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厕所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事关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上海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30余年持续推进,2019年底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近期,笔者赴上海市开展厕所革命调研,系统了解上海市厕所革命的做法及成效。总体上看,上海市农村改厕工作起步早,城乡一体化程度高,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积累了较好的改厕经验。
农村改厕的历程和主要做法
上海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改厕起步期,农村通自来水为改厕提供基础条件。自1990年起,上海市按照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在全市逐步开展郊区农村粪管改厕工作。1994年后,随着上海市农村实现通自来水后,农户卫生厕所建设条件逐步具备,农户三格化粪池成为重点建设内容。至2005年,全市农户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6.5%。二是改厕快速发展期,粪便纳管建设为农村改厕提供了优化条件。“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纳入《上海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推进粪便纳管建设工程,健全农户卫生厕所备案制度,不断完善农村改厕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十二五”以来,上海市各区县的重点工作转入抓好农民新建房、新分户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指导审核和验收环节。三是改厕收尾期,查漏补缺为全面完成改厕提供了重要条件。2015年以后,各区县在确保现有改厕覆盖率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对新建房、新分户、老人户等尚有改厕实际需求农户的调查摸底工作,结合实际需要,进一步查漏补缺,重点做好粪污纳管处理工作。纵观各个时期的改厕工作,上海市在工作安排上突出以下几点:
加强分工协作,实现各部门共同发力。上海市在推进农村改厕进程中,相关部门形成了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委是农村改厕相关工作的总牵头单位,开展动员部署及相关协调工作;改厕专职专责部门是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面负责农村户厕改造、推进农户三格化粪池建设、清除小粪缸、农村户厕管护等工作,机构改革后仍然延续,一抓到底;水务局负责三格纳管、直接纳管工作,接入市政管网,统一进行处理;绿化市容局负责提升公共厕所建设及粪便纳管建设工程。在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期间,按照牵头抓总、各司其职的分工方案开展工作。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工作指导,市级和区级分工协作、重心下移,切实发挥区级各部门更能了解各地实际的优势,确保摸排质量。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完善动态巡查检查机制,加强已改造卫生厕所工作的跟踪指导;区水务局牵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老旧低标设施改造,做好规划不保留村污水生态管控工作,建立健全提标增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完善农村公厕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公厕环境卫生整洁、设备设施完好正常。
突出后续管护,实现属地化精细管理。上海市农村改厕坚持系统思维,注重长效发挥作用,不断加强后期精细化管理,推动农民自我管护和政府部门跟踪服务相结合。目前,农户卫生厕所室内部分由农户自行养护,自家事情自家办,实现了户厕室内部分高标准建设,常态化、动态化、精细化管护;卫生健康系统牵头对农户再用、新建三格化粪池进行日常管护机制。在跟踪维护上,按照属地为主、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对已经改造卫生户厕进行跟踪维护,及时清理小粪缸、旱厕、简易坑厕。例如,青浦区以街镇为单位建立健全巡查检查机制,建立农村户厕“一户一档”建造与日常维护等档案资料,落实专人负责日常检查和维护。每年区、街镇、村定期开展农村户厕的使用与管护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管护技能水平,及时督促农户维修破损设施,确保设施完好和农户正确使用及维护卫生厕所。每年进行一次农村农户卫生厕所基础情况的摸排,准确掌握相关情况。
追求无害化目标,实现污水集中式处理。上海市农村改厕注重后端污水治理,由水务系统负责纳管及后端养护,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利用纳入市政管网和采用小型集中式就地处理设施进行粪污收集处理成为主要渠道。目前,上海市厕所粪污纳管处理的数量接近一半,另有10%左右的厕所粪污采用三格式处理方式、30%的厕所粪污采用就地污水设施集中处理。例如,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2008年开始采用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农村厕所改造,2010年采用人工湿地工艺集中处理进行生活污水治理。为提升出水水质,2018年采用净化槽工艺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主要采用分散式处理模式,几户或几十户生活污水集中后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崇明区庙镇合中村2008年开始采用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农村厕所改造,2013年采用集中处理模式进行生活污水治理。全村共有6个集中污水处理站,全部采用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农村改厕的成效
