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镇县 多向发力 答好巩固衔接特色答卷
时间:2024-01-24 09:12:2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洋 字号:【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近年来,天镇县紧扣“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总目标,狠抓产业兴旺、统筹生态修复、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按下“快捷键”、步入“快车道”。

  三万大棚 设施农业“遍地开花”

  金秋时节,在玉泉镇闫家园村高标准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园区,32栋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玛索彩椒、茼蒿、草莓、西红柿长势喜人。

  “这是2023年新建的第八代双坡面保温塑料大棚,配套有恒温冷库、灌溉机井和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管系统,和普通拱棚相比,温度好控制、土地利用率高、生长期长,可以早入苗1个月,多采摘1个月。”闫家园村村委会主任王存贵说。

  而在谷前堡镇马圈庠村的天镇县现代高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工地,打夯声、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这个项目是借助山东‘寿光模式’规划建设的首个农业产业一体化示范园区,占地5710亩,包括5000亩的国家级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360亩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和350亩玻璃温室大棚及特优蔬菜种苗培育大棚,建成后将实现产销、研学、观光、采摘、出口一体化发展。”谷前堡镇党委书记李波介绍说。

  天镇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水质纯净,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优势,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北京市无公害蔬菜供应场地挂钩县。近两年,天镇县持续加大设施农业扶持和投入力度,“硬件”上驱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编制;“软件”上发力,在资金整合、激励奖补、金融扶持、保险护航等方面重农惠农;同时,注重强化交通路网、供电、供水、排洪、仓储冷链、蔬菜批发交易等,为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目前,天镇县已形成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承包经营、公司带动经营、集体转租经营和大项目引领经营的设施农业发展五种模式。

  近年来,天镇县紧盯设施农业全链条式发展目标,采取协会引领、品牌创建、科技支撑等措施,累计吸引2.2万人从事设施农业产业。目前,全县蔬菜产品在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品质和质量安全稳步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县产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从拱棚、日光保温棚,到大项目引领的玻璃温棚,增点扩面、提档升级,全县设施农业的整体规模、档次、标准和效益大大提升。眼下,仅3万余个拱棚、日光温室棚的规模就达3.3万亩,全年产量约18万吨,总产值近9亿元。”天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利平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由生产供给向精深加工、保鲜配送、加工储藏等方面转型升级。”田利平补充道。

  从“主食当家”到果蔬满桌,从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天镇县逐渐探索出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一河一道” 塞上古城焕新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离不开产业,也离不开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天镇县依托蜿蜒东流的南洋河,进行以县域为中心向上下游延伸的水系治理;依托贯通全域的张同大道(张家口—大同,即G512国道),进行中央大道交通路网、大县城建设整体布局;重点谋划“一河一道”生态修复、拓宽改造、绿化建设等工程,着力提升城乡环境。

  南洋河是连接天镇县新、旧城区的天然纽带和发展轴线。近年来,天镇县在“水”上下功夫,着力唤醒这条沉睡的资源,实施沿河的生态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农田灌溉能力,补给生态生活用水,促进农文旅交融发展。

  南洋河边,白色石块堆叠的河岸,整齐有序;汩汩河水,与两岸草木相映成趣;数百只赤麻红嘴鸭、大雁、黑水鸟在蓄水坝前上下翻飞,一幅山青、水秀、林绿、气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南洋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完成防洪达标护堤22公里,建设4座蓄水液压升降坝以及控制室、管理站等附属设施,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绿化、湿地面积1.4万亩。二期工程完成河道疏浚10.4公里,堤防加高培厚13.45公里,新建堤顶路14公里、行洪主槽6.1公里,新建滩地绿化87.4万平方米、堤外湿地59.1万平方米、表流湿地2.45万平方米。”天镇县天成水务投资公司负责人白昌介绍。

  天镇县规划建设中的“一道”即中央大道管网建设、道路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2.95亿元,全长4810.9米,其中包括雨污水、电力、热力、给水、燃气、照明、通信、海绵城市等工程。“这条设计路面48米、两侧绿化各30米,总宽108米近5公里长的县域大道,筹资、征地、拆迁等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央大道项目负责人介绍。

  “在‘一河一道’修复、改造项目建设中,我们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清淤疏浚、路网畅通为重点,不断推进还河于民、畅路为民,让南洋河变为天镇人民的幸福河,让中央大道成为天镇人民的舒心道。”天镇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希泉说。

  “口”“堡”连珠

  文旅兴旺乡村兴

  纵观天镇历史,“边塞”之称实至名归,扼阴山锁钥,接草原腹地,历朝历代皆以此为重。而这仅从天镇县各地地名可见一斑。以“口”为名,是长城的关隘或重要通道;以“堡”为名,是边防地区屯兵与生产相结合的村寨;以“铺”为名,是传递军事情报及公文的驿站;以“墩”为名,是军事瞭望台……天镇县内,除汉长城和部分北魏长城外,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已有477年历史,沿线含军堡8座、敌台158座、烽火台128座。

  近年来,天镇县依托山西省委、省政府锻造“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文旅板块历史机遇,以长城沿线农文旅融合为牵引,李二口为“帅”,由东向西以平远头、新平堡等14个行政村为突破口,深挖长城文化、边俗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把长城元素与古村落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长城板块”古村落农文旅带,并力求突破一点、带火一线、盘活全局。

  集百家之智,助乡村振兴。天镇县先后邀请中国长城学会、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国长城研究院等多位教授、专家规划、编制“长城板块”农文旅产业,最终完成《天镇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

  “李二口村现已建成‘错长城’景区、窑洞民宿区、丰收节广场、杏韵广场、商贸街区等主景区2.5平方公里和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长城文化景区,并打造了九曲黄河灯阵、黑陶体验馆等民俗体验场所。同时,依托山麓与平川过渡带优势,利用阴山支脉截潜流,引调南洋河水源,连片发展经济林1万亩,年收入达150万元。”李二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志勇说。

  “长城板块”农文旅开发激发出强劲的虹吸效应,京能集团太阳能灯光秀项目、山西水控集团“南水北调”项目、大同经发投温室玫瑰和窑洞民宿项目、山地阳光集团杏果精深加工和科创体验项目、山西东瑞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项目等组成了强大的同盟军,为这些“口”“堡”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现今,东起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绵延向西,已将这14个“口”“堡”贯穿起来,构建起融通文化、文明、文脉的长城文化走廊;这些“口”“堡”,宛如长城玉带上镶嵌的颗颗明珠,正以“古朴又现代、厚重又灵动”的独特韵味,展示着它的历史价值;这些“口”“堡”,也正从门可罗雀的“空心村”向游人如织的“文旅村”蝶变。

  “天镇县立足地域之特、文化之魂、历史之韵、生态之美,紧扣‘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争当排头兵’这一主线,从厚重的历史一路走来,生态环境愈来愈美、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从巩固衔接到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天镇县委副书记徐殿海说。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