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改革强音
时间:2024-08-07 09:18:5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永生、王磊、徐刚、魏登峰、许雪亚、付姓、杨宗辉 字号:【

  有一种精神始终如一、与时俱进,有一种信念奋勇搏击、勇立潮头,这,就是改革!进入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壮阔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革故鼎新、激荡人心的深化改革强音!

  这是一条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奋进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一项项重大决策出台,深化农村改革如一江春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驱动乡村全面振兴奔涌向前。

  这是一条矢志不渝、真抓实干的笃行之路。党中央坚持运用改革开放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科学方法,坚定不移抓,脚踏实地干,保持历史耐心,看准了就大胆改大胆试,条件不成熟的不急于动,让农村改革方向不偏、行稳致远。

  这是一条众志成城、造福百姓的为民之路。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交出亮眼答卷: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沃野活力勃发,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领航掌舵把方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三农”问题,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今年6月,中央深改小组、中央深改委召开了72次会议,其中有34次会议研究了50多个涉农议题。在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夯基垒台、立梁架柱,“扩面”“提速”“集成”,强农固本、冲破壁垒,创新体制机制,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制度发生历史性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夯实基础、增添动能。

  紧扣主题主线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擘画了深化农村改革新蓝图。

  紧扣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主题。

  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应该锚定什么目标?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在哪儿?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准方位、聚焦主题。

  党的十九大强调,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十分明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强“三农”工作、深化农村改革作出战略擘画: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深刻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强调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深化农村改革要“扩面”“提速”“集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深刻阐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强调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系统阐释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专程来到小岗村,看村庄发展变化,听大家意见建议,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田野景象(2018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聚焦“怎么改”?新时代连续印发的12个中央一号文件,对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安排,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2015年、2023年中办国办专门出台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改革有了清晰的“施工图”。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一些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更加完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破解。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要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

  ——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要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改革主线。

  土地,民之根本,也是国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顺应农民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作出了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安排,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抓住土地这个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试点,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持续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推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重点部署。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进一步明晰了主要目标、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发力供给侧,着眼结构性,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的新阶段。

  突出改革重点

  深化农村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发力,才能带动全局。我国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新变化,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放在突出位置,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盯住问题改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奔着现实问题去、盯着突出问题改,是农村改革的鲜明导向。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是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答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瞄准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难题,我国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保障农民财产权利;聚焦农民进城融入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常住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针对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地力透支、土壤流失等资源环境问题,健全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制,充分调动政、产、研、学、用等多方力量,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化解主要矛盾。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三农”工作本身看,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三农”工作;从城乡关系层面看,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重点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又体现了改革向纵深推进。

  创新体制机制。

  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是农村改革的鲜明特点。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农抓粮力度之大、措施之硬前所未有。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重农抓粮的改革创新举措,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构建立体式复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3年11月1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的十八洞田园综合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把牢价值取向

  “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农村改革始终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办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践行初心使命。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饮水、如厕、教育、医疗、养老等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小事”,被摆到深化改革重要位置,纳入国家发展全局。农村改革不断回应农民新期盼、满足群众新需求,解决急难愁盼,加长“幸福清单”,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承诺。

  站稳人民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从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出发,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在深化改革进程中,面对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从农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尊重农民首创。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我们要眼睛向下,把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正是在一次次问计于民、汇集众智中,改革找到破题的思路,凝聚奋进的共识。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都是从基层实践中破土而出,并推广到全国。只有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改革活力才能愈发强劲,事业发展才能阔步前行。

  共享改革成果。

  “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同步增长。新时代,我国不断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更好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推动外出务工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进一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增加农民补助补贴。

  讲求方式方法

  改革无坦途,路该怎么走?“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突进深水区,破除弊端障碍,需要讲究方法。方向要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农村改革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守正创新。

  农村领域不少改革,触及深层次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调整,牵涉面广、极为敏感。“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深化农村改革指明方向。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牢牢守住红线底线,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守正,就是要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创新,就是打破思维局限和路径依赖,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破除发展障碍弊端,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审慎稳妥推进。

  改革既要谋变,也要求稳。“推进农村改革,必须保持历史耐心,看准了再推,条件不成熟的不要急于去动”“对涉及土地、耕地等农民基本权益特别是改变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把握好工作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确保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审慎稳妥推进体现了历史耐心,蕴含着战略考量。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等,无一不是采取试点引路的办法,先行种好基层“试验田”,为深化改革开路。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一系列创新探索,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抓好系统集成。

