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河北雄安新区为例
时间:2024-11-19 10:19:5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高杨 赵鹏举 雷秋园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有机农业的核心理念是秉承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现代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笔者通过对河北雄安新区“三农”工作现状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推动雄安新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和策略,为雄安新区“菜篮子”产品基地建设、“雄安安选”品牌打造等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雄安新区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共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地处京津冀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为农业发展以及京津两大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创造了条件。雄安新区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雄安新区《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绿色生态、科技赋能农业强区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提出,持续推动雄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新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建设雄县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容城智慧科技农业产业园、安新关城智能高品质果蔬示范园等一批生产基地;培优做强“雄安安选”农业品牌,建立品牌使用管理体系,认定10家以上农业品牌示范基地,设立“雄安安选”品牌展示中心。这些为雄安新区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三农”工作新样板提供了思路。

  以种植业为主导,突出绿色发展。雄安新区规划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约265.5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90.76万亩,分为水浇地、旱地、水田三种类型,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甘薯等传统作物。近年来,雄安新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条件,积极发展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及荷叶茶产业,稳步推进水产养殖全部退出,基本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新型经营主体壮大,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雄安新区高度重视品牌农业发展,成立了雄安新区农业品牌促进会、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可追溯平台,强化品牌农产品质量管控。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已基本建立,先后成立了安新县绿之梦等9家现代农业园区,其中省级园区3家。培养种植大户962家,建立了101户家庭农场、385个农民合作社和1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主体成为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引领者,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挑战与困难

  雄安新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发现,在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推进中,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人口增长将会加速,粮食和果蔬供给面临压力。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相对粗放,大水大肥大药现象仍然存在。目前,雄安新区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11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5个,打造了“雄安荷叶茶”“白洋淀莲藕”等单品品牌。但农业生产仍旧以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

  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人才缺乏。新区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带头人,缺少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人。对农村实用类人才挖掘、培养力度小,实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满足乡村振兴需求。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柔性引进多、全职引进少,农业现代化人才规模现状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需求不匹配。

  发展建议

  在未来一段时期,针对雄安新区绿色农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有以下建议。

  突出绿色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谋划,同频共振。紧紧围绕绿色农业结构调整与白洋淀生态保护这一主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解决好雄安新区“三农”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培树优质品牌。充分运用白洋淀生态治理成果,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积极培育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持续扩大雄安品牌的影响力,在既有绿色优质品牌基础上,发展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指导支持加大雄安“荷产品”在京津冀、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培育一批叫得响的企业品牌、过得硬的绿色品牌、公信度高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具有雄安特色的“土特产”品牌。

  培建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充分发挥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依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带动小农户积极参与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培养“三农”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新区 “三农”人员素质。加强对新区本地“三农”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吸引大学生返乡工作,大力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发展,构建起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同时,继续加大“三农”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涉农科研院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团队优势。建设农业科研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展示、转化应用。引导农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入驻雄安,打造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推进雄安新区农业创新驿站创建工作。

  (作者单位:高杨,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赵鹏举,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雷秋园,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