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巴渝儿女奋楫争先,山乡沃野满眼秀美,处处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发展把脉定向。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重庆怎么干?今年2月,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做出系统部署,提出要大力实施“四千行动”(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并明确了具体内涵、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在之后公布的重庆市委2023年一号文件中分量很重。
“四千行动”囊括粮食安全根基、产业兴旺重点、共同富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等,是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彰显了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崭新思路。
近期,中国农村杂志社采访组走进巴渝大地,深入乡村调研采访,感受开局之年重庆的生动实践。
一看农田建设高标准
夯实“粮袋子”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重庆多山,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98%,耕地中“巴掌田”“鸡窝地”占比高。在有限的耕地资源里,端稳端牢饭碗,确保粮食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重庆将“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摆在“四千行动”之首,及时印发实施方案,加班加点完成改造提升示范一期项目并及时启动二期项目设计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按下“加速键”。
“成渝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我们的战略后院。猪粮安天下,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一号工程的部署落实好。”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忠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守住守好“三条底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2万亩,以“四千行动”为抓手,着力提升“三化”水平,打一场乡村振兴漂亮仗。
对于建强建好高标准农田这件事,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涉及农业的相关会议和现场调研中,做到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相关事项必听、必问、必看,各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研究,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每周调度,农业农村及相关部门协同抓好项目策划和整体设计,区县国有农业投资公司抓好具体组织实施,镇村做好组织发动、群众宣传和土地经营权集中等协调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衔接、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的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体系。
零散的稻田规整成片,田边的沟渠、水池修葺一新,曾经泥泞的田间小路也变成了宽阔笔直、人车通行都方便的大道,这是如今合川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后的景象。干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这件事并不容易,合川区创新“四改”“四化”,让地好种,让农民种好地。
通过“四改”(即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小田变大田,瘦土变肥土,田块能排也能灌了,田间道路实现了100%通达。田好种了,还要让农民种好田。合川区以机械化、水利化、产业化、数字化“四化”为抓手,打造升级版高标准农田。通过改造,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63%,高于全市7.13个百分点;累计建成中小型灌区128个,灌溉面积达36.045万亩;累计打造50万亩集中连片优质粮油基地、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和社会化服务应用场景,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重庆各区县纷纷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方式,激发粮食生产新动能。丰都县联合重庆电信,借助数字化与信息化手段,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实现数字化一张图入库,强化用途管控,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对耕地质量、土壤健康、作物长势等进行动态评价,根据田间作物生长阶段与生长情况的不同,提供测土配方、病虫害监测防控、智能灌溉等系列生产服务,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酉阳县为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抵御农业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因地制宜推行稻(水稻)玉(玉米)虾综合种养农业。通过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水稻种植产业单一、效益低的问题,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虾双赢”,最大限度地用好了高标准农田,不断实现新的“丰景”。
重庆将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规范化运行。同时,切实加强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与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有效衔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展现重庆担当、作出重庆贡献。
集中连片、宜机作业、能排能灌、稳产高产、抗灾防灾,改造升级后的高标准农田让每一块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二看特色产业强支柱
琢磨“土特产”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大山大水是重庆的天然生态优势,重庆在琢磨“土特产”上下功夫,以“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为抓手,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业态,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筑牢利益链,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山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巫山不可见,翠岫几重重”。巫山,三峡库区腹心所在,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中华名果”与“致富金果”——巫山脆李。
我们抵达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时,雨仍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前来采购的经销商以及快递物流车在村里来回穿梭,果农们也在棚子下忙着分拣装盒打包。凑近看,苍翠葱茏的绿叶之中,一颗颗脆李个大饱满、长势喜人;站在山巅俯视,给漫山遍野的李树搭建了白色的塑料薄膜,看起来像“露营帐篷”。脆李表皮干脆、肉质紧密,上市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冲击,会造成果皮表面爆裂,甜度、口感都会大打折扣。当地干部群众想出一招,对一些挂果量大、长势比较好的脆李树进行覆膜,抵御连阴雨天气的冲击。
巫山县大力发展“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根据地势特征,海拔400米以下的种植柑橘,海拔400~800米种植脆李,海拔800米以上种核桃、中药材等。目前,全县脆李种植主体6万余户,规模达30万亩,遍及23个乡镇222个村,带动农民15万多人增收致富。
“开园前我就到了村里,还会再待上几天,为的就是收到理想中的品质优果。”来自福建省霞浦县的水果商陈永务来柑园村好几天了,等待收购脆李销往珠三角。在一旁的本地客商邱先登说,“去年我们公司光脆李就卖了300多万元。今天先定了200斤货,希望今年继续大卖。”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果更要卖个好价钱。“今年春节前,我们邀请当地知名经销商和电商朋友一起吃年夜饭,请他们为巫山脆李发展提建议。他们希望把过去用冰块铺垫的传统包装,改成单果珍珠棉包装,以此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害。”曲尺乡党委书记卢家庆说。离开柑园村不久,我们看到陈永务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伙食改善了,不用啃馒头吃泡面了!配图是一份包含回锅肉、豆角、土豆片的盒饭。在评论区里,巫山县副县长彭晓蓉的留言让人暖心:看到你发的微信,说天天吃泡面,政府正在协调,克服克服,共渡难关!