  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也不行。必须抓好系统集成,“抓紧梳理各项改革措施,打出‘组合拳’,形成整体‘打法套路’”。既注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讲求“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考虑效率和公平,农村各领域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在更多领域、更多地域发生“化学反应”,充分释放出整体效能。

  强化法治思维。

  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越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保证不变形、不走样。“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强调党中央统一部署农村重大改革,各级党委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深化农村改革;乡村振兴促进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刚刚施行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写入了“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授权国务院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改革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奋楫扬帆勇向前

  “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人到半山,唯勇者胜。在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激发广大农民内生动力,汇聚强农固本强大合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抓物质基础,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抓好粮食安全这件大事要事,关键是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责任扛起来。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基础上,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形成了党委政府协调联动重农抓粮合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扎实推进种业振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坚持良田粮用原则,强化耕地用途管制。

  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种业政策支持体系,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目标指向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

  这几年,河南省正阳县王大塘村种粮大户骆松山种小麦,都能拿到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感觉种粮更有奔头了。

  农民种粮能赚钱,粮食生产才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稳预期、增收入、降风险,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农民预期。近年来,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调整大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

  增加农业投入,提升补贴效能。全面推开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21-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00亿元。

  构建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为农民“挡风遮雨”。有序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由产粮大县全覆盖调整为在全国全面实施,与曾经只购买“基本险”相比,每亩仅需要多交5.8元,遇到同样等级的灾害,获得的赔偿就能翻倍。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既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也不能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我国不断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纵向上,切实加大对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产粮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奖补力度,重点项目向产粮大县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取消欠发达地区产粮大县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资金要求。横向上,探索建立省际间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为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创造有利条件。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2017年,69岁的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上远村农户张柏香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她高兴地说,有了这本证书,既可以安心种地搞生产,也可放心进行流转了。

  稳定农户承包权,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从2013年开始,我国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了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各地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的情况下,从2020年开始组织了延包试点,今年启动整省试点。

  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重在放活土地经营权。修改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合同示范文本,出台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引导各地建立流转服务中心。从2015年起,在全国23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春去夏来,云南省建水县阿西冲村迎来春桃采收季。村里的合作社种了1100亩,农民通过采摘务工收入170多万元。

  在田畴沃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正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示范带动和服务引导,各类经营服务主体发展得更强更壮。

  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从“空壳社”专项清理,到开展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再到规范提升行动,让合作社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建立名录管理制度,开展示范创建,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23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鑫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搬运水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专项中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生产托管;开展服务创新试点,选树典型案例。

  为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我国建立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明晰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丰富促进小农户持续增收的渠道、建立保障小农户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步快跑,边看边调。山西晋中汇丰合作社继2016年调减籽粒玉米后,2017年又扩种了糯玉米、有机黑小豆,走优质专用路子,合作社成员一亩增收上百元。

  我国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积极布局“粮改饲”试点工作,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多的减下去、少的增上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逐渐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绿色发展成色更浓。

  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和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建立一批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全面完善农村产权制度

  推进农村产权明晰化,突出抓好确权、赋权、活权等工作,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唤醒农村“沉睡”资产,注入发展强劲动能。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18年11月,安徽小岗股份经济合作社等1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全国率先领到了登记证书,标志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合法统一的“身份证”。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2014年在全国29个县(市、区)先行开展改革试点到2016年全面部署,再到改革在各地扎实推进、全面铺开,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群众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革首先要摸清家底。2017年,农业农村部联合9部门组织各地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三年时间基本摸清了家底,并建起了全国监督管理平台,建立了年度清查制度。

  谁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谁能分到“蛋糕”,广大农民群众高度关注。各试点地区按照中央要求,以县或地市为单位出台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指导意见,明确操作办法。

  折股量化资产,是改革的重头戏,也是难啃的“硬骨头”。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各地股权设置以成员股为主,多数实行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的管理方式。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2年以来,吉林省公主岭市双龙镇成立龙宇玉米深加工公司,带动14个村303户村民种植黏玉米4860亩。2023年,村均增收11万元,参与农户平均增收7500余元。

