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 传播弘扬农耕文化
时间:2024-10-24 10:18:2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于正 甄瑞 字号:【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精神力量,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气所在和自信之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一批“农味儿”短视频、助农带货平台、文学作品等的火爆出圈,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适时助力。未来,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弘扬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古韵新声”的时代价值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农业实践的结晶。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李子柒等人的“三农”题材短视频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其背后是对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理想化呈现,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播。以东方甄选为代表的电商则是将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给消费者,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让消费者能够通过各地农产品感受到蕴含其中的农耕文化。而以《我的阿勒泰》为代表的文学影视作品则通过文字和影视,展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独特的农耕文化、游牧场景和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在新的时代方位下,借助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释放出熠熠生辉的时代光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挖掘农耕文化的多元价值,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把村规民约、文化传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耕文化中明伦理、正家风、促教育的作用,把农村社会耕作、读书的理想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以农田系统、游牧生产系统、蚕桑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为抓手,把农业发展与文化促进结合起来;强化农耕文化载体建设,把乡村博物馆、村史馆建设与修编村史、村志等结合起来。通过农耕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播、普及,在全社会形成认同农耕文化、实践农耕文化、遵从农耕文化的浓厚氛围。

  信息技术助力农耕文化“借船出海”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7.5%。从计算机的普及到互联网的连接,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农业发展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精准农业、智能农业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信息技术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农业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

  在文化传播方面,人工智能、数字技术、5G等先进技术正引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观感效果;云计算、区块链、5G等技术则为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与传播提供了助力,提高文化产业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保护了知识产权。

  不难发现,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农耕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还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数字化手段可以让农耕文化的传播不再受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农耕文化。同时,数字化还能够促进农耕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创造出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农耕文化与信息技术如何更好互融共促

  当前,农耕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教育课程以及媒体宣传等途径。这些传统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农耕文化的生命力,但在传播效率、覆盖范围和吸引力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亟须创新和适应新的传播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平台和新工具,这些新兴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为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运用信息技术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下是几项政策建议,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力量,让农耕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农耕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支持和鼓励农耕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包括传统农具、农业技术、民间艺术等的数字化记录和存储,以便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和教育。建立农耕文化数字博物馆,利用高清影像、三维扫描等技术对传统农具、农业文献、农田景观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开发数字化档案库,对各类农耕文化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存储,便于研究和普及。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农耕文化。鼓励农耕文化专家、学者、爱好者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上分享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制作和分享农耕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图文故事等内容,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参与。支持优质农耕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例如通过补贴、奖项等形式激励高质量内容的创建。

  开发农耕文化主题的在线教育资源。结合信息技术,开发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农耕文化在线教育课程和互动体验项目,如虚拟农场、在线节庆活动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制作农耕文化的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如农业历史、农事活动、传统农艺等。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农耕文化相关内容,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建立农耕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支持机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耕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开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知识普及、互动体验、在线学习等功能。支持跨学科合作,将农耕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艺术作品中,提高其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举办农耕文化节和信息技术展览。定期举办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并结合信息技术展览,展示农耕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融合,提升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知,调动更多公众参与农耕活动的兴趣。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如虚拟农场游览、古代农耕模拟等。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农耕文化节或展览,利用直播技术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强化农耕文化教育的国际合作。利用多语言网站、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向世界介绍我国的农耕文化。与国际文化组织合作,举办国际农耕文化节等活动,提升我国农耕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将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播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为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将其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技术因子和文化要素。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