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派驻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通过试点村、示范片建设,点、线、面结合,推动乡村“焕新颜”,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完善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基层治理,全面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在工作队的辅助下,已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经过两年多的协同帮扶工作,工作队主要通过五大举措来活化“湖光山色·诗画田园”优势,助力阳山县大崀镇美丽乡村建设,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其中,该模式的有效推广,尤以大崀镇松林村最为显著。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
松林村牢牢抓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做到党建强基础,党员作示范,为群众作出表率。
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将原来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优化为2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和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公园、法治公园等系列阵地,建成阳山县“五有”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
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松林村党总支部书记连续2届获评“阳山县金牌领路人”称号,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建强“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农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建引领,发挥村“两委”干部作用,引导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全村建成生态村1条、特色村7条、示范村2条。
坚持风貌改造
塑造乡村振兴“颜值力”
松林村把科学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首要位置。
多规合一全域规划。坚持把制订规划作为“第一道工序”,制定覆盖全域的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系统谋划精品线路、主题村庄、美丽田园、基础设施等区块布局,实现村庄、景区、产业、环境、配套设施等有机统一。
突出重点全域治理。着力推进松林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三大革命”,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一是城乡一体抓垃圾治理。认真落实阳山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体系,实现村庄垃圾“一扫到底”、日产日清。二是建管两手抓厕所革命。结合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推进农户改厕,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建好农村公厕、旅游厕所、共享厕所。三是结合实际抓污水处理。分类推进村庄污水治理,村组建设微动力、氧化塘等多元化的污水处理设施,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因地制宜全域提升。结合乡村实际,做到一村一策,以点连线、拓线成面,推动村庄面貌脱胎换骨、美丽嬗变。一是创建美丽宜居村庄。挖掘村庄文化,突出村庄特色,结合资源禀赋,对村庄实施“添绿”“点亮”“扮美”工程,努力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乡韵”。松林村全村所有自然村100%达到生态宜居标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特色村以上标准美丽乡村占比达到57%。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沿通道干线(X383线)对松林村进行组团式、片区化整治提升,全村已有348户农户完成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占比达到90%,整治提升沿线“山、水、林、田、路、房”,以点线面联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坚持产业带动
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
与全域旅游相融合。松林村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条串联茶坑水库环游基地、松林田园综合体、水圳头“月亮湾”打卡点、渔痴渔醉垂钓园、山窝驼花海世界和百花山生态休闲观光农场等景点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与特色产业相融合。松林村打造旱地西洋菜、枸杞、无花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已种植约250亩旱地西洋菜、300亩无花果、250亩枸杞等,引入瘦身鱼养殖30多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让农户获得租金、薪金、定金、酬金、股金“五金”收入。
坚持文明乡风
推动乡村焕发“新魅力”
松林村认真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推动乡村焕发“新魅力”。
用好文明实践阵地,培育文明新风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面向全村群众开展宣讲教育新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约四会”树新风,移风易俗润民心。大力推行“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制度,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大地。
选树典型示范带动,焕发文明新气象。扎实推进文明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善美人家等活动,全村共评选出文明家庭265户,选育出113户“善美人家”。松林村2户村民先后荣获2022年清远市“美丽庭院示范户”“美丽庭院户”。
坚持三治融合
激发基层治理“原动力”
发挥自治作用。松林村建立健全“村党总支部+中心党支部+党小组”三级村党组织体系,构建“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形成“12345”议事协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完善法治机制。将提升村民法律意识作为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提升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构建法治化思维。
增强德治效应。以环境建设为重要途径,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改造提升,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教化,以文明养德,打造了“德”“勤”等多个主题特色文化村庄,让德字文化沁润人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开发区援建和对外经济合作局派驻阳山县大峎镇工作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