  集体增收,带动农民收入“水涨船高”。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探索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中央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实施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18-2022年,中央财政扶持10万个左右的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途径,一些地方还探索“强村公司”“飞地抱团”“职业经理人”等模式,增强了集体实力。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023年7月,重庆市巴南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拍卖,最终两宗地块以1456万元、345万元成交,解了乡村发展配套用地的“燃眉之急”。

  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同地同价”。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扫清了制度障碍,《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完善了配套操作要求。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明确入市主体、范围、方式和用途,指导各地积极创新土地市场运行模式、规范市场秩序,搭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平台,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2015年起,在33个县(市、区)开展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交易规则、服务监管、收益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

  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在县域内破除二元城乡结构,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放眼天山南北,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蜿蜒,为各族群众带来富足和希望。目前,新疆农村公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0%以上。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差距大。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建设水电路气房、互联网和充电桩。

  逐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在县域、乡镇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对于农村道路、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等设施,优先安排,加快建设。从设施管护上,鼓励地方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1月,河北省隆化县张家营村村民徐井侠住院花费近13万元,通过医保报销、大病保险、防贫保险等政策报销,自己只花了不到1.2万元。她说,没有因病致贫,全靠党的政策好。

  围绕让进城的进得顺心、让留在农村的生活得舒心,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制度壁垒,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使其逐步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还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在养老上,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在医疗上,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整合成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方便农村居民就医。

  

2024年4月16日,河北威县中章台村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指导老人练习健身操。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

  县城建筑像城堡,乡下是田园风光。许多游客到浙江省云和县游玩时如此评价。这个常住人口只有13万的小县,城镇化率高达74.5%,亮眼的成绩来自于浙江省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以县城高质量发展带动城乡融合。

  实施县域国土空间一体规划,围绕“县城-乡镇-村”不同层级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县域一盘棋的城乡融合空间体系。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托县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县城为龙头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做强做优县城的基础支撑。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全面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我国建立了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聚焦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等11个方面,破除制度弊端、补齐政策短板,深入探索、先行先试,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路。

  走好党建引领善治之路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国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实治理内容,创新治理手段,完善治理体系,让农村充满活力稳定安宁。

  完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从2018年成立以来,浙江省桐乡市越丰村里的“三治融合馆”,全景式地向往来游客讲述着金钥匙开启社会治理新局面的故事。发源于这里的“三治融合”,经过总结提炼后逐渐向全国推广。

  我国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以自治“消解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乡村社会更加和谐。

  以自治增活力。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村民说事、院坝会等载体,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农民的事让农民商量着办,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以法治强保障。通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进村等形式,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引导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建设法治乡村。

  以德治扬正气。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增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

  为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县级组织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在乡镇和村级开展了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两项工作点线面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务实管用有效方式。

  2014年,浙江省宁海县印发“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在全国首创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务公开,再到日常事务管理,都可以在清单上找到细致明确的规范流程。

  乡村治理工作,抓的是软件,务的是实功,要想取得明显成效,必须“虚事”实做、软件硬抓,让这些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农民有真切感受和收获。近年来,各地创新推出了积分制、清单制、“互联网+”、接诉即办、“村民说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各式各样的治理方式。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文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连续五年面向全国遴选推介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印发乡村治理典型方式工作指南三个“一张图”,提升了治理效能。

  强化基层三级治理体系。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后,以往办一样事情往返跑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农民群众办事十分便捷。

  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县级成为“一线指挥部”,让乡镇成为“为农服务中心”,让行政村成为“基本治理单元”。

  逐步健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让更多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和“最多跑一次”。

  各地还不断建设“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让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还有的筹办老年食堂,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更多服务资源下沉到乡镇村,增强了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机制

  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资源要素配置上优先保障。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让更多人“流”入乡,让更多钱“涌”入村,让更多地“活”起来,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完善人才科技机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背后,是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注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加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农业农村部主导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有效改变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

  聚焦加快补齐人才短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给予创业补贴;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培训项目或计划,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本土人才培育、城市人才下乡、专业人才服务等乡村人才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土地资源是乡村最广泛的资源,也是乡村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才能更好地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为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引导各地统筹考虑县域产业发展等因素,高质量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用地,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

