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乡村旅游“产业棋”——来自山西省阳泉市的调研
时间:2023-01-16 01:15:5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智 字号:【

  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积极挖掘乡村旅游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次调研通过实地探访阳泉市村落,深入总结阳泉地区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客观记录当前发展阶段该地区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

  发展现状

  阳泉市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态势向好,得益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后疫情时代游客对近郊游、乡村游的日益青睐。山西省第一批共计100家省级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中阳泉占9家,超省内平均水平。调研组一行通过对阳泉娘子关村、大阳泉村、瓦岭村和宋家庄村等多处村落进行了探访,与当地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情况。

  北国水乡——娘子关村。娘子关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娘子关号称“三晋之门户,京都之咽喉”,是历代重要军事战略要道和商贸物流通道,村民有很多是当年守关将士的后代。如今村里有2000多人,从事旅游产业的有1000人以上。2019年娘子关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娘子关村有一项极为宝贵丰富的资源,那就是水。村子有大小泉眼30余处,泉水汇聚成小溪。房舍多为石头垒砌,每间房子都有百年以上,水网似的溪水沿着墙基穿房过户,形成了水在门前流、人在水上住的特色,称为“水上人家”,成为多数游客来娘子关村旅游必经的打卡地。水资源被村民充分地利用起来,除了洗衣、灌溉之外,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水磨,也成为村子的一大特色。据村内史料记载,自宋、元以来,娘子关百姓充分利用天然泉水,因势利导创造了水磨、水碾,使丰富的水利资源造福于乡民,形成了独特的水磨文化。鼎盛时期娘子关地区的水磨、水碾和河磨合计达80余盘,昼夜不停地加工着粮食和木粉,除了服务娘子关周边地区外,所生产的木粉还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

  泉水丰盈——大阳泉村。调研组随后来到大阳泉村。该村位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因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大阳泉村原名“漾泉”,后谐音称“阳泉”,这也正是阳泉市地名的由来,该村是阳泉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大阳泉村由1条主街、4条支街、36条巷道组成,沿主街分布着大小庙祠、店铺、阁楼、古槐、泉井等。村内大院和中院占村面积一半以上,院落布局井然、错落有致。2010年大阳泉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据资料记载,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大阳泉古村,自明代起商业逐渐盛行,清代成为晋东地域重要商业集镇。历史上,大阳泉村还有“文献名邦”的美称,明清两代相继建立名贤书院、高岑书院、怀音书院、崇尚书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阳泉村是现存少有的面积较大、以明清时期地方传统建筑风貌为主体的古代集镇建筑群。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瓦岭村。瓦岭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因村庄地貌犹如歇山式屋顶,故名“瓦岭”,村子位于平定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是东回镇第一大村,全村人口2100余人,自古有金门楼杨家、银门楼寇家的传说,构成了三晋文化独特的楼院文化的一部分。瓦岭村四周群山环抱,石柏、古槐参天,其中号称“天下第一石柏”的树龄已达2600余年。村中院落石屋古朴,寺庙群、古戏台、石子路、门楼、街坊、四合院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据资料显示,瓦岭村早在2013年就入选全国传统古村落,同年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保护挖掘历史文化和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瓦岭村以传统古村落为背景,以弘扬红色文化为轴心,以打造乡村旅游为重点,于2019年成立了由村集体控股的旅游公司,恢复修缮了村内古建庙宇,对千年以上古槐进行围栏保护及立牌说明。同时,修建了旅游客服中心、环村旅游景点线路、民俗一条街和民俗文化广场等项目,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太行第一村——宋家庄村。宋家庄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南,村子南依石楼、玉屏两座山,北仰冠山主峰,南川河傍村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山西省绿色生态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宋家庄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近年来,宋家庄村以“挖掘历史,打造现代,发展生态”为目标,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盘活明清古建筑、发展大院文化旅游,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同时,宋家庄村正逐步开发村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为底,发展乡村旅游。

