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在新征程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生活消费需求的民生要务。要从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高度,打开思路,扭住关键,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树立广义的大食物观。粮食不仅仅是谷物,还包括了杂粮、油料和肉蛋奶鱼、果蔬菌茶等重要农产品。粮食安全是更广义的食物安全。197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后来又将“食品”分别表述为“基本食品”和“食物”。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五谷丰登、吃饱肚子是普通百姓祖祖辈辈的梦想,形成了传统的粮食观,人们一直把粮食局限于五谷杂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消除饥饿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年原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近248公斤下降到约130公斤,而肉奶、蔬菜(食用菌)、水果、植物油比例不断增长,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正从主食型向多元化食物消费模式转变。然而,一些人印象中的“粮食”仍是狭义的谷物,还未跳出吃饭就是吃粮食、主粮之外都是副食的传统思维。因此,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必须跳出狭隘的粮食安全观,牢固树立广义的大食物观念。要加强大农业、大粮食、大食物观的宣传,积极营造科学舆论,让全社会都认识到:“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通过观念变革拓展粮食和食物生产范围与安全边界,引领现代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菌菇、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大力发展“三物农业”。大千生物世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类)是消费者,菌物是分解者,形成了“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的完整生态闭环。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生生不息,构成了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属性和农村的“三共”(共存、共生、共享)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实施土壤污染行动计划和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推行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包括菌物农业在内的绿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三物农业”遵循“三物循环发展”的内在规律,既符合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循环理念,也符合国际公认的循环经济3R(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必由之路。要树立“三物农业”思维,自觉遵循三物循环发展规律,从组织发动、政策制度、科技支撑、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要素投入,改变农业发展中畸轻畸重的不平衡状况,充分利用菌物这个分解还原者来构建农业绿色良性循环,有效解决石化农业的痼疾,重构稳固的自然循环链,促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幸福安康。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向多维度大食物生产系统转型。人类的食物生产绝大多数依靠耕地、草地、水域和林地,其生态生产力是确保该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生产食物的能力。而传统农业主要集中在农区耕地经营,重视单位面积的精耕细作,未形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理念,缺乏全域资源利用的整体性思维。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全方位构建多维度大食物生产系统。一是拓展耕地农业,构建农区食物生产系统。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积极向后备耕地资源进军,通过菌物改良、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结合等措施,做好近5亿亩具备改良潜力的盐碱地开发利用,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同时以养殖、水果和食用菌为重点,继续推进过去30多年快速发展的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二是发展林地农业,构建林地食物生产系统。我国有40多亿亩林地,能够提供的食物包括直接生产与采集植物、动物、菌物和饮用水类食物,以及其他药用类食物。要统筹育林养林与科学用林的关系,积极依托林地及其生态环境,发展以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林下经济,建设“森林粮库”。三是发展草地农业,构建草地食物生产系统。草地农业具有保障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双重功能。中国工程院预测,发展草地农业,未来十年可做到牛羊肉供需平衡、基本自给,而不影响粮食生产;反之,则需大量进口牧草、饲料、牛羊肉和奶制品。应对近40亿亩草地进行科学规划,将草原保护与适度利用有机结合,通过种业创新、建设高标准草地、利用边际土地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等途径,发展“草—畜”“草—菇”“草—药”等多种食物生产模式。四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构建江河湖海食物生产系统。水产品是重要的食物资源、最健康的动物蛋白质食品之一。我国宜渔湖库江河面积近6000万亩,四大海域面积约为470万平方公里,水产养殖潜力巨大。应重点攻关品种、养殖装备和养殖工程、健康养殖模式等关键领域,积极向大水面、深海洋进军,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推进水产品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和种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五是发展菌物产业,构建菌物和未来食品生产系统。菌物是地球第一大生物资源,利用菌物能直接生产食药用菌、益生菌食品、菌物蛋白等多种食物。我国食用菌已稳居种植业第五大农产品,产量占世界近80%。应充分认识菌物资源利用及其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加力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菌物食品多元化、食药用菌主食化,全力抢占菌物和未来食品前沿高地,促进现代菌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饭碗”添加高科技食粮。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注重以营养为导向的健康农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迅速崛起,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健康阶段。要因地因时制宜,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导向,发展健康农业,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优势。一要让土壤健康起来。土壤是农业之母,没有健康土壤就没有健康的农产品。必须大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强化土壤的治理、修复和改良,推进化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加强菌物肥料、菌物农药、菌物土壤改良剂的推广利用,下力气培育健康土壤,保障土壤产出健康农产品。二要让食养兴旺起来。我国自古有食药同源(或医食同源)、药食同补传统,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也倡导“让食物成为你的药”。当前,在健康中国4.0阶段人们普遍追求主动健康的背景下,以食养、食补、食疗“防未病、治已病”已成国民食饮消费新趋势。要传承和弘扬中国“食药同源”精髓,大力发展食养产业。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开发高品质粮油、营养蔬果、健康养殖、食药用菌、道地中药材及各类优质土特产。三要让农业智慧起来。抓住数字新基建机遇,发展未来农业。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给现代农业装上“产业大脑”,让数智化农业工具“能说会算更会干”。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配套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当务之急是要认真梳理现行政策体系,结合“十五五”发展政策规划的研究制订,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五大食物生产系统的发展需求和趋势,综合考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研究现有政策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变革,按照轻重缓急确定优先项,有力支撑和服务多维度的大食物生产系统。逐步扩大和延伸政策补贴范畴:政策支持要从以谷物为主的粮食生产扩展至杂粮、果蔬、菌菇、水产品、奶产品等多样化农食产品供给,建立涵盖“三物农业”及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各类经营主体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形成包括价格支持、农业投入、直接补贴、灾害救助、金融保险等在内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提升多元化食物供给水平。针对粮食和食物浪费严重状况,强化“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增供”理念,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二是着眼当前政策优化。大食物供给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耐心研判,有序推进。当前,要加大落实和完善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政策的推进力度,促进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条低碳化。依托当前正在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完善低碳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包括加速农业碳排放核算和应用,发展农业碳交易市场等,引领带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要更加注重制度供给的系统集成,注重“四个突出”(突出整体效能抓体系、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抓创新、突出“最后一公里”抓转化、突出激发动力活力抓人才),统筹配置农业科研投资,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一体化体制机制,支持涉农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聚焦全产业链“卡脖子”问题,提高食物产业链效率。三是协调多方合力共“策”。大食物保供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统筹方方面面和政府各个部门。必须在国家层面强有力统筹下,协调推动食物供应链各部门共同参与。鼓励农业科技及支持政策向营养、可持续方向调整,为食品产业链转型提供市场和政策激励,保障多元化食物供给数量。鼓励产业加工技术革新、加工企业将食物营养纳入预期目标,并引导食物供应链参与者(如小农、民营企业、加工商、中间商)共同参与决策咨询活动。鼓励各部门汇集整合资源、生态、技术、文化、资金等各种要素,“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丰富政策支持工具的“百宝箱”,不断增强制度、政策(尤其科技和产业发展等支持政策)和投资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力度,合力保障口粮绝对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营养、健康、愉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