  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土地发展设施高效农业,为现代农业拓展边界。

  健全完善投入机制。

  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用好财政金融等手段,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按照中央要求,从“十四五”开始,各地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长期以来,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的格局迎来了重要调整。此外,还加大地方债用于“三农”的规模,中央预算内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等,高“含金量”政策加大了投入力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有序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发展涉农担保业务,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完善农业保险和期货,“金融活水”不断流向“三农”领域。

  乘风破浪谱新篇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十年来,深化农村改革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一系列创造性设计、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民更加安居乐业、城乡发展更加融合,为战胜艰难险阻、稳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农业兴则基础牢。十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增强,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提供了基础支撑。

  粮食总产量跨上新台阶。

  十年来,稳面积、保耕地、重科技、强保障,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产得出、供得上。累计建成10亿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再迎新突破。2015年起,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供给侧改革迈出新步伐。

  十年来,我国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结构调整,持续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了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农产品结构不断调优,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优质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超70%;奶类生产持续增加,2023年奶类产量达419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7116.24万吨;优质果蔬供应充足,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8.29亿吨和3.27亿吨。与此同时,食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合格证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

  支持与保护展现新作为。

  十年来,我国构建起一套适合国情,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和主要利益主体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更加健全,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全面推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农产品收储制度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质。

  农业相关转移支付、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农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更大。全国农业保费年均增长超过19%,高于各项保险年均增长水平。

  农业现代化实现新进展。

  十年来,我国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把千万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截至2023年底,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

  “以前,种地是很辛苦的。现在,我们有了插秧机,一台一天就能插四五十亩地,生产效率高了几十倍。”四川省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王伶俐说起生产方式变革,深有感触。

  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种业创新实现新突破,白羽肉鸡种源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培育一批耐盐碱作物品种,盐碱地里实现了多打粮;自主研发的两把基因编辑“剪刀”正在加快产业化应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6月17日,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咸家社区,大型农机在田间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李海涛 摄

  农村更加和谐稳定

  农村稳则天下安。我国瞄准“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这一目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农村展现新面貌,天更蓝了,水更净了,空气更清新了,农民的安全感提升了。

  人居环境绘出新颜值。

  十年来,我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农民生活品质与农村生活环境的大提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民心工程,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

  “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半腿泥,地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破破烂烂,一想到上厕所都发愁。现在村里城里一个样,街道干净整洁,家里水电齐全,用上了抽水马桶,这些变化要搁过去想都不敢想。”谈起身边的变化,山西省岢岚县宋家沟村妇联主任李爱岚感到很幸福。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农村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到2023年末,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0%以上的自然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运处置;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一大批村庄提了颜值,增了气质。

  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健全,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水平不断提升,“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今的乡村,不光“面子”更靓了,“里子”更实了。

  2968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实践文明积分管理制、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通过“三网融合”激发乡村治理强大动能、河南省开封市张庄村开展好家风传承……各地不断探索运用积分制、清单制,创新“互联网+”治理模式、打造议事厅等,推动乡村治理向新向好。

  传统文化凝聚美丽乡愁、家规家训涵养道德情操、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传统美德引领向善向好,村民自治带动民主决策,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平安乡村建出新格局。

  十年来,我国平安乡村建设持续不断夯实根基,以“基础实”护“百姓安”。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打击网络犯罪、打击电信诈骗……聚焦扰乱农村社会治安的关键问题,强硬手段,强化措施,强建基础,“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77%以上,一双双雪亮的“眼睛”为村民站岗放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成率达到90%以上,织密“防护网”,护航“平安路”。

  进一步丰富拓展“平安”内涵,覆盖衣食住行、农资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与老百姓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各领域。持续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撑起护农“保护伞”;加大食品监管执法力度,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守护碧水蓝天;开展网络信息安全进乡村,共筑信息安全“防火墙”……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更稳,农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强了。

  农民更加安居乐业

  农民富则国家盛。十年来,我国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从经济收入、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农民群众的身边关切入手持续深化改革,农民收入翻了一番多,农民生活有滋有味。

  农民收入迎来新增长。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经过八年接续奋斗,202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得以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

  十年来,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活力,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农民人均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

  衣食住行发生新变化。

  十年来,从穿得暖到穿得有品位、更时尚,从吃得饱到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从有住处到住得宽敞、住得舒心,从出行难到走四方、说走就走……衣食住行的新变化,折射出农村发展的巨变,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人靠衣裳,马靠鞍”。新时代,农民穿衣打扮焕然一新,追求更时尚、更多元,全国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1倍还多。五彩斑斓、面料高端的衣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民以食为天”。十年间,农村居民人均肉类消费增长78.9%、人均蛋类消费增长122%、人均奶类消费增长56.5%、人均谷物消费下降14.5%……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餐桌上的变化折射的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

