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只有进一步保护利用好乡村文化遗产,注重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联动化,以现代理念激活乡村文化价值,才能更好留住乡村韵味,持续推动乡村繁荣发展。
乡村文化遗产各具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福建闽越遗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孕育出各具特色、体量巨大的乡村文化遗产,是八闽文脉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家国情感的重要依托。
乡村以山区村落为主,村落文化景观差异较大。受“东南山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影响以及多元的历史积淀,福建呈现出山区村落多、乡村聚落形态多样等特点,乡村地域之间的人文景观差异较大,但人文风情十分浓郁,特别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文化都独具魅力。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传统文化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革命老区村、侨乡村、台湾村等。
乡村文化资源禀赋高,遗产资源储量丰富。农业文化遗产方面,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尤溪联合梯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3项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拥有7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乡村聚落景观方面,现有中国传统村落552个,居全国第6。永泰县庄寨群、屏南县寿山村、泉州市叶厝村、连城县培田村、尤溪县桂峰村、永定区洪坑村等一批典型村落,充分展现了福建传统村庄聚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福建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3名,其中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都与乡村地区有关或在乡村地区,尤以民居古建、民俗信俗、传统工艺技艺、民间音乐与戏剧见长。
文化遗产品牌知名度高,乡村文化旅游活力焕发。福建是我国唯一在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优秀实践名录等三个国际非遗保护系列中获得“大满贯”的省份。世界知名文化遗产武夷山、福建土楼、闽浙木拱廊桥、万里茶道等项目主要分布在闽北、闽西乡村地区,考亭旅游度假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等2项乡村地区项目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项目被列入文旅部“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德化世界陶瓷之都、安溪世界藤铁工艺之都、永春中国香都等特色区域品牌逐步形成,“闽茶”已成为“福建文化”重要标识之一。当前,福建省着力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整体连片集聚效应凸显。福建在乡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成1个(闽南文化),在建1个(客家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覆盖泉州、漳州、厦门等三个高度城镇化的设区市,保护区内乡村文化遗产得以重现光辉,并进而反哺城市文化;在建的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惠及龙岩、三明等两个山区市210多万人口。此外,连城县、永泰县、屏南县、晋江市入选财政部、住建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区”。
在传承中保护好乡村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为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做出了重要探索与实践,既为八闽大地的乡村文化传承和复兴注入了时代活力,也为后来者薪火相传传递文明之光、建设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化”推动文化传承,加快培养储备一批乡村传统传承人才。福建健全完善乡村文化遗产人才保障机制,健全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完善省、市、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定期举办乡村文化传承人年会,组织评选“乡村文化遗产荣誉传承人”。增设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实践课程,探索在本地高校中开设乡村传统文化课程、增设选修课、增加学分等方式,鼓励支持高校学生参与、融入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学生将论文 “写在大地上”,形成传承有序的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村落原住民“种子工程”,加强匠艺采集整理,遴选一批优秀传统村落原住民,让其作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和讲述者,通过奖励、补贴、扶助等方式提升村民传统文化素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留在当地。
“产业化”加快文旅融合,创新乡村文化资源再生模式。探索创新“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宣传,推出一批具有鲜明乡村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拓展“乡村文化+”体验式主题旅游潜力,鼓励依托乡村文化特色项目引导村民开设手工作坊,开展非遗展示、手工体验、农产品展销等城乡互动活动,让更多乡村文化遗产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传承和延续。打造一批代表性乡村文化IP。支持乡村文化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支持各类文旅企业充分挖掘海丝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等文化标识内涵,通过创意动漫、数字文化藏品、文化盲盒系列开发、元宇宙新技术呈现等多样方式,创新表达福建乡村文化精髓,打造培育更多乡村文化“网红打卡点”。
“数字化”活化文化资源,提高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整体水平。加快构建全省乡村文化遗产数据仓,制定乡村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标准,利用系统采集、人工录入、物联网技术等拓宽数据采集渠道,推动市级以上名录项目资料百分百录入,实现省、市、县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遗产智慧大脑”建设,建立数据可视化平台,对乡村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状况实施实时监控、智能化分析评估、危机预警,构建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创设一批乡村优秀文化传播平台,加强5G、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福建省乡村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乡村文化体验旅游平台、乡村文化数字影像馆等建设,鼓励支持传承人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直播带货”,培育推出一批传承人“网红”。
“联动化”挖掘文化价值,建立乡村文化资源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采用交叉宣传、联票通票等形式,打破对“门票经济”和“项目收费”的依赖,推动由“抢蛋糕”单一盈利向“做蛋糕”综合盈利模式转变。支持和鼓励推行“陪伴式乡建”,发挥台湾乡建团队擅长乡村设计和社区营造的优势,探索出台福建拓宽台资、台企相关乡创人才来闽入村等政策措施。引导村民共建共管共享,让文化遗产“活”在乡村的日常里。支持乡村原住民通过土地入股、集体投资和自筹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在非遗传统手工作坊等非遗作坊中打零工、学技艺、实现长期就业。可宣传推广永泰县嵩口镇通过对古民居实行托管式、租赁式、补助式开发,成立古民居管理理事组织、完善村规民约等,鼓励群众参与“共建”“共管”。因地制宜地在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中,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集成导入,让消费者和村民感受到更加生动、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文化遗产的美。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我省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FJ2024X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古田乡村振兴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