除了依靠经销商的力量,巫山还主动“走出去”,推动成立联合社,到上海、广州等地对接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把收益更多留给农户。加大对电商的发展和支持,设立电商直播间,培育打造本土带货主播,助力脆李“飞上云端”。“我们将着力打造包含均衡施肥、树体管理、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4个模型的脆李产业大脑,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果农轻松掌握技术工艺,并实现脆李的高品质发展。”巫山县农业农村委主任易前聪说。
离开巫山,我们来到万州区甘宁镇,这里的玫瑰香橙同样声名远扬。“现在的位置是万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个园区分3个板块,低海拔地区是五六千亩的蔬菜,高海拔是3万亩水稻,眼前我们看到的这片地是万亩玫瑰香橙种植基地。”甘宁镇党委书记李毅向采访组介绍。
这个产业园涵盖甘宁镇、龙沙镇、瀼渡镇3个镇全域以及新田镇、柱山乡、高峰街道部分村居的土地。优异的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是产业园的优势所在,当地政府根据海拔规划产业,实现立体化、多样化发展。2022年,农业农村部通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中期评估情况,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评估,名次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王牌产业,如今的玫瑰香橙,已实现病虫害自动监测和绿色防控以及标准化种植管护,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更是“当仁不让”。“今年甘宁镇2.3万吨玫瑰香橙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销售额达1.18亿元。”李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经过标准化管护的果园,产量能达到3000~4000斤/亩,收购价3元/斤,种植成本1.3元/斤,核算下来,每亩纯利润能达到6000元左右。对于农户而言,除了通过种植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从事修枝整形、病虫害统防统治、采摘运输等生产服务来增加务工收入。
黑猪、黑鸡、黑鸭、黑鹅、黑山羊,黑玉米、黑米、黑豆、紫薯、黑花生,巴南区姜家镇的这“黑五荤”与“黑五素”,在当地小有名气,如今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这边的黑猪肉,现在卖得非常好。这边是我们‘十黑’产业的深加工产品,有腊肉、排骨香肠、嘿小面、黑米酥等,很受消费者喜欢。”谈起“十黑”来,食黑姜家体验中心负责人李福屿滔滔不绝。
2016年,姜家镇确立以“黑”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发展十个“黑产业”,现已形成“姜家黑”系列特色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在姜家镇蔡家寺村的电商直播间里,镜头前带货的两个主播正忙着讲解“十黑”产品,“大家看,我们这个黑米酥是独立包装的,吃起来很方便,而且原材料是我们姜家镇的黑米,安全又健康,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直接下单啦”。
“十黑”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为助力姜家镇‘黑’产业发展,我们已累计为姜家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000万元。”重庆农担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敏介绍。近年来,重庆农担集团公司与姜家镇深入战略合作,强化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为姜家镇“十黑”全产业链条、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离不开土地要素支撑。“我们这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在整个重庆市来说是首例。”巴南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左川高兴地介绍这一创新之举。据了解,此次入市的两宗地块分别位于巴南区惠民街道沙井村和二圣镇集体村,面积分别为21.62亩、4.83亩,均已完成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将用于乡村振兴项目配套用地,且入市土地收益提取不低于40%的公积公益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剩余部分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进行分配。“此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成功入市,有利于巴南区‘农文旅康’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左川说。
