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达人、数字农业达人、技术创新达人、生态农业达人、创客达人……在福建省漳州市,一批“新农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型经营模式投入乡村,逐梦田野,在谱写精彩人生的同时,贡献乡村振兴的力量。
人才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因素和动力保障。漳州市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部署要求,做好“新农人”培育、孵化文章,推动从1.0版“新型职业农民”过渡到2.0版“高素质农民”,再朝3.0版现代“新农人”努力,加快实现从“新农人”到“兴农人”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培训提升
让每个农民都有机会
“让每一个想发展的农民群众都有培训机会,让每一个想要发家致富的农民都能拥有一技之长”。近年来,漳州市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以培育产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新农人”培训提升行动为抓手,以培训提质促乡村振兴。
在漳州市云霄县,昔日“烂石”岭荒山地在周建喜的手里摇身变成了生态茶园,这其中,离不开丰富翔实的培训作为成长的“肥料”。
最初,因为对农村和家乡的热忱,周建喜回乡承包荒山种植茶园,但受困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及加工水平,茶叶产出品质不稳定,效益低。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推荐下,周建喜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大专班,学习种植技术、加工技术、茶叶审评、品牌建设、营销技巧等,对茶叶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
近年来,漳州市在农民培训中突出“实战”导向和强针对性,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满足农民多元化、个性化、实用化学习需求。
采取培训内容“点餐式”,根据返乡创业青年实际,结合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按单配菜”,“对症下药”开展培训。培训方式“实战化”,市级特色培训班着重加强现场实践环节,每个班次均针对其产业特点组织学员赴外地开展实践教学,拓展学员的视野和见闻。
系统的学习为周建喜打开了事业几何式增长的通路,也让他体会到了新技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如今,他以茶叶研究为载体,在进行技术攻关的同时,亲自带徒传承技艺,培养出制茶高级工、高级评茶员和种茶能人,让训后实效进一步提升,实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及全面提升队伍水平的“双赢”。
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学员,漳州各地也进行有针对性扶持,依托他们带动周边农民致富,让“新农人”进一步成长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兴农人”。
搭枝筑巢
让“家”凝聚共进力量
在漳州市长泰区,新农人协会会长叶智明利用担任漳州信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有限公司供应链部门经理的便利,帮助会员单位对接漳州农特产品全渠道供应链,业务模式涵盖落地配与一件代发等,为会员单位搭起了对接“新平台”。
如何让新农人摆脱“单打独斗”的孤独,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新农人”留得下、能创业、能成功?新农人协会给了新农人们一个“家”。
2022年,长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区)级新农人协会,广泛吸纳种养、电商、流通、民宿、餐饮、农旅融合等各领域人才,培育聚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新农人”,打造人才“蓄水池”。
协会深入研究政策,把握市场动向,引导会员企业围绕农业延伸产业链、做大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孵化一批新项目、新业态、新增长点,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孵化器”;建立涉农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农户、各类经营主体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对接桥梁,打造对接“新平台”;建立“农人点单,部门接单”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可通过电话、微信直接反映发展需求,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区金融主体等部门进行会商,解决业务需求,成为政策“大桥梁”。
如今,依托新农人协会,逐步实现“新农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行业自律,促进“新农人”间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长泰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典型引路
让乡村向“新”而行
“新农人”带着新创意、新点子落户漳州,不断更新乡村生活“打开方式”,探索出了多种可圈可点的乡村运营模式,推动乡村向“新”而行。
——将传统农产品打造成“网红”。“逆行”返乡的大学生陈晓冬,通过引种试验,把家乡芭乐种出哈根达斯味并在电商推出,让“土芭乐”摇身一变成“网红”。
——推动更多农民共同富裕。“新农人”傅四方在枋洋镇青阳村建设“共享茶厂”,把加工厂办在村里,带动乡村2000亩生态茶园升级改造,间接辐射带动全区5000亩生态茶园提升,通过产业引领带动1500余农户,实现村企抱团谋发展,激活青阳村茶产业发展。
——让旧村落触发新风尚。在漳州市东山县樟塘镇南埔村,15名文创客成为当地的“新村民”。通过“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当地将23栋老厝发展成书画室、咖啡厅、茶室、文创工作室等新业态,为村庄提供了文艺生活,也带火了村里的旅游经济。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以典型激发动能,漳州市充分发挥“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演讲会等活动,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电视、报刊等宣传“新农人”,让“新农人”现身说法,带动村民抱团取暖、合力创业。如“陈晓冬网红芭乐”的做法被媒体宣传后,周边5个乡镇22个村的近800户农民,主动种植芭乐,增收近5倍,并带动超过3000人次就业。
今年,漳州市还在全省首创高素质农民科普培训短视频制作,以“优质课程提素质,科技赋能兴产业”为主题,邀请新农人担任“田秀才”“土专家”,参与短视频项目,在方便农民开展线上学习的同时,也对“新农人”的产业同步宣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