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浙江提出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旨在久久为功锻造乡村人才队伍,守正创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加快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浙江样板,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新农人”力量。本刊就浙江省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有关情况,专访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
记 者:当前浙江正在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实施这项行动,有什么重要考量?
王通林:浙江始终把人才强省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聚焦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部署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将深层次重塑浙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底层逻辑、发展动能和跃升路径,这有着深远考量和重大意义。
这是持续擦亮“农民创业就业”金名片的关键之举。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强省战略。2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近十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农村各类实用人才280万人次,乡村人才总量达225.9万,带动发展“地瓜经济”2000亿元,“农民创业就业”已成为浙江三农的一张金名片。持续擦亮这张靓丽金名片,既是浙江三农战线上的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光荣而重大政治任务。
这是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之需。新质生产力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生产力。“新农人”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开拓创新意识强,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组织方式,敢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跨界创新乡村新业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培育好现代“新农人”这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变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帮手,进一步塑造浙江三农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这是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的动力之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作用明显的乡村人才队伍。新征程上,我们将以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为抓手,激励各路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浙江样板,推动浙江三农工作能够持续走在前列。
记 者:在“新农人”的全面培养、分类施策上,浙江是如何考虑的?确定了怎样的目标?
王通林:浙江坚持把乡村人才视作最重要资源、摆在最优先位置,深入践行“大人才观”,聚焦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实际需要,全面培育壮大农业农村科技、农业生产经营、乡村电商促富、乡村实用技术、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农旅发展、乡村文化艺术、乡村公共服务、乡村经营管理、乡村数字化等十路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我们将坚持量质并举、分类施策、因材施教,重点是构建“1111”乡村人才矩阵。
一是育精千名“浙农英才”。实施“浙农英才”计划,加速培养遴选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农业农村技术人才、科研骨干和创业创新带头人。到2027年,遴选培育浙农杰出英才200名,浙农青年英才800名,蓄势赋能乡村建设发展。
二是育强万名乡村头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支持各地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产业振兴的头雁队伍。预计到2027年,全省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1万人以上,平均每个涉农县培育头雁100名以上,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格局。
三是育优十万农创客队伍。深入实施农创客培育工程,健全农创客培育、认定和评价标准,推动农创孵化体系建设县域全覆盖,全维度构建农创客成长成才通道。到2027年,全省累计培育农创客10万名以上,建成农创园100个以上,全面激发农创客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是育成百万现代“新农人”队伍。制定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方案,实行清单推进、动态调度、实绩考核、年度述职的闭环管理,推动现代“新农人”队伍快速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素质不断提升。到2027年,全省“新农人”总量达到100万人以上,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超20%。
记 者:在培育现代“新农人”上,浙江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王通林: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为先,聚焦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生态圈”。
一是创新人才招引机制。学习推广安吉吸引青年入乡发展经验,统筹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乡村教师和医生支持计划,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服务三农。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全面推行组团式引才模式,建立百县百场招才引智、百校百园培树提质、百团百企联结赋能乡村人才“六百”引育机制,全面拓宽人才入乡渠道。
二是重塑人才培训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健全农民培训机构准入、认定、评价和退出全周期管理机制,重塑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基层农民田间学堂等“四位一体”培训体系,全面推行分类型分层次、个性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重点打造100家高水平培训机构,形成集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实训孵化和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浙农英才”、头雁等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与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挂钩机制,深化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完善农业经营人才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标准,优化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等领域乡村一线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健全多工种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全面打通乡村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确保乡村人才事业上有干头、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盼头。
四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实施农村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推行乡村人才信贷、保险、用地、用能组团式服务机制,推动落实相关税费优惠红利待遇,打通乡村人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购房、子女入学等制度性堵点,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同时,滚动开展“金牛奖”、最美“新农人”等评选活动,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勇闯无人区、逐梦新蓝海、开创新天地。
记 者:激发现代“新农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现代“新农人”的作用,关键要有好的平台和载体。在这方面,浙江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王通林:我们将坚持高点定位、高端引领,推动任务项目平台人才品牌等一体化部署,抓实平台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先行区。
一是创建一批“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着力打好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组合拳”,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形成以30个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为引领、100个“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为支撑的先行发展格局。
二是建设一批“新农人”创新创业平台。聚焦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湘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成省级“浙农英才”工作站120个、科技小院120家、农业企业研究院80家。聚焦创业孵化,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平台以及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整合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创平台,建成农创园100个、农创客共富基地500家。聚焦增值服务,建立健全乡村“十路”人才发展联盟和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等服务组织,引导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人才驿站、青年之家和乡村工匠工作室等,为人才就业创业提供项目孵化、资金对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三是培育一批乡村人才联农促富模式。深化党建联建促共富,以促进技能劳动型增收为重点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打造“共富工坊”1.2万家以上,实现山区26县乡镇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全覆盖。全域推广“培训+产业+品牌”发展模式,完善“专业技能人才+合作社+农户”“农户+实训+共富工坊”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以乡村人才智力驱动产业链全面升级的“浙农智富”品牌1000个,其中产值过亿品牌100个。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