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 答好乡村振兴五个考题
时间:2023-08-01 02:33:2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见习记者 孟央 字号:【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同时也是农业大市,是陕西“新粮仓”。近年来,榆林市围绕“两区一基地”建设目标,深挖特色资源、做实融合文章、突出联带效果、强化支撑保障,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全链条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全要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巩固衔接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做好生态治理题

  “穷山恶水”变“青山绿水”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干旱频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过去,榆阳区补浪河乡一直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80%的土地曾被黄沙吞没。面对黄沙,当地居民态度消极、想法简单,造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发展农业更是无从谈起。

  改变要从“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动人事迹说起。“1974年,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第一代女民兵,组建成立女子民兵治沙连,深入这块荒凉的大沙漠,拉开了战天斗地、治沙造林的序幕。”现任治沙连女连长高艺玲说。40多年来,她们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以治沙为己任,扎根大漠,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治沙造林,和当地群众一道给一万四千多亩荒沙披上了绿装,榆林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如今来到补浪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覆盖着沙柳、柠条、臭柏和樟子松的沙梁,远处生态园内的万亩花海一望无际,马鞭草、玫瑰、月季次第开放,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

  米脂县高西沟村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重灾区”,这里“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连年遭灾荒,十年九不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扭转水土严重流失的局面,实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勤劳勇敢的高西沟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实践。“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建设水库浇农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陡坡险坬种柠条,封山禁牧护林草”,这是高西沟人总结的治理经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持续治理,高西沟人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三三制”和“三二一”治理模式。如今的高西沟,层层梯田绕山梁、座座坝堰锁沟掌、家家户户新窑洞、绵绵峰峦碧水漾,呈现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做好节水利用题

  破解农业“用水难”困局

  榆林一年四季降水不足,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为节水利用指明了方向。

  在榆阳区小纪汗村3600余亩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中,一排排葱绿色的玉米苗整齐排列,田中黑色的滴灌输水管排列有序。榆阳区农田水利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王惠说:“为了解决灌溉缺水问题,当地群众独创了沙地多管井的灌溉方式,由漫灌改滴灌、渗灌,可实现亩均节水约55%,节肥约35%,一天就能成型,增收致富效果明显。”在不远处的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第一农场4000多亩土地上,采用了以色列耐特菲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陕西大地种业集团副总经理郝永康说:“我们现在的种植、管护、收获都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这种智能化喷灌设备,可以让田间浇水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一个人能管100亩。” 在横山、佳县等地推广的“全膜深沟探墒”旱地节水技术同样很受欢迎,这项技术通过地膜全覆盖和沟渠挖掘,做到收集雨水和减少蒸发,以此保住土壤墒情。多种形式的旱作节水技术,正在逐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用水难的问题,让农民在黄土高原上也能种上高产田、致富田、幸福田。

  在无定河沿岸,横山区驼燕沟村综合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起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促进种植养殖的融合发展,让种植户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地双赢。自2012年从辽宁盘锦引进河蟹苗养殖成功以来,横山区养殖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产品规格、质量、产量稳步提高,养殖成本逐年降低。目前,横山区稻田养蟹面积已达2670公顷,可实现年水产品总产量129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000多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稻香蟹肥的良田,为当地农民铺就出一条农业高质量、立体化发展之路。

  做好制度改革题

  “变”中寻“机”助发展

  曾经,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严重制约了榆林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把人才引回来,把产业搞上去,把环境治理好,榆林市通过制度改革,在变中赢得机遇,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榆阳区赵家峁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十年前,村里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人口老龄化严重,耕地撂荒,发展滞后,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赵家峁村第一书记王奋堂说。变化源于2013年,一些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致富不忘家乡,回到村里加入新一届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他们着力谋划村庄发展蓝图,率先推行资金入股股份合作模式,发动村里的能人自愿入股,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围绕增收致富主题,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纽带,抓住农业产业建设和新居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将乡村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成功实现了赵家峁村的产业振兴。如今的赵家峁村,峁上建起了红瓦灰墙的“拴正人家”,峁下各种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成了远近闻名的景区。景区游客每年在30万人次左右,年营业额高达1400万元。未来,赵家峁村还将建成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泛赵家峁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增收致富。

