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开展的党建帮扶调研小组与部定点帮扶县——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何家沟村开展党建结对帮扶工作,调研组走访了多家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村舍,了解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村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与茶农、养殖户、脱贫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他们的幸福与烦恼,探讨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收获也有思索。
何家沟村地处咸丰县西部,2020年全村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获评“县级先进党支部”,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生态村,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900元,同比增加14%。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帮扶下,何家沟村全力奔着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力向前。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何家沟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建设、良好村风民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建设成效
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初显。2021年6月,何家沟村与原乱石窖村合并,同年10月,何家沟村支部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目前何家沟村党支部设有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各1人,驻村干部3名,定补干部4人,支部共有党员51人,预备党员3人,常年在村党员29人,60岁以下党员13人。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在2021年村党支部由软弱涣散党组织成功晋升为咸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经过各级政府支持,何家沟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村完成通村公路、小组到户路硬化30.3公里,极大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大力发展水利、电力、网络通讯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彻底解决了全村饮水难、电压不稳等问题,4G网络覆盖全村80%,广电网络覆盖全村,新建卫生室、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设立图书室2个,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大力实施危房改造30户,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民居改造、改厕、改厨、改院130余户。村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产业发展多头并进。按照“一长两短”发展要求,何家沟村确定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以种养为短期增收目标的发展方向,发展长期增收产业白茶643.4余亩、绿茶240余亩,已逐步投产,2021年采摘鲜叶近1万斤。2022年加工干茶1.2万余斤,发展箬叶150余亩,高山种植油茶512亩;养殖能繁母猪100余头,出栏肥猪500余头,仔猪1200余头,家禽6000余羽,中蜂养殖基地建成并开始运行,发展中蜂300余箱,农户散养中蜂300余箱。
人居环境有所改善。何家沟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聘用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对村组道路、集中安置点、村中心场所进行清理维护;组织开展“最清洁农户”评选活动;建成村内垃圾回收点20个,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处理模式,已建立并正常运行村内垃圾分类及转运体系;完成集中居住院落的亮化工程及村委会周边的绿化工程建设。近年来,何家沟村人居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升。
制约发展的问题
何家沟村坚持多措并举,全方位,多维度,精准发力奔富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问题。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产业基础薄弱。一是何家沟村的常住人口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缺乏主要劳动力,且村内以年老、体弱人员为主。党支部书记表示,村里的现状是年轻人不论在外能不能挣到钱,都不愿意回到村里种地。何家沟村经济主要来源于茶叶种植和畜禽养殖,在走访的农户中发现,务农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学历水平偏低,致富能力较弱,经济发展缺乏人力保障。二是产业发展要有一定的规模化程度作保障,该村缺少一定数量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规模化才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效果。产业发展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壮大村级主导产业,才能使乡村振兴更具生命力。
市场体系薄弱,农民品牌意识不强。何家沟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通过实地调查、征求村民意见、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确定以茶叶和种植养殖作为切入点进行扶贫开发,但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自身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供求关系传递不畅,难以形成集群效应,销售主要还是依靠本地传统的销售模式。并且大多数农户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靠自身经验,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茶叶想要走出去,除了打造高品质种植基地,还要把品牌宣传出去。没有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农产品内在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转化,从而不能转换成相应的收益。通过和农户座谈,了解到很多养殖黑猪的农户,都是自己走出去联系销路,由于运输成本较高以及没有固定销路,导致收入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可见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才是农户持续增收的保障。
科技支撑力不足,产业融合度不高。一是由于缺乏科技支撑,人们常说,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何家沟村其他产业资源还未充分开发利用,大多数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加工产品为主,且加工能力低,带动能力差,无法提升品质。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深加工开发的产品少,没有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等新媒体销售渠道,造成好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二是单纯以种植为主获得收益还是比较有限,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还很难实现。应该坚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向环境要生态、向环境要产业,既保护生态,又富裕“口袋”。何家沟村应寻找一条生态循环农业与特色种养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然而其目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程度还欠缺,乡村生态旅游业也没有充分开展,村里产业链和价值链未能健全和延伸。
缺少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实施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政策是保障。一是何家沟村地处偏远地区,整体山高路远人分散,对于年轻人才没有吸引力,在农业发展中缺少人才技术支撑,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大难题。二是政策保障不完善。调研中发现,种植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保险意识薄弱,没有稳定的农业保险政策支撑,农户不愿意轻易投入大规模生产发展。始终采取小本经营方式,只能“解决温饱”。何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上不来,原因在于招商引资政策和人才激励配套政策不完善。
建议对策
如何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何家沟村找到致富的持久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定点帮扶。基层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中绿华夏有机中心党支部加强与何家沟村党支部联络,丰富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切实增强两个支部班子关于何家沟村乡村振兴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志”“智”双扶,通过党建交流、技术培训、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农村党员带头勤劳致富,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在发展生产、群众工作、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和信心。联学共建可以对何家沟村支部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优秀种植养殖户、企业骨干等提供宣讲相关政策理论的帮助,村党支部也选派优秀业务骨干来京学习锻炼,加强双向联动互通。
多方联络协调,促进产业发展。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动真情、真帮扶,因地制宜地将乡村振兴先进经验运用到何家沟村乡村振兴中来,以人才、项目、资金等工作支撑为突破口,对何家沟村进行全方位帮扶,探索出了助力定点帮扶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是协调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符合恩施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二是协调整合村个体户资源,设立农业合作社,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是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宣传以及生产、认证等方面指导,拓展全链条帮扶,在产前、产中、产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帮扶措施,减免认证费用,提供技术培训,促进产销对接,不断拓宽何家沟村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提升何家沟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实现产业兴旺。
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乡土品牌。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提升全村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依托 “两品一标”的行业资源,从何家沟的地域特色和产品特点出发,进一步规范茶叶、土猪、蜂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增加产品的效益,从而找到致富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何家沟村良好的生态优势助力打造富硒白茶,可以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来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有效连接一二三产业,通过市场拉动、品牌推动提升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要借助农业公共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形成“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公共品牌+产品品牌”等多种形式的品牌叠加效益,打造乡土品牌,把品牌的“面子”变成农村增收的“票子”。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主体力量。咸丰县乃至恩施州有着非常广阔的“两品一标”农产品市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企业经营、市场开拓等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深度参与其中。人才是推进产业振兴的主体力量,尤其是何家沟村,地处大山深处,正是因为没有吸引人的工作岗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在政策制度方面有所侧重,争取吸引来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鼓励区域外的各类人才投身到当地,加大对本土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培养,使之“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环境。同时,要加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不同主体对脱贫地区的带动强度,发挥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提高产业发展效率。龙头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主力军,他们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提升脱贫户技术水平和专业生产能力;农民合作社通过联结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帮助普通农户提升技术水平、掌握新技术,提供新模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民多办实事,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支部党建工作,引导中绿华夏有机中心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倾听农民呼声,了解群众困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情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因地制宜,因人帮扶,因材施教,确保何家沟村在乡村振兴中不掉一户,不丢一人。从村集体的农业、产业发展入手,适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找到村集体经济效益低下的难点、堵点,发展生产力,提供就业岗位,让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作者单位: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