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农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01-16 01:19:0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徐恒杰 张菲泽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鸦片战争开始,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古老的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自那时起,180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演变史充分证明,没有曾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积极参与,不促使农业、农村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由此形成的民族复兴与现代化方案皆如无根之木,不可能实现。

  历史选择了对三农国情有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本文尝试从三农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转型

  实现现代化,意味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动的历史宿命。

  然而,旧式的农民起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自强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没能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而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发自内心的鼎力支持和参与,推翻了“三座大山”,创造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改变农村面貌,在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际,就部署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1955年底,毛泽东主席组织起草《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60年,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该《纲要》,明确了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

  这是三农发展跟上新中国的现代化节奏,全体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全国农村共同繁荣的难得历史契机。遗憾的是,当时由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相关发展过度依赖来自农业的积累等,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能实现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曾经出现波动,农民积极性受挫,农村面貌曾经二十多年间总体上改变不大,三农事业发展出现了停滞。

  1978年,当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也要尝试分田到户时,中国重新涌现出民众自主创新的力量。当这种力量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的力量形成合力时,三农发展重新焕发了活力。

  自1982年开始,连续5个以农村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工作开始迈开大步,每年都有新的成果。在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的同时,农村工商业也开始发展起来。1978年,全国社队两级共有企业152.43万个,安置农业转移劳动力2826.56万人,产值达到491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8%左右。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二三产业产值合计达4854亿元,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乃至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势头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的数量基本维持在2亿以上,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本世纪以来,从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党中央一贯明确要求,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具体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推动解决事关全局发展的三农问题。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全社会正处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全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十几年丰收,农民收入也连续十余年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

  支撑。

  “中国式”必然镌刻深厚的三农国情

  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一个难免出现且时常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大国,绝对是新生事物。因此,从姓“社”姓“资”之争,到确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新中国对于如何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曲折的探索。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解决了封建制度下人身对土地的依附,给农民以人身自由,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实行统分结合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局面。

  1981年9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率领的日本公明党第十次访华代表团时,就中国的发展目标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末也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要达到西方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还要再加上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

  1984年1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四个现代化”无从实现。

  1984年秋收之后,中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水平达到近400公斤,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富余农业劳动力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算是有了突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让中国的发展跨越了几十年间一直存在的时刻须甄别姓“社”与姓“资”的藩篱,使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开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特别是201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越来越充分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促进发展。这包括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长,2008年之后,每年基本都超过30%。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逐步有了更高的目标。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总体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之后,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期限越来越近。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各地贫困地区考察,一再重鼓响锤地动员和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标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伟大发展目标是通过人民的勤劳与内向式的借力发力而完成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必须始终认真细致地把握的基本国情;也是各级党政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的根本依归。

  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全面现代化。

  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并称为“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居于首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991年11月,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为,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城市不可能漫无边际蔓延,城市人口也不可能毫无限制增长……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

  2018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四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跨越期。当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特征仍然相当明显。农业、农村、农民需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融入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改革开放市场化、国际化以及高科技化、信息化等发展潮流结合在一起,必须充分估量其艰巨性、复杂性。

  从农业来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弦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在重点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备条件了。

  从教育来看,虽然我国总体来说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是在教育质量上,城乡之间差异还是比较悬殊的。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农民的子女要得到质量均等化的义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医疗和养老保障方面来看,这些年在新农合的基础之上,还在推行大病统筹,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要在农村做到全覆盖,但跟城市比,标准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从住房情况看,农村从人均住宅面积来看,看起来指标还不错,但实际上还有一些地方是危房,需要改造。脱贫攻坚阶段已经改造了不少,但距离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今后随着乡村建设行动的推进,各地农村民居必将经历水到渠成的改造提升。

  对于乡村建设行动,包括水电路气房讯、冷链物流等,202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做出了相应部署。“十四五”规划中,也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力争见到明显成效,让乡村面貌看到显著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相信只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促进三农发展者矢志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向共同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作者徐恒杰系农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张菲泽系山西省垣曲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