  与赵家峁村发展路径不同,榆阳区巴拉素镇在发展乡村“庭院经济”上出了名。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庭院”叫“伙场”,是北部草滩地区农户对自家宅基地以及房前屋后空闲地的俗称。旧时的农民拉帮结伙在伙场上耕作生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围绕伙场集聚的问题越来越多。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规划,谁先占谁使用,谁围得大谁用得多,村民纠纷不断。围起的伙场里乱堆乱放,随意放牧的情况屡见不鲜,村庄公共环境持续恶化。2021年春季以来,乘着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巴拉素镇开展伙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发展伙场经济,效果逐步开始显现。新庙滩村推进“伙场改革”,腾退伙场公共空间开展裸露土地综合治理,就地取材打造了群众共享的“王家峁伙场公园”,建设“葡萄园、小果园、苜蓿园、蔬菜园”,发展“伙场经济”,农户房前“小花园”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家风家训统一上墙,伙场变成了花园,村庄变成了景点,外出打工又回村生活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巴拉素镇镇长杜梦晨说:“我们利用群众房前屋后这块小伙场,链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将方块伙场地变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末端阵地。”

  做好土特产发展题

  “小”特色做出“大”产业

  榆林市是全国非牧区养羊的第一大市,羊产业在榆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榆阳区常乐堡村,全国最大的单体湖羊养殖项目——上河集团常乐堡15万只湖羊养殖基地便坐落于此。基地养殖的一大特色就是用上了高科技,基地副经理李晓慧说:“我们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阿里云上河智慧养羊生态系统’,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湖羊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养殖。”而在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中盛农投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全副武装”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各自忙碌,有的检疫,有的做排酸,有的分割肉品,有的负责包装,每天的屠宰量平均达600只以上。机械一体化屠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与湖羊相比,走入国宴的横山羊肉更具特色。横山区是“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诞生地,羊产业是全区的首位富民产业,也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马家梁村正是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村。穿过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走过精心打造的羊文化馆,可以看到一排排标准化建设的草棚圈舍。55岁的马增瑞边整理羊舍边高兴地说:“我已经养羊20多年了,最初小打小闹不成规模,现在我和婆姨两人能养100多只羊。”近年来,马家梁村逐步在全村实现了舍饲养羊。尤其是2021年以来,马家梁村依托马家梁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极大推动了陕北白绒山羊产业提质增效,小羊做出了大产业。

  榆林的羊肉香,米脂的小米也香。近年来,米脂县立足谷子生产的区位优势,围绕强基地、抓龙头、树品牌战略,建立小米产业园,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米脂小米特色产业。位于产业园区内的陕西青创联盟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慧农业、有机种植、收购加工、包装策划等于一体的省级企业。近几年通过电商化销售途径,为米脂小米产业建立起新的增长点,2023年该公司在电商平台销售米脂小米的营业额高达8000多万元。在电商的加持下,一袋袋金黄圆润的米脂小米从“云端”飞向百姓餐桌,特色产业让农民走上了富裕发展之路。

  做好弘扬民俗题

  文化铸魂促振兴

  榆林市素有“塞上明珠”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600多年历史的榆林古城,也有传唱“东方红”精神的陕北民歌博物馆,还有走上国庆舞台的横山老腰鼓。更值得称道的是,榆林还兴建了一批主打原生态旅游的民俗文化村。

  佳县木头峪村位于黄河中游,由木头峪、张家元、高家元三个自然村组成,被誉为“晋陕峡谷第一村”。村内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27处、古门厦50余块,老祠堂、古戏楼、文昌庙等明清古建筑尽显古朴格调,仲连复生馆、秀才模子馆、非遗文化馆等一众展馆展现古镇活力,江南的精巧与陕北的粗犷在这里相得益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佳县木头峪镇镇长李韶敏说:“围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木头峪村正加快旅游服务设施、传统院落建设和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让更多的游客玩得好,留得住。”

  在佳县赤牛坬村,最吸引人的还是年演出达260余场的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150多位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光影,原汁原味再现了陕北人民生生不息的耕作场景。除了这部剧,还有独具特色的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这些布鞋、布衣、皮袄都是我们千方百计搜罗来的,像这样的展品总共有15万多件。”72岁的讲解员高思茂热情地为游客讲述着展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这个小村庄结合黄土高原的乡愁文化,用一台乡土演出和一个乡土展馆,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民俗文化正发挥独特魅力助力当地产业和文化振兴。

  今天的榆林,走在乡间田野,只见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兴盛蓬勃。这片土地因乡村振兴更加充满希望,在新征程这张“时代考卷”上,勤劳进取的榆林人民正在接续奋斗,创造着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