重庆农神集团、重庆三峡农业集团在精深农产品加工及生态有机肥生产上做文章。走进万州区柑橘及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柑橘加工生产线。“我们这个加工园核心是解决农户生产的后端问题。农户的鲜果销售完之后,我们将一些次果或是卖相差的果收过来进行深加工,这样让农户所种皆有所得。”重庆三峡农业集团谭柳华说。抓、抬、转、放,在重庆农神集团的万吨有机肥加工厂,机器人正将生产线上加工包装好的有机肥料有序码垛。“我们同周边的养殖户签订协议,将畜禽粪污收集过来,按含水量的不同差异化定价,变废为宝,既保障了我们生产所需的原料,也为周边养殖户带来额外的收入,有机肥用在果蔬生产上,效果特别好。”重庆农神集团谭镇武说。
厚植乡土,体现特色,聚焦产业,通过做好“土特产”大文章,重庆正不断激活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新动能。
三看增收致富门道多
鼓起农民“钱袋子”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面对全市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的现实,重庆把“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引擎,通过壮大集体经济,补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短板,把农产品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如今的巴南区幸福村,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曾经,幸福村是重庆市级贫困村,在村“两委”与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千亩鱼塘”和“千亩橘园”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片地是我们村的柑橘园,目前是‘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方式运营,农户以承包地入股,每年保底收入400元/亩,另外还有收益分红。从今年起,每年每亩涨50元,最高上限600元每亩。”村党委书记张先福介绍,村里还建起了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配有柑橘类选果线及冷藏库,实现柑橘季产年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钱袋子”鼓了起来。
在合川区龙市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企业生产线一派繁忙。在重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走进曾巧食品有限公司榨菜生产车间,自动化榨菜生产线正加足马力,一袋又一袋的榨菜最后包装下线。曾巧颇有几分自豪,“我们这条线一天能产20吨呢!”在产品展示室,榨菜、凤爪、火锅底料、水煮鱼调料等产品应有尽有。“除了榨菜,休闲食品也是一个主攻方向,像凤爪日产量能达到二三十吨,在广州、深圳等地很受年轻人喜爱。”曾巧公司主要生产榨菜系列产品、调味品及休闲食品,榨菜加工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与此同时,可带动合川10万余亩大头菜、榨菜、辣椒等种植。
家住合川区龙市镇中心村的胡宏菊是曾巧公司员工,谈起工作生活,她的脸上藏不住笑意。“我现在拿两份收入呢!厂里工作一天工资130元,我自己家还种了五六十亩的榨菜,产量有六七十吨。榨菜由厂里统一收购,今年的收购价是880元/吨,去年是720元/吨,收入每年都涨,自己种起来也更有劲了!”
提到榨菜,就不得不提万州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这个重庆老字号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已连续20年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称号。鱼泉公司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高度的产业集聚、高规格的生产标准、高附加值的出口、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品牌以及高水平的综合服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三道腌制池,我们的‘三腌三榨’工艺靠的就是这个。”在公司展示厅榨菜腌制池模型前,总经理助理刘心发介绍起鱼泉榨菜的独有技艺,“在腌制周期上,第一道池7~15天,第二道池4个月,第三道池半年以上,整个腌制过程使用的全是自然香料,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而且我们的产品是低盐发酵工艺,吃着放心又健康”。正是这种饱含工匠精神的技艺,造就了鱼泉榨菜过硬的品质,赢得了大众好口碑。
多年来,鱼泉公司利用冬闲田种榨菜,推广应用合理密植高效种植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这个魔芋产品目前出口量比较大,一年能卖600万元;这个泡菜产品也是专供出口的,主要销往新加坡等地。”展台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刘心发一一介绍起他们出口的“骄人成绩”。2022年鱼泉榨菜出口达695万美元,增长10.54%。
