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地处秦岭北麓,村域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16个村民小组,1215户、5100余人,耕地面积4132亩,山区林地面积约2.1万亩。上善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用绿色勾勒生态底色,留住最美乡愁,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路子。该村入选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突出党建引领
为乡村振兴固本培元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是配强领导班子。选拔7名有热情、有本领、有威信的人加入村党委班子中,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二是优化组织架构。村党委现有党员115名,下设中心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和流动党支部3个党支部,优化组织资源配置,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7+X”一号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培训,设立党员示范岗、示范路段、示范田等,引导广大党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注重文化引领。丰富红色文化载体,先后投资1600万元实施村史馆、红色课堂、乡贤工作室、善车口景区提升改造等项目,打造文化品牌。二是深挖文化内涵。开展以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为主题的乡风文明活动和红色优秀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成立50人花棍表演队,收集整理书法绘画作品2000余件,定期开展展演活动。三是用好红色基地。依托善车口战役纪念广场红色革命遗址等,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学习活动。上善村已成为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潼关县延安精神践行基地,年接待学习人次超2万人。
突出上通下联,深化乡村治理协同。一是上通政府。主动对接上级政府,积极争取到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资金70万元、文物修复工作投资280万元。二是下联村民。深化网格化治理,建立村、组、巷道三级网格64个,设置网格员64人,网格员通过参与“小板凳”议事等,收集社情民意。常态化开展党员“五必访,三必到”工作。推行积分管理制,奖惩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热情。三是化解矛盾。充分发挥党员带动作用,组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对网格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等信息“一张网”采集、“一张网”办理。打造“李永侠金牌调解室”调解品牌,以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推进。近年来,累计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坚持和谐共生
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采取“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激活生态经济。一是发展光伏产业。探索“光伏+脱贫户+就业”发展新模式,脱贫攻坚期间村集体投资50万元建设光伏电站,实现年收益30万元。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投资150万元,建成香菇大棚4座,种植香菇7万余棒;依托秦岭北麓2万亩野生连翘,投资450万元种植连翘1200余亩,建成万亩连翘产业基地1个;投资100万元,建设软籽石榴产业园1个。三是健全农业产业链。投资80万元,建设冷库2座、烘干房2座、仓储库房1座,投资70万元建设连翘加工车间,发展连翘茶等下游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依文兴旅,打造特色文旅产业。一是打造善车口文化景区。围绕善车口战役和村历史古迹,打造了一街、一水等十景元素。二是建设多功能文化体验平台。建设集休闲垂钓、儿童游乐、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银杏山庄综合生态园。组建20人民间竹艺编织队伍,提供乡村文化体验服务。三是打好文化生态牌。发挥乡贤能人作用,挖掘以“善”为主题的民风遗俗,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美术写生和优美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研学实践基地。
利益联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是地租收益。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村民每亩收入200元。二是农产品收益。建设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果蔬冷库储存服务,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劳务收益。产业园优先雇佣本地居民,使部分闲置劳动力、就业困难人群、脱贫户等获得稳定收入。
推动绿色转型
为乡村振兴培育动能
严抓细管,把握生态环境基准。一是统一规划,聚焦基层实施目标。编制实施上善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规划与老布局相契合,兼顾村庄自身发展,重点保护和修复传统特色鲜明地带,对山林、水体和农田等资源有针对性地保护与利用。二是资源清整,腾出基本治理空间。聚焦村路沿线残垣断壁、私搭乱建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整治,拆除部分废弃房屋。对农村垃圾乱倒、非正规垃圾填埋点开展集中整治。统一栽种银杏树3000余棵、竹子3万余株、月季花海观赏园20亩。三是项目引进,建好基础配套设施。加强总体规划,整合各方资源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全面完成整村改厕工程,修建高标准旅游公厕1个。建成2个污水处理站,解决村民污水排放和终端处理问题。
推动落实,实现环境治理长效化。一是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包联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分段包联,做到亲自带头动员,亲自督查落实。健全党员干部环境卫生“软举报”制度,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二是以制度约束保证环保监管执行。严格落实峪长制、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责任,常态化开展“三小”排查、河湖“清四乱”、秦岭“五乱”整治等。健全长效机制,探索出公开竞选、互评互议、末位淘汰工作制度。出台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卫生巡查工作制度,做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日产日清。
共同参与,释放主体活力。一是私域自理。持续开展“两改三清”整治行动,引导群众共同维护房前屋后等公私交接区域卫生,提升村容村貌。二是邻里互助。配备16名保洁员,网格员兼具环境卫生巡查监督责任,带动村民共护村庄卫生。三是公域共担。组建志愿队,无人护理的公共区域开展定期巡查整治。
山区乡村振兴的若干启示
发展乡愁经济。一是推进乡愁资源的显化、活化与创意化。注重乡愁文化基因的提炼和展示,发挥乡愁文化多元价值。二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愁产业体系。秉持关联带动、融合发展、跨界创新的理念,引导乡土文化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培育内涵深刻、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乡愁旅游产业体系。三是处理好乡愁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历史遗存,保留乡土味道。合理利用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系统观念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聚合人才资源。一是挖掘村内人才。以政策创新、共同利益为纽带激发本土人才活力,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二是引入外部精英。深入挖掘区域人力资源潜力,依托村庄社会网络,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为村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基层干部、村民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促进联动发展。一是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联动。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经济组织优势互补,采取“党支部+市场”的模式,引入资本和技术实现以企带村,以村带企。二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联动。通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推进生态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把生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村级规划与乡村建设联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与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风貌,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权益。
(作者赵晓峰系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桐峪镇党委书记,吕玉芬系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桐峪镇镇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