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浙江温州乐清市柳市镇仙垟村“一肩挑”干部黄信浩经常能听到村民抱怨,村里的杨宅东路和包宅东路是主干道,但沿路都是台门、围墙、小厂房等乱搭乱建,最窄的地方只能通一辆车,附近群众出行“堵车又堵心”。借全市和美乡村建设“东风”,仙垟村发动村民共商“拆整建美”事宜,党员干部带头拆、挨家挨户做工作,对101个乱搭乱建点位进行逐个拆除,腾出空间将原来四五米宽的道路拓宽至八九米,这样一来村民的出行便捷了,体会到整治后带来的好处,村民也更加积极配合这项工作,主动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上来。
仙垟村的例子,是乐清市“拆整建美”的一个缩影。这些年,乐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推进“千万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力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全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整体部署,“县镇村”三级联动向乱搭乱建问题发起攻坚总动员,并做好拆后利用,实现“腾笼换鸟”。整个乐清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村民也从原来的“难受”到愿意“承受”,再到主动“接受”,最终变成“享受”。
科学精准谋划。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20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评价验收办法等系列文件,整合12项涉农资金共20亿元。按照精品村、示范村两个类别梯度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对列入创建的精品村人均补助2500元、示范村人均补助3500元,单个村最低补助500万元,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472个村的风貌整治提升,实现全域和美。所有创建村均委托专业设计团队,根据村庄基础、资源禀赋的差异,“一村一策”制定规划建设方案,如山区村在补短板的基础上注重生态、产业资源的挖掘培育,平原村围绕城乡融合的目标,注重区域资源共享、产业连片发展。二是突出连片提升。开展“一县一带一片”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建设,推动环境共美、资源共享、产业共富。如“斛光山色、跨越发展”示范区,深入挖掘北部山区的“石斛”产业优势、仙溪古村文化优势、龙西自然灵秀优势,培育“研学+”“旅游+”乡村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山区绿色崛起;“水韵西乡、诗画柳白”示范区,依托柳市镇、北白象镇的工业强镇基础,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围绕“水乡慢生活”等特色内核,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后花园。三是突出全民参与。在事前,明确由各行政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自行讨论决定是否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最大程度减少后期整治、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在方案制定后,由镇村先行审查,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方案符合村庄实际、村民意愿。方案评审通过后,在拟建项目点位设置项目告示牌,明确项目建设时限、成效,让广大村民全过程参与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成效符合预期。
坚持拆整开路。一是选好“带头人”。邀请有情怀、敢担当、能奉献的党员干部和能人志士主动参与村貌整治,常态化开展“红色星期天”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各镇村围绕“七个一”工作方法,即开展一次动员会、摸清一个底数、出台一份方案、汇集一方力量、攻坚一批难题、发出一份倡议、成立一支督查队伍,建立1个党员干部带动N户村民的“1+N”整治模式,形成党群共整共治良好氛围。二是算好“整治账”。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攻坚小组,全面排摸乱搭乱建等问题点位,汇总形成一本“整治账”,通过告示牌向全村公开,让人人知晓。最大限度消除疑虑、赢得支持、凝聚共识,全面营造“配合拆整、自愿拆整、共同拆整”的浓厚氛围。三是用好“数智化”。创新“和美乡村一张图”数字应用,建立图像化、可视化、数字化的协同工作系统,实时更新村情风貌、拆整点位、项目建设等情况,让“县镇村”三级便捷掌握拆整及建设工作动向,村民也可以在手机上感受村庄环境的变化,体会到自己付出带来的可喜回报。
强化以建促拆。一是完善空间布局。利用闲置土地、桥下空间等地块建设停车场、停车位,同步对村内的道路、邻里休闲的空间进行改造提升。2022年以来改造提升村内道路500余条、打通断头路卡口50余处,整合拆后空间建设停车场近200个、停车位近6000个,打造休闲步道、健身广场等邻里活动场所150余处。在完善空间布局的过程中,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挖掘保护,突出抓好乐清“十古”等代表性文物和遗址保护利用力度,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二是聚焦“一老一小”。村里老人和小孩多,在建设中就要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适老化、适儿化改造。一方面,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一次性建设补助从原来的5万元提升到最高20万元,运营补助从原来的每年2万元提升到每年最高12万元,确保居家养老全市472个行政村全覆盖。另一方面,着眼“一米高度”补齐村内儿童娱乐设施短板,新建乡村儿童乐园、活动空间100余处,后续还将建设200余处儿童综合服务设施。三是打造共富产业。以“拆整”撬动乡村发展空间,在产业重塑、业态招引上下功夫,着力盘活村庄发展资源、推动村庄发展提速。如龙西乡上山村充分整合闲置地和拆后空间,打造仿野生石斛种植的“石斛瀑布共富项目”,塑造“可赏、可食、可玩”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乡村共同富裕。
乐清市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拆整、补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打通共富发展路径,形成多方聚力、全域共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局面。2022年至今完成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点位拆整3.8万处,拆除乱搭乱建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新建村庄建设、产业项目796个,项目投资额达13.7亿元,荣获省首批“神农鼎”、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等荣誉。
(浙江省乐清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