鱼泉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订单农业’方式与农户合作,农户按公司的要求生产后,我们从农户手上把榨菜收过来,价格比市场价普遍高40~100元/吨”,刘心发说,公司已带动1.26万户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767元。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休闲饮食等需求不断增加,鱼泉公司也在顺应潮流积极转型,“为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我们希望在守正的同时加强创新,重点研发包含乳酸菌产品在内的系列休闲食品。”谈起未来的发展,鱼泉榨菜集团信心满满。
置身于北碚区中国静观蜡梅博览园,穿行于蜡梅树下,虽然花季已过,但从漫山遍野的蜡梅树身上,仿佛能感受到花开时满目的嫩黄与馥郁的花香。“这棵是蜡梅树王,是素心村黄氏先辈1910年种植的,已有100多年的树龄。”静观镇宣传委员杜葭指着一颗高大粗壮的蜡梅树介绍起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博览园里有153个蜡梅品种,共计1万多株,花开的时节,从高处俯瞰,十分震撼。”沿着步道上坡来到蜡梅展示馆,蜡梅精油、蜡梅香水散发着淡淡清香,在这里,与蜡梅有关的产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通过深加工,蜡梅的价值不断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静观镇目前建起了蜡梅基地1万多亩,农户种蜡梅1亩地能有8000~10000元的收入。静观镇镇长吴凯很是自豪,“去年,仅蜡梅礼盒这一爆款单品就卖了2000多万元呢!这里的村庄因蜡梅而兴,这里的农户因蜡梅而富”。
“近年来,北碚区依托乡村资源,着力打造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万亩蜡梅特色产业带,培育发展柑橘、蔬菜、缙云山甜茶等特色产业,让村集体强起来,村民富起来。”北碚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建军说。
“促进农民增收,政府不能只靠给钱给物,而是要推动形成良性的机制,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谈到农民增收问题,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童文坦言,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实现持续增收。“以红橘种植为例,过去政府将补贴放在后端,由于种植标准不统一,红橘品质难以保证,也卖不上价钱。久而久之,农户积极性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后来,政府转变思路,将补贴放在前端,引导农户进行红橘种植的提质改良,以果径大小为标准收购,果径低于65毫米的不予收购。果径在70~75毫米的,按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收入提升了,自然更愿意进行提质改良,红橘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花艺小铺、杂货小铺、肉肉小铺、公共餐厅,漫步在巴南区姜家镇蔡家寺村,各具特色的小院子十分吸睛。“这是我们特地打造的‘十黑大院’,每个院通过名字就能看出它的特色。通过这种方式,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姜家镇党委书记吴谦指着每家墙上的小牌子介绍。据悉,姜家镇投入113万元,对村民的房屋建筑进行外观改造与内部功能提升,用于乡村旅游发展,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去年,蔡家寺村村民人均收入超2.5万元。
走到挂有“公共餐厅”牌子的屋前,蔡家寺村里的老人杨玉福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来喝喝茶、歇歇脚”。她今年70多岁了,她家的“公共餐厅”主要为周末到村游玩的游客提供服务。老人家一边倒茶一边说:“我家的土地早就流转出去了,现在我有余力就到村里的合作社干些除草、种苗的杂活,一天能赚100元,不想干了就在家休息。我们家这个餐厅,一到周末生意好得很,我都要忙不过来了。”
“巴掌田”种出“摇钱树”,“鸡窝地”长成“聚宝盆”。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笑脸,这是写在老百姓脸上最好的增收“答卷”。
四看和美乡村有特色
宜居宜业“桃花源”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把乡村建设好,才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了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重庆市在农村基本生活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
走进万州区甘宁镇楠桥村古树别院,白墙黛瓦的民居与成片柑橘林相衬相依,漫步乡间小路,村道干净宽敞,家家户户门前干干净净,庭院绿意盎然,这里的村庄处处是景;闲置老屋改造的创意民宿,随处可见的石缸、碾盘等老物件,这里的村庄乡愁满满,韵味十足。
“这是我们楠桥村婚俗馆里的网红打卡点。它展示的是从纸婚到金婚的民俗,也是我们乡村文化的一部分。”站在展板前,甘宁镇宣传委员宋莉介绍,“在这里还能体验古代的‘三书六礼’,以及甘宁当地的婚俗习惯,沉浸式地感受婚俗文化的千年演变。”从婚俗馆出来,便是农特产品展示馆和手工艺品展示馆。玫瑰香橙果汁、橙皮糖、手工刺绣、手工鞋等让人眼花缭乱。展示馆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窗口,也为村民带来了创收机会。“像这些手工鞋都是我们村里的一些留守妇女做的,别看价格不便宜,游客们可喜欢着呢。”宋莉说。
