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的元阳县南沙镇呼山村最近火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游客,一边啧啧称赞呼山村又大又甜的鲜嫩枇杷,一边拿起手机定格黄红相间、格外抢眼的美景。呼山村万亩枇杷基地果实累累,枇杷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真是“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2023年底,呼山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是“群众增收走在前,产业振兴作示范”的生动写照。
攻坚克难为人先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产业之要。呼山村党总支书记罗华说:“在呼山村种植枇杷,放在2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呼山村委会距南沙镇政府12公里,共有916户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苗族群众聚集在这里。呼山村属于干热河谷地带,生态脆弱,土地贫瘠且水资源缺乏,在以前,只能种一些木薯、玉米、花生、黄豆,做一些零星点点的传统产业。收入不高导致一些群众甚至需要回到几十公里之外的老家背米吃。此外,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的困难也客观地摆在面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元阳县委、县政府打响“呼山大开发”攻坚战,下决心帮助呼山村民解决水的困境。目前,在呼山村已经陆续建起5座水库。第一个水利工程是从30公里外的肥香村小型水库引水,第二个水利工程是2017年建设的148万立方米的伍家寨水库,同年还分别建设了70多万方、50多万方的两个小型水库。
有了水,村民就开始思考致富的事。对于呼山村民来说,2006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这是他们发展枇杷种植的第一年。党员李开义,还有现在已经担任元阳县幸福枇杷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社长的张财仙等6位村民,当时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他们敢为人先,走出大山,来到100公里之外的蒙自市新安所街道考察,用1600多元的成本带回了200棵枇杷苗。由于呼山村的海拔只有500多米,地理优势使得这里的枇杷比外面还早熟20天,三年后枇杷初挂果,销路不错,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趁热打铁,说干就干。2012年呼山村枇杷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将近100户村民种上了枇杷,2015年种植面积已接近4000亩。脱贫攻坚战开始后,政府扶持种苗,免费栽种,使得2016年成为呼山村枇杷种植规模发展最显著的一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4万亩。
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呼山村枇杷的种植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村有880户农户有了自己的枇杷种植基地。到2023年,全村实现2.8万亩枇杷连片种植,其中挂果面积已经达到1.5万亩。
携手共进强合作
笔者找到种植大户张财仙时,他正带着一家人打理着80多亩枇杷地,还要时不时接听村民的电话,帮助回答和解决一些种植上的难题。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真富。现在,呼山村的明白人、带头人由原来的6户拓展到68户。像村民黄志忠,他地管得好,人也勤劳,不误农时,一家子种了40多亩枇杷。还有王盛光、张才先、杨有亮等致富带头人,都实现了由“门外汉”到“专家”的转变。当然,身份转变最大的还是张财仙,除了80多亩的枇杷地,他还开发出一个30多亩的育苗基地,既是技术指导员,也为村民提供种苗和农资。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2023年10月,呼山村党总支牵头,把村民组织起来,创建元阳县幸福枇杷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540多户加入了合作社。南沙镇党委书记李家亮介绍,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共赢模式,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施肥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带领乡亲们产业联动、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对因病、外出等劳动力出现临时短缺的农户给予帮助。村民白云松家里种了6亩枇杷,生病后无人下地,村党总支组织41个党员帮助施肥、松土。他们还采取“强村带弱村”的办法,组织幸福村小组与呼山村小组、团结村小组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三个村的共同发展。
为了解决枇杷销售上的难题,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合作社向上积极争取资金,2023年9月投入财政资金27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村集体还拿出一部分资金,由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近百公里的产业路,让农产品搭上了销售快车道。
科技赋能促转型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枇杷销售遇到了扎堆的新难题。采摘枇杷的时间集中在3月初到4月中旬,前后只有40多天,能否把采收期延长到100天以上,并保证其质量和产量?在致富带头人的倡议下,呼山村开始尝试在不同的海拔栽种不同的品种。在福建农科院教授、枇杷种植专家郑少泉的精心指导下,为了改良品种,延长采收期,村里选择了900亩地用于嫁接试种。如今,枇杷在每年的9月份就开始熟果,到第二年的4月份才基本结束,采收期能达到150天。
目前,3个新品种已在呼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全国最早熟的品种“三月白”,之后再是中熟的“白雪早”,还有晚熟的“香妃”。同样是每亩500公斤的产量,但由于品种优质、错峰销售,产值翻了3倍。特别是“三月白”品种,因其香甜、细棱、粉白的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远销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份。
科技赋能,培训在先。呼山村党总支充分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团式帮扶的契机,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陈厚彬专家工作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元阳黄精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技术力量,指导品种改良及嫁接技术培训。种植大户兰金明等人肯学肯问肯钻,从种植户变为技术员。他们还尝试着把鸡、鸭、鹅等养殖在林下吃害虫,5亩地的规模只需要8只鹅,就不再需要人工除草,实现循环农业、绿色环保,也降低了种植成本。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勤劳朴实的呼山人民,用勤劳换来丰收,靠双手掬来甘甜,枇杷树真正成了村民的摇钱树。2023年,呼山枇杷的产值达到4500万元,年收入最高的农户已突破45万元。缺乏劳动能力的10多户群众,也从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