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关键。近年来,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服务的规模化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之路愈发清晰。鉴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方式创新动力不足、带动小农户能力不强等现实,2021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选定100个县和100个服务组织启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着手从政策配套、实践创新、理论支撑等层面系统审视“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是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中期进行的一次调查,总结了试点工作成效,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
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稳产保供和稳粮扩油。200个试点主体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战略,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为稳粮扩油、稳产保供和农户增收提供试点经验。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稳粮保供行动方案》,通过玉米高产示范、农机装备升级、农业技术指导、商业保险推广等方式,利用3年时间使全区粮食单产提升30%。山东省汶上县引进北大荒农服集团、中化现代农业等大型农服企业,联合本地100余家服务主体组建“农田管家”队伍,通过农资集采、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烘干仓储、品牌培育等,推动主粮作物单产提升,全县小麦、玉米、大豆单产分别达到570公斤/亩、685公斤/亩、240公斤/亩,亩产同比增加5公斤、5公斤、20公斤,亩均综合效益提高150~200元。黑龙江省依安县以品种培优和技术集成为抓手,建设种子繁育基地25万亩,年产优质大豆种子3300万斤,满足360万亩种植需求,配合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等先进技术,亩均多播2000~2500株,亩均增产50斤,全县大豆产量提升3000万斤。
围绕服务模式创新,农业社会化助力破解小农户现代化生产难题。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普遍重视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引领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江苏南京善思现代农业公司聚焦“农资+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依托纳米农药技术、线上作业数字平台、线上作物医生服务团队,累计在江苏、安徽等省11个县托管服务小麦面积超100万亩次、水稻面积超50万亩次,比农户自行植保降低农药使用量20%,实现病害防治效果85%以上,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河北省玉田县创新“服务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指导团队+农户”形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有意愿农户整合零散地块集中托管给服务主体开展“五统一”服务,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指导队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并引导生产服务主体建设示范农场,全县整合零散土地2000多块,提高土地利用率15%,亩均节本20%~30%,助农增收5290万元。河南长葛市通过村集体居间服务引导小农户将自己干不好的拌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交由服务组织来干,亩均节本35元,增产8%。
围绕拓展服务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全产业支撑力。服务主体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服务环节延伸,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畜禽养殖等服务领域拓展,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省耿马县试点甘蔗产业耕、防、收等关键薄弱环节服务,机械犁、耙、开沟服务占比95%以上,亩均节本300元;无人机“飞防”占比64%以上,亩均节约农药支出20%,病虫害发生率由人工防控的73%降至6%;开展蔗叶蔗梢综合利用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湖北省枝江市试点开展肉牛养殖“五统一”服务和畜禽粪污处理还田服务,全市1500头肉牛实施“五统一”养殖服务,68家经营主体开展粪污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为60个村185户提供沼液肥4.6万吨,节约化肥20%。山东省青岛金蒂姆农服公司试点开展果蔬设施农业托管服务,由公司负责统一提供农资、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开展专业化管理和运营,收益按比例分红。托管小番茄大棚72个,草莓大棚46个,日均销售果品5万多斤,全年销量1000多万斤。
围绕整合服务资源,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效能。各类主体积极建设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着眼更大范围整合资源、盘活要素、提升服务水平。调查发现,100个试点县建有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中心)331个,制定综合解决方案104套。四川省印发《全省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探索建立“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三级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效落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试点建设“1+N+X”服务综合体,布局1个综合服务中心+N个成员单位+X个功能中心,形成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服务组织体系,开展稻米加工、农机共享、农资统购、分拣冷藏、设备租赁、加工质检等服务。湖南隆平好粮科技公司依托技术优势,产前提供优质农资、集中育秧和水稻生产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产中依托自建和加盟的210多个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落地方案,产后提供订单收购、溢价销售等服务,为种粮农民实现“种得好、产得好、卖得好”提供全程保障。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学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在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从纵向时间和横向地区双重维度,系统梳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时空演变轨迹及其作用机制;概括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中不同组织模式的本质属性及其优劣,科学研判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走向及其现阶段需接续推进的关键工作;基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农户需求特征等差异从增产、提质、增效三个维度全面评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济效益,从废弃物固碳减排和药肥减量两个角度科学评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态效益;将关注重点由产中环节的统一规模化机械作业、大田作物、平原地区等更多转向全产业链、全品种、全地形、区域间协同、市场竞争有序的系统性布局。
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适配与市场环境打造。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纳入统一政策框架,系统研判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错配现状及其成因;客观认识政策激励下低端无序竞争加剧和服务绩效下降双重影响,需求端从人力资源、土地使用、财政支持、生产经营、销售渠道等方面分析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多元化服务诉求,供给端从设施、机械、流通、产业化、科技与信息、保障与支持等方面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服务能力,明晰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各主体份额、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状况,探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机制、行业协会等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和模式创新中积极作用的优化路径,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适配、有序竞争、高质发展。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政策引导等形式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地从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研判、科技进步引领等方面,系统化精准识别省际、县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配等现实问题,全面探寻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省、市、县、镇等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优选路径及其机制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