上海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经过30余年的持续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已达到100%。总体上看,上海市农村改厕已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农村改厕已经从建设改造向全面管护阶段转变;二是农村厕所由小粪缸、旱厕、简易坑厕形态向全面水冲式厕所转变;三是农村改厕由政府主导农民辅助向政府引导农民自主改造管护转变。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笔者明显感到,农村改厕的稳步推进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卫生意识、促进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住房等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升级,加之农村改厕的不断推进,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在入户调研的21户农户中全部都有两套室内卫生间,约一半有室外水冲式厕所,厕所全面纳入市政管网,实现了无害化处理,清洁了家园、田园和水源,为美化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黄浦区海沈村,农村改厕完全融入田园风光,初步打造了田林环抱、水网交叉、宅村洁净、鸟语花香的乡村空间,绘就了一幅“满眼小村美、移步换一景”的美好景致。二是农村面貌欣欣向荣,农民卫生习惯全面养成。农民普遍使用水冲式厕所,农户家室内两套卫生间,室外也有水冲式厕所,在外面干活就使用室外厕所。在崇明区庙镇永乐村五星级党员家庭汤绥丽家,村民们高兴地说:“老年人腿脚不便,就住在一楼,使用一层的厕所,子女用楼上厕所,如厕非常方便卫生。”农村改厕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意识,个人卫生习惯明显改变,农民普遍意识到改厕是件大好事,是让农民过上体面生活的重要因素。三是国家惠农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落地。改厕以有形、有用的状态展现在农民面前,在青浦区入户调研的时候,一位农民高兴地表示:“我们农民赶上了好时候,国家政策真是充分考虑我们老百姓实际困难。”舒适的如厕环境,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政策的实惠,农村改厕工作提升了政府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
农村改厕工作启示
上海市农村改厕工作起步早,积累了诸多改厕经验。笔者感到,保持历史耐心推动改厕是改厕的思想基础,积极引导老百姓生活习惯是改厕的重要手段,改厕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重要考量,各个部门及农户分工负责通力协作是改厕的主要推手,与改厕相关因素相协调是改厕的必备条件。
保持历史耐心推动改厕。实践表明,对于农村改厕这种改变千百年来老百姓传统生活习惯的事,即使是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市,改厕进程也持续了三十年,其他地区更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稳扎稳打推进,宁可稳一点,也要准一点、好一点。既要久久为功,以发展的眼光看改厕工作,打好基础,步步为营,又要主动作为规划好时间表、路线图,积极研发适用模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部分地方农村改厕违背发展阶段、改厕技术模式不成熟,没有充分发动农民主体作用等,最终出现了改了以后不好用、不能用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对农村改厕工作操之过急。
积极引导老百姓生活习惯。上海市农村老百姓对改厕工作高度认可,表明他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已经完全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800户村民中有近700户种植黄杨,年产值近4000万元,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黄杨特色产业,园艺村被评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举措不仅美了乡村富了民,也让村民们主动改变以往的如厕习惯,减少了农村改厕的障碍。反观部分地区,出现老百姓难以适应新改建的厕所,这与经济水平、产品质量等有很大关系,生活习惯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别是老年人来说,还有一时之间不适应的现象。因此,更需要对老百姓积极引导,让他们了解新厕所的使用方式,以及传统厕所不卫生的危害,通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养成,相信老百姓对改厕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改厕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上海市农村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备,生活便利,居住环境宜人,村内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改厕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据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上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3978元,而全国在2017年才达到上海市2010年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改厕工作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状况、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改厕的进程,也影响着后期管护和使用效果。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有序推进各地改厕工作需要分类推进: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应该积极推进,逐步实现改厕全覆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分类推进,选择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技术产品,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愿,不搞一刀切,逐步实现干净卫生的如厕方式。
与改厕相关因素相协调。改厕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与上下水处理、房屋结构、市政设施等相关因素相协调。首先,改厕工作应与通自来水工程相衔接,上水系统是保证水冲式厕所运行的必要条件,上海市也正是因为农村通自来水后,改水冲式厕所才得以迅速、大范围开展;其次,改厕工作应与农房建设相协调,无论是空间布局、空间面积、建筑质量、建筑风貌等都是改厕需要考虑的方面,也是需要相互配合的方面;再次,改厕要考虑纳入市政管网的可能性,提前做好预留,以防止资源浪费和后期工作被动;最后,改厕要考虑抽粪车辆运行的便捷性,提前预留好运输通道,保障改厕抽运系统无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