  十年来,我国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全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长22.7%、农村居民住房达标率增长13.1%,破旧老宅变成心动民宿、脏乱差的猪圈牛棚变身为开阔的休闲广场。

  “古道蜿蜒入乡间,行人艰难踏青山。”曾经,不少农村地区都是羊肠小道、泥泞小路。在保障农民出行的同时,注重让农民走得更安全更方便,全国99.4%的村进村主要道路路面铺上了水泥或柏油、农民汽车拥有量增长超3倍……如今,农村出行工具持续升级换代,出行便利度越来越高,广大农民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3年8月30日拍摄的临水而居的浙江省云和县紧水滩镇龙门村。该村通过打造村落景区,引入高端民宿等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精神面貌焕发新气象。

  十年来,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文化兴农、文化兴村为乡村振兴持续增添动力活力,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农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在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古冲村凭借一首《冰糖橙之恋》,获得了二等奖。“这些年我们村举办了许多特色文化活动,还组建了秧歌队、快板队”,村支书龙四清介绍,古冲村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民俗活动,村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小山村变成了幸福村。

  各地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不断创新形式,使农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截至2023年底,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文化站1.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57万个,农家书屋超58万家,基本实现全覆盖。特别是最近几年,村BA、村超、村晚等一系列“村字头”文体活动席卷全国,从乡村发轫,再火热“出圈”。文化惠民,正在激发新时代农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奏响农民幸福生活乐章。

  城乡发展更加融合

  城乡融则发展快。十年来,我国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增强,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间的鸿沟,正逐步填平。

  

2024年1月16日,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村庄景色。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基础设施释放新活力。

  十年来,我国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聚焦基础设施难点痛点堵点,健全财政投入保障,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农村基础设施“改头换面”。

  曾经,对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的村民来说,闭塞的“天坑村”让大家出去一趟,要走一天一夜。如今,全村公路通村通畅、通组通畅率达到100%。在村支书毛相林的眼里,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没得挑:大家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硬化路,连网上购物都方便得很!

  截至2023年底,全国96%的村通上了自来水;10.2%的村安装了公共充电桩;超过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城乡“同网同速”已然实现,城乡数字鸿沟逐步弥合;74.5%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农产品“飞上”云端,农民网购不再难。

  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

  十年来,我国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标扩面,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截至2023年底,全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达195.3万人,师生结构更趋合理,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151万张,村卫生室数达到58.8万个,平均每个村至少拥有一个卫生室,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455.4元,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4.4万个,农村养老问题得到缓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有保障。更高水平的农村公共服务,正在托起广大农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底气。

  农民流动呈现新趋势。

  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开放或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等,解决好进城融入难的问题。户籍制度改革让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为了让进城的农民工就业放心、创业安心,我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十年来累计培训农民工近1亿人次,有了一技之能的农民工在城里端稳了就业饭碗。出台措施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使不少农民从打工人变为“老板”,全国返乡创业就业人数累计达到1220万人。

  城乡关系开创新局面。

  十年来,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各类要素加速向乡村流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愈发清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并造福乡村,给农村带来新的技术和活力,成为“新农人”;越来越多的闲置农房被盘活,变身民宿饭店,成为乡村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乡村成为投资热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社会资本……随着阻碍流动的壁垒逐步破除,城乡要素配置更加均衡高效。

  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趋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81∶1降为2.39∶1,消费支出比从2.47∶1降为1.82∶1。不仅如此,以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为主要代表的“三大件”已基本实现户户必备,拥有量增长37.1%,生活质量上了新台阶。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6.16%。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截至目前,1866个县和县级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0%,县域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推进三产融合、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以县城和特色小镇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推进城乡融合的步伐稳步向前。

  新时代,一场步履铿锵的农村改革,一份彪炳史册的“三农”答卷,开启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回溯过往,历史巨变令人振奋;放眼未来,伟大复兴更催人奋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面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三资”监管等农村改革的“多难”重点任务,我们“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撰稿:李永生、王磊、徐刚、魏登峰、许雪亚、付姓、杨宗辉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