代文明理念。

  (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