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 激发现代特色农业活力——基于福建省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调研
时间:2024-03-27 15:50:5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人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但生态禀赋优越,水光热条件好,农业资源丰富。多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把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农村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福建省立足自身优势,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坚持农科教一体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融合,不断强化创新突破与推广应用,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立攻关领导小组,构建产业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聚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在核心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现代农机装备等3个领域设立了20个专项78个专题,明确任务方向。将攻关作为财政支持重点领域,2023年财政新增安排1.4亿元,强化资金保障。培育壮大、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组成领导小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打破部门分割、学科界限、区域隔绝。加强前沿技术布局研究。聚焦产业长远发展,布局前沿技术研究。支持福建农林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基因组学、遗传改良、人工智能等9个方面开展前沿探索。

  科技与产业协同融合更加有力。健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水稻、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生猪、家禽7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设有7个首席专家工作站、27个岗位专家工作站和63个综合试验推广站。各体系团队以产业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攻关,取得新突破。目前已选育新品种172个,引进新品种1787个,审定新品种38个,研发新技术84项。如蔬菜体系设施瓠瓜和茄子新品种填补了福建省设施专用品种的空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以及企业等各类优势力量,加强彼此的交流合作,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难点,合力攻坚突破,支撑促进茶叶、食用菌、茄果类蔬菜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实施“双百”培养计划。采取“定向培养”等方式,在相关涉农专业,每年招收100名乡镇农技推广紧缺专业定向委培生(公费农科生);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自主招生试点,每年招收100名非农专业或具有专科学历的县乡农技员参加农业专升本学习。提升推广服务能力。每年组织开展省、市、县分级培训,确保全省1/3以上在岗基层农技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打造科技示范载体。按照“选好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原则,打造一批科技推广主阵地。2023年全省新增科技示范基地286个,培育科技示范主体2万多个,农技员对接指导农户44673户。

  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深化。机制上有新探索。在全国率先制定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并已确立为国家标准,首创建立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备案登记保护制度,首创选认金融科技特派员、首创推出“科特贷”等科技特派员金融产品。模式上有再突破。改科技特派员由“选派”改为“选认”,推动“单人单点”服务向“组团联动”服务转变,加强科技特派员线上线下联动服务。进展上有实效。目前,全省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将近9万人次、团队科技特派员5954个、法人科技特派员1218个,全年在基层一线开展服务的超过1万名,实现乡镇和重点行政村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

  此外,福建省在区域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在打造县域示范样板方面,2023年光泽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福建省农科院与光泽县联合成立“先行县光泽研究院”,为白羽肉鸡、优质稻等33个项目提供全产业链指导服务。在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加强与台湾地区在农业生物技术、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交流,围绕闽台两岸特色农业,开展合作研究。率先选认台籍科技特派员,近五年共有477名台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福建省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也面临阶段性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推进机制尚不健全。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福建省专门成立了科技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但是在职能划转、人员转隶上,并没有随之调整,基本保持不变。比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中央层面已由科技部门调整至农业农村部门,但在地方层面依然保留在科技部门,客观上导致上下衔接不畅。这也是福建省农业农村部门和科技部门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不够有力。从整体上看,福建省农业农村科技在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上仍然存在不少弱项和短板,突出表现在: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少、跟踪式模仿式研究多,点上突破多、面上突破少,点连不成线、线拼不成面。比如设施栽培方面,茄果类高端蔬菜、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葡萄、梨、柑橘等果树主栽品种主要靠引进;农机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弱,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以及冷链物流等技术滞后。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难。农业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生产一线和企业急需攻关的技术难题往往难以入选科研课题,品种选育低层次、同质化重复研究较为普遍,科研成果市场认可度低、转化落地少。如水稻育种,2022年福建省审定通过134个品种,但是真正在种业企业推广应用的不足10%。

  科技人才队伍还不够强。科研人才实力总体偏弱,以福建省农科院为例,目前全院具有博士学位人数154人,仅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9%,与华东其他省市农科院的博士比例30%~5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乡镇一级农技推广人员存在“混编混岗、一编多岗”现象,未来三年即将退休的县乡农技员将近1100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老化断层问题十分突出。

  思考与建议

  今年是机构改革落地后的第一年,也是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关键之年。在此背景下,福建省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亟需在机制、导向、举措及方式上进一步发力。

  在体制机制上,更进一步,大胆探索。首先是工作领导机制。目前,中央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落地,但是地方改革,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上下衔接不畅并非个例,而是一个共性问题。对此,各地还是要立足实际搞创新。可探索借鉴农业农村部做法,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将科技部门等吸收纳入进来,统一谋划部署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其次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时至今日,依旧没有破题。很多科研机构还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了什么就考核什么,只要有支持什么都可以做。福建省可结合实际,大胆开展机制模式探索、先行先试,明确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学等各类科研主体功能定位,该干什么、考核什么,为中央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地方经验。

  在创新攻关上,再加把力,打出特色。目标定位方面,福建省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但在科技创新方面,却少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成果。对此,福建省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区域性科技亮点,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任务凝练方面,产业科技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要逐步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选题和立项机制,确保科研任务从生产中来、从需求中来、从市场中来。核心攻关方面,始终坚持以产业急需为导向,统筹用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各类资源,紧盯全国性、区域性关键问题,遴选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合力攻关。

  在成果转化上,统筹考虑,全链条推进。建立健全两种机制。紧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农科教、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发挥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支持推动科研单位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成立科企创新联合体等,破解科研与生产脱节问题。比如丘陵农机研发,就得重点考核市场销售量这个硬指标。建好用好两支力量。强化农技推广公益性定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好“双百”培养计划,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坚持好完善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机制、加强规范,促进创业和技术服务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统筹处理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功能定位,基层农技推广重点聚焦大宗农产品,科技特派员则重点聚焦特色产业高附加值产品。

  在人才培养上,循序渐进,引育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在农业科研项目立项、科研资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长期稳定支持,避免“撒胡椒面”。做好引才交流文章。立足沿海区位优势,加强与华东地区其他省市、台湾地区以及国外交流合作,支持农业高校、科研单位和涉农科技领军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这一方面,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突出实践成果。坚持用实践成果评价人才贡献。特别是在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审方面,探索将在生产一线从事推广服务时间、服务实效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调动基层农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