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11-06 00:50:0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龙文进 孟婷 樊胜根 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助于发挥两者的合力,促进形成城乡合理分工,进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分类施策和集约高效。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途径。首先,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通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还能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一过程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其次,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它能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促进国家整体均衡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其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提升将极大地扩大内需市场。同时,城镇化也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要求“两确保、三提升”: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更是国家整体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乡村全面振兴,能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同时,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载体,其振兴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此外,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不仅有助于发挥城乡发展的协同效应、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还能促进城乡之间形成合理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效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可以加速城乡融合进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这种统筹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当前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3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63.52%,较2012年上升了14.62个百分点。2023年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为66.16%,较2012年提高了13.06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8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还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底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8.3%,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相差17.9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这一差距为17.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十几年来,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缩小,反而呈略微扩大趋势。

  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80%,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仍会有2亿~3亿人生活在乡村,让这部分人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还较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9,这一比值较2012年缩小0.49,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2012年上升了14392元。同时,农民增收面临的难度较大。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为1.82,这一比值较2012年缩小了0.75,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较2012年上升了4379元。从食物消费支出比重上看,2023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8.8%,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2.4%,两者相差3.6个百分点,这一差距与2012年持平。

  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等方面的差距根源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特别是城乡要素间的不平等交换。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乡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从产业和就业结构上看,2023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总GDP的7.1%、38.3%、54.6%,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总就业人员的22.80%、29.06%、48.13%。不同产业的GDP贡献与就业结构间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城乡及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距。

  进一步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要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长期以来,乡村被视为城镇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农民的“可进可退”被认为是中国城镇化的一大“优势”。然而,这种观念实际上是让乡村与农民更多地承担了经济下行和社会不稳定的代价和成本。要为农民提供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更加尊重农民的选择权,更加保护农民权利,创造更多条件让农民不再为“进退两难”而发愁,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其次,为应对人口数量下降与结构变化,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县域内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提升农村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水平,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要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提高农村地区获取优质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再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市场化配置,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在土地方面,可以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对于劳动力流动,应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同时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推动有落户意愿的农民工更好地在城市落户,促进已落户的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设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等方式,促进先进技术向农村转移。发挥乡村的多功能性,如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吸引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通过产业链延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城乡要素的良性互动和优化配置。

  最后,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通过碳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方式增加碳汇,并将其转化为可交易的碳配额,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化。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对提供生态服务的农村地区给予经济补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的农业模式。

  (作者单位:龙文进、孟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