近年来,楠桥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着力打造古树别院,以环境整治树外形,以产业发展打基础,以乡风文明添活力,以文化赋能促发展。在村口百年古树下,我们见到了正在乘凉的毛大妈。“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家里有天然气、沼气、太阳能,方便得很。没事的时候在村里看看表演,舒服得很。”谈起如今的生活,毛大妈满是幸福与感激。
告别毛大妈继续前行,一家咖啡小馆进入眼帘。外墙看着其貌不扬,像是一间土坯房,但走近一看,屋内别有洞天,除了卖咖啡,还有玫瑰香橙茶、荷叶茶等土特产,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可供游客和村民在这里喝杯咖啡聊聊天。“猜猜这家咖啡馆以前是干吗用的?”,宋莉向我们“揭秘”:以前是猪圈呢!店老板曾静是甘宁镇的返乡创业能人,在村里环境整治后,保留了其本身土墙青瓦的风貌,将其打造成咖啡馆,没想到十分受游客推崇。除了咖啡馆,村里还有民宿、花坊、农家乐、垂钓园、跑腿服务等多种业态。对于楠桥村的变化,宋莉很欣慰,“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了,老百姓也从不愿意干到试试看,再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来越多的村民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产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沿着林荫道走进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一株株黄金香柳随风摇曳,金灿夺目。到滑翔基地体验一次高空滑翔,到露营基地来一次帐篷野炊,抑或是到粮油文化古坊来一次深度研学,古朴与时尚、艺术与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在村里的西南方位,有一座飞架南北的“大桥”,它就是被称为“重庆红旗渠”的网红景点——空中水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们以“愚公移山”的不屈精神,因地制宜修建了山坪塘、石河堰、引水渠以及水库、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这个雕塑叫‘一锤定荫’,我们也称其为‘一锤定姻’”,在东升村东堂展示馆文化艺术精品展板前,村党支部书记江洪流给我们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2020年,由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的《一锤定荫》大型雕塑在东升村的水渠落成,将那段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进行了强烈的视觉呈现。村里创新发展思路,与百合网等婚恋网站合作,办起了相亲节目,将“一锤定荫”谐音成“一锤定姻”;将水渠赋予“水到渠成”的内涵,通过创意与设计,植入姻缘、相亲的元素,让老设施焕发新生机,把风景变“钱景”。
“这是一套黄金香柳制作的精油、香皂、香水,这是手工制作的竹编香柳,这是村民雕刻的叶脉画……”在东堂产品体验馆里,介绍起村里的产品与村庄如今的变化,江洪流有说不尽的自豪,“现在,村里到处都是艺术设计元素,不仅村庄更美丽了,而且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参观,村民们也都吃上了旅游饭。”如今,东升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是五年前的两倍多。2022年,东升村来了20多万游客,旅游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旭日东升照我家,我家住在东山下;稻田鸭叫白鹭飞,晨观日出晚看霞……”这首《旭日东升》是东升村村民一起创作的村歌,凝聚了东升村的故事和历史文化,唱响了东升村的美丽和自信。在2022年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上,《旭日东升》荣获三等奖。村歌,展现的是一个村的文化底蕴、一个村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村喜闻乐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像东升村这样,在北碚区具有乡村文化底蕴与和谐文明乡风的村庄还有很多,它跟卢作孚、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等四位乡村建设大师有着不解之缘。
他们曾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北碚开展乡村建设实践。卢作孚开展以文化教育和乡村现代化为重心的乡村建设,开启了重庆乡村建设的历史先河;梁漱溟倡导推行“政教合一”乡村建设模式,晏阳初筹建乡村建设学院、培养乡村建设人才,陶行知倡导“小先生制”等民众教育。他们在当时的探索与实践,为今日之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产业旺、村容美、农民富、乡风和,一首清脆动听的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曲,正在巴渝大地激荡回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