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个要素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农垦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要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把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后又多次对这一概念作了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但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提高。我国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的五分之一,产出却仅占GDP的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97%,存在小规模、分散化、碎片化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前沿农业科技水平仍然相对落后。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7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2%左右,均比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我国高端农机装备产品仍被国外企业垄断,且在农业科技中国际领跑型技术仅占10%,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仍未处于前列。三是农业高水平人才不足。农民依然是我国开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大多是传统型人才,缺少能够主导或参与重大科研任务的领军人才,缺少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可见,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制约因素,亟须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农垦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基础、有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农垦发展至今,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科技装备实力雄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垦持续聚焦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等方式,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一是在农机装备方面,农垦机械化水平领先。全国农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6%,高出全国近20个百分点。黑龙江、江苏垦区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更是分别高达99.7%、98%,比肩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农垦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97.5%、90.3%、88.3%。二是在种业创新方面,实现优良品种供给自主。农垦种业企业制种基地、制种量约占全国七分之一,种质资源保存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2021年黑龙江垦丰种业、江苏大华种业、安徽皖垦种业、河南地神种业被列入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垦丰种业被列入《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金字塔十大塔尖企业,优质专用品种不断涌现。三是在智慧农业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固。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赋能加速、提质增效,农垦在建立无人农场、智慧种养等方面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生产智能化、管理在线化、服务便捷化、经营网络化。例如,农场通过北斗卫星对田块打点定位,能够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农机装备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农业耕、种、管、收、储全过程无人化。
产业融合基础扎实。农垦改革取得了显著性成果,集团化垦区通过集团的组建和农场的转型推动了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一是垦区集团化改革逐步深化。各垦区推进资源资产整合重组和产业优化升级,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控机制,形成母公司管资本定战略、产业公司管经营强竞争、农场基地管生产抓质量的集团化管理体制。2022年年末,全国农垦(不含新疆兵团)共有各级农垦集团90多个,农垦集团管理的子公司数量达3000余家,纳入企业集团管理的农场600余个。二是农场企业化改革稳步实施。通过统供统销、联产计酬等多种方式,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了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全国农垦企业属性的国有农牧场占比达81.3%,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农牧场占企业属性的61.8%,已剥离行政社会职能的国有农牧场占企业属性的95.2%,大部分国有农牧场已经建成了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开放包容的现代市场经营主体。三是农垦产业韧性逐步增强。全国农垦一二三产业比重约为23:41:36,近十年,二三产业占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已经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并举、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
绿色发展根基牢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以绿色发展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多年来,农垦系统立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禀赋方面的先天优势,筑牢了农业发展绿色根基。一是推进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农垦是绿色发展的示范,20世纪90年代,农垦率先提出发展绿色食品,在黑龙江垦区最先建立起绿色基地。目前,农垦系统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个数1980个,认证产量1552.45万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3%。二是优势产业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近年来,农垦制定并发布了稻米、乳业等团体标准,初步构建起具有农垦特色的全产业链团体标准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原材料生产基础保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34.1千公顷,其中,主要农作物578千公顷。三是逐步构建起农垦品牌矩阵。农垦依托标准化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品质、标准和品牌之间良性循环的农垦品牌矩阵,“良品生活、源自农垦”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各垦区累计421个品牌纳入《中国农垦品牌目录》。
总的来说,作为农业领域“国家队”的农垦,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特征,已经能够实现相对高质量、高效能、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因此,农垦必须要扮演“先行者”角色,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贡献重要的篇章。
农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农垦要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技术攻关制度供给。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方面的创新,还要进行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农垦要适应新的发展格局,走一步重要的“先手棋”,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着力打通束缚农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营造有利于其蓬勃发展的环境。夯实农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善农业生产效率的核心,必须立足科技集中应用等方面优势,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可选择在某领域获得优秀成果、核心技术攻关获得显著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获得突出效果的垦区、区域性农垦集团、农垦企业作为典型案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同时,协调政府等相关部门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在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的领域,增加在科技专项费、科研基建费、政府专项基金和补贴等方向的支出,做好充足的经费保障。
加强发展设施农业。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所以不仅要追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设施农业是最具有活力的现代农业,有力拓展了农业生产边界,具有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特点。农垦已有部分垦区建立起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设施农业,要继续发挥垦区资源优势,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加速发展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向设施农业要动能,用实际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深化区域性集团化改革。农垦的集团化垦区改革成效显著,已经展示出了产业规模效应,但非集团化垦区资源分散、产业链条不完整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垦催生新质生产力需要将区域性集团化改革作为重点,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此要大力支持组建区域性农垦集团,以自然禀赋为支撑谋划集团的优势主导产业,统筹配置下级农场企业的资金、土地、产业、人员等要素,推动增强资源的汇聚效应,最大程度发展合力,打造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推动联合联营发展,进而不断延伸、补齐、强大产业链,加快推动农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聚、科技兴、产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高素质的战略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垦区要与政府部门、产业企业、社会组织以及行业院校建立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合理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协作平台,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鼓励支持各垦区开展有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及高新技术推广的培训,在大数据要素、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加大资金的投入,鼓励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培训平台。同时,在农垦企业内部畅通人才成长发展通道,加大对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奖励制度,为拔尖人才提供保障。
助推农村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周边农村相比,农垦具有相对成熟和领先的技术,以及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先进经验。农垦应当坚守历史使命,发挥“排头兵”作用,以农垦自身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业农村生产。要继续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周边农村提供农机、农技、农资、流通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破各经营主体单独生产的局面,实现小农户与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融合发展,以农垦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要支撑,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建立社会化服务试点监测体系,合理设置纵向、横向指标,直观反映农垦社会化服务的正向作用,让农民看到实效,助推社会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