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阜新县大固本镇大固本村,黄金般的新玉米正倾泻入仓。据阜新县通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亮介绍,在实施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大种植密度后,整体上今年比往年每亩地单产提升300斤以上,很多地块测出了亩产1050公斤以上的好成绩。
广袤田畴,稻菽飘香。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各地各部门在“稳面积”“提单产”上下足功夫,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让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
政策发力 稳定播种面积
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高新村崔家湾旁的田地间,沉睡已久的土地迎来了“重启”的序章。“看到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我心里特别高兴。”高新村党支部书记官德喜十分欣慰。截至目前,高新村已成功整治撂荒地1640余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产量的基础和前提。农业农村部2024年一号文件强调,“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
今年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在湖北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逐级签订,2023年以来恢复耕地144万亩;在河南省,多部门协同建立耕地保护工作联系点制度,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838.05万亩;在四川省,“腾、退、转”复垦撂荒地4.2万亩、腾退20.87万亩低质低效种植园地,优化改造可用于种粮的种植园地118万亩;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科学有序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累计改造整治盐碱地面积7479亩,新增水田5561亩……
农民种粮不吃亏,国家粮食才安全。今年,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让种地农民吃上“定心丸”。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持续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今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达571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
“有了这些保险,我们就敢大胆种、大范围地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种粮大户何建说,有了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的兜底,今年春天又扩种了300亩水稻。今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同时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62亿元,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以来,江西省鄱阳县鄱阳湖4.5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全力倒排工期,高效高质建设;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近日批准仓储(物流)设施固定资产贷款1.75亿元,用于支持安徽省霍邱县粮库绿色仓储提升项目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挥35个产粮大县作用,聚焦“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产能”,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据统计,今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7.9亿亩,是1979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五良”合力 带动均衡增产
“宽窄行插秧作为一项老技术之前很少用了,但随着国产农机具的提档升级,我们将这项技术和侧深施肥技术配合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平方米可增加秧苗5~6穴,每亩可增加70~80元收入。”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创业农场总经理崔少宁介绍。技术集成和推广,是建三江水稻单产水平在全国领先的“法宝”。
一年来,各地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持续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为主线,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季季紧抓,茬茬接续、环环相扣挖掘单产潜力,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稳产增产。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油等主要作物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增密’这一关键,在全市适宜地区大力推广三项核心技术,一是小麦、玉米‘双深双晚’,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避免形成小麦冬前旺苗;二是高质量播种、‘镇压划锄一体化’技术,将小麦由一行行变成一片片,实现‘增穗抗逆’;还有一项是玉米密植滴灌技术。”山东省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程鹏介绍。
今年,各地以“增密度”为切入点,重点推广了玉米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小麦精细整地播种、油菜直播密植等高产技术模式,增加亩均株数。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亩株数,少的增加100株,多的增加300~400株。
“今年收获的小麦茎秆粗壮、穗长饱满,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不错。”安徽省涡阳县张林森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农场种的“徐农029”“涡麦9号”“皖垦麦22”都创下了当地的高产纪录。近年来,涡阳县全县发力选育良种,目前已累计培育小麦品种40多个,小麦繁种面积突破20万亩,产量达8.5万吨,成了全国有名的小麦育制种大县。
用上好种子,粮食增产更有底气。今年以来,包括150项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广,为大面积提高单产添了一把燎原之火。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玉米、短生育期冬油菜等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和展示示范稳扎稳打,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持续推进。
同时,高性能精量播种机加快普及推广,部分机型补贴标准提高到35%,辅助加装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让不少老旧农机装备更新升级。单就玉米收获机这一类机型来讲,目前我国97%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国产收获机牢牢占据,基本实现了“中国农机收中国粮”。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房前屋后都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今年是栾城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的第二年,全区22.2万亩玉米平均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提升了11.85%。
单产不但要提高,而且要大面积提高。今年,农业农村部在继续抓好玉米、大豆300个整建制县的基础上,新增100个玉米、100个小麦、102个油菜县开展整建制推进,推动单产提升,“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格局加快形成。
据测算,今年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率达7成以上。100个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平均亩产较上年增长5.1%,带动全国小麦亩产提高10公斤;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10万亩核心玉米示范种植区亩产达1042公斤;山东省德州市探索应用“吨半粮”技术模式,实现小麦亩产超650公斤、玉米亩产超850公斤……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打了一场大面积提高单产的漂亮仗,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