  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看到了阳泉市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资源丰富,有待整合。当地村落中不乏诸多特色产业、产品、美食、遗迹等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如娘子关村水磨面、特色鲟鱼、大阳泉村民俗文化博物馆、宋家庄三槐堂、瓦岭村的千年古柏等。然而,这些乡村旅游资源或是缺乏宣传难以“被外人道也”,或是品牌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优质的资源被封困于村落之中,使得这些“金子”迟迟发不出光。在娘子关村调研期间,调研组经村民介绍,来到当地的鲟鱼养殖基地就餐,特色鲜美的全鱼宴让人大饱口福。在与店主的交谈中得知,娘子关基地养殖的鲟鱼大部分销往华北平原各城市,甚至远销至银川、兰州等地,然而慕名前来就餐的游客人数却较为有限,这对于养殖基地和游客来说都算一种“损失”。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优化整合,经营模式较为分散,未能打造出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环境优美,有待保护。调研地乡村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已呈现出较为明确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同时仍有部分乡村的发展步伐较为滞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单纯地将目光聚焦在增加游客数量上,缺乏整体考虑。阳泉市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在旅游旺季,大量游客的涌入或对当地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落生态环境负荷。此外,娘子关村日常被村民用于洗衣、灌溉或供孩童玩耍的山泉所汇聚成的溪流,被个别游客作为排泄处,更有甚者竟然将剩菜剩饭当众直接倾倒于溪流中。这种有损公德的现象一旦超出环境承载力,对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将是极大的打击。过量的游客聚集会使得乡村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不堪重负,而对乡村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不良循环。

  底蕴深厚,有待展现。乡村的历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的传承延续,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通过与村民交谈或阅读乡村宣传栏等方式,可以体会到乡村历史的岁月沉淀,也能感受到不同乡村之间的特色文化,比如历史悠久的固关长城、娘子关村的水磨文化等。与此同时,以观光、采摘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形式仍占据可观比例,村落中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文化底蕴未能得到充分展现,游客仅通过吃喝玩乐获得短暂的游玩体验,却未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一种浪费。

  设施落地,有待维护。乡村道路以及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最基本、最无法逃避的问题,道路的便捷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体验。调研乡村及各调研地之间的道路设施较为完善,驱车前往较为便利。公共交通线路有待进一步规划提升。阳泉高铁站距离市区40余公里,这对于外地游客会产生一定不便。部分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如娘子关村的车位紧张、停车不便,部分断头道路影响游览节奏;瓦岭村进村山路缺乏显著的指示标识;村内古树、庙宇虽已修缮,但仍需注重维护;宋家庄村广场集市人车混杂,对行人的人身安全构成较大隐患,进出村主干道车流集中,高峰时段拥堵严重。在水资源并不丰富的瓦岭村,虽说水窖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用水,但却无法解决游客在游览期间面临的“缺水”问题。另外,部分村落公共设施环境有待进一步维护,人性化设计存在提升空间。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欠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游玩逗留的时间,进而影响乡村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

  对策与建议

  针对制约阳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搜集归纳,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有以下几点思考。

  加强引导,打造品牌。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当地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依靠当地村民以盈利为主的自发性,当地政府及村集体的参与力量有限。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应当根据党和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规划,积极引导、团结带领本地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设中去。在财政方面可适当提高扶持力度,以补贴、降税等具体政策措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充分调动本地村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完善乡村旅游相关规章体系建设,增强监管,为乡村旅游提供绿色发展环境;加强对村民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展多渠道对外宣传,创立品牌产品,打造品牌活动,推进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

  传承文化,发掘内涵。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脱离于文化之外的乡村旅游绝非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因此,首先政府层面应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及文化资源,同时,重视乡村民众在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进而提升乡村旅游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只有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现出乡村文化的自身特色,形成独特的吸引力,赋予乡村旅游足够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伴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必须加速提升。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调研村落的交通道路、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乡村旅游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多以政府主导为主,在政府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推进相关建设方面的举措实施的同时,村民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主人翁地位,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参与度,配合推进具有当地特色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推动乡村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游客提供更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