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南部是冬小麦、水果主产区,中北部是玉米、杂粮、马铃薯、油料产区,北部是农牧交错示范区,东西两山是鲜干果和中药材优势区,农产品特色优势明显。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大历史观认识三农、大情怀研究三农、大格局推动三农,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山西力量。
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守牢稳产保供底线。出台《山西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清单》,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16项支持政策。围绕科技攻关,启动核心种源、智能装备等5大类27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围绕技术服务,发布粮油生产主推技术15个、主推品种57个;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落实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组织万余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服务;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11个县整县整建制提升大豆、玉米单产。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295.62亿斤,单产每亩623.48斤。
大力实施“特”“优”战略。高水平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成全国最大的藜麦基因库,建成院士工作站8个。加快推进“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南果”平台苹果出口量持续增加,“北肉”“中粮”“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交易市场建成运营。支持5个省级涉农专业镇、38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发展,安排1亿元打造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累计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3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集群4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0个。
持续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点片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发布技术标准指导农业生产,打造生产基地推广集成技术,推动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推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1个国家级、7个省级旱作新品种联合攻关工作有序推进,3个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实验室。公开发布“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制定发布“有机旱作·晋品”团体标准15个,打造“有机旱作·晋品”产品66个。大同黄花、沁州黄小米、岚县土豆进入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吉县苹果”成为全国100个与欧盟互认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乡村生态持续改善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颁布《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严格治理汾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标准和要求,截至2023年底,累计编制村庄规划7802个,占全省应编数量的84.1%。
加强农村生态系统管护。编制《山西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发挥森林、湿地、公园绿地的固碳减排作用,全省人工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建强乡村基础设施。印发《山西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路、水、暖、电、气、信息”等往村延伸、向户覆盖。
乡村组织焕发活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若干措施(试行)》,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探索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结合主题教育,整顿转化113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县、示范村镇创建,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
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2019年以来累计扶持3780个村,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98.7%,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提升带动群众增收能力。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全面推广运用山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将“两个平台”全覆盖纳入第二批主题教育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面提质。制定分类推进龙头企业倍增、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方案。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目前,国家级龙头企业达45家,省级龙头企业达9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000个,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达1408个。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全国首家出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制定指导意见,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面积3300万亩,服务带动小农户310万户。
乡村文化得到传承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出台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实施意见,选树一批善治示范村和议事协商试点村。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吹遍三晋乡村大地。
推进文化工程建设。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保护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召开全省“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推进会,观摩先进试点。深入挖掘架火迎鼓、剪纸、八音会等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省11个县乡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活动超20万场次,从年初到年尾,合唱、剪纸、网络摄影、乡村村晚、乡土文化能人技艺、旗袍秀、阅读讲坛等赛事活动高潮迭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响亮的群众文化品牌。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完成演出1.6万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量的163.32%。
乡村人才不断回流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使用事业编制为每个行政村招聘至少1名30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村工作,安排担任报账员、信息员、网格员、监督员等实质性岗位。结合个人专长和工作需要,组织485批次、1.75万名大学生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轮班历练、实战摔打,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牵头制定《山西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印发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方案,实行APP打卡制度,月初印发任务清单,月底考核通报,从严从实推动驻村工作提质增效。新选派7131支驻村工作队、2.2万余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下沉乡村,扑身巩固衔接前线,助力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
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持续深化省校合作,以12大基地为载体,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接受2.3万余名大学生实习实训。省科技博士服务团项目选派8名涉农领域专业人才在农村一线挂职。常年保持2000余名选调生在村任职,为乡村建设发展聚人才、增底气。
(作者单位:山西省三农政策研究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