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猕猴桃种植的梦想中——记四川绵竹九龙镇棚花村贵菲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治菲
时间:2023-07-04 01:57:0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彭忠富 字号:【

  九龙镇棚花村是四川绵竹远近闻名的“民宿网红村”。走进棚花村,粉墙黛瓦的农居错落有致,浓墨重彩的绵竹年画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一步一景。由李治菲、邓方贵夫妻创办的贵菲家庭农场就位于棚花村三组。在绵竹果农中,李治菲夫妻俩有些特殊,两人均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一个学植保,一个学中药材栽培与鉴定。2010年本科毕业后,他们到成都蒲江一家猕猴桃企业工作。“我们都是学农出身,特别想拥有一片自己的果园,也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2013年,夫妻俩回到棚花村,流转了2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走进贵菲家庭农场的猕猴桃种植园,绿油油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挨挨挤挤的小青果圆润而饱满,煞是惹人喜爱。奇怪的是,这里的猕猴桃上都套着袋子,难道猕猴桃树也变得如此娇弱了吗?

  “套袋的作用主要是避免果实被虫子侵害,同时避免果实被夏季的太阳直射之后造成灼伤,保证商品果率。总之,套袋就是保护果实,最终给大家提供专业、安全、新鲜、美味的猕猴桃。”李治菲一边现场指导工人给猕猴桃套袋,一边给游客讲解其原理。

  在推广贵菲农场产品以及普及猕猴桃种养殖技术方面,李治菲深谙其中之道。除了在贵菲农场猕猴桃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推广外,贵菲农场目前开通了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利用短视频传播相关知识,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分享猕猴桃行业的种植技术及行业内最新成果。

  目前,贵菲农场拥有80亩猕猴桃示范园,果品优良,产品稳定,连续三年营业额在110万元以上;技术服务周边园区累计面积150亩以上,每年为种植户创造经济价值达200万以上。农场对周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且分享销售渠道,带动当地20余户农户增产增收,每年每户猕猴桃销售金额在10万以上。

  成如容易却艰辛,为取得今天的成绩,李治菲付出了许多努力。2013年10月,26岁的李治菲眼看家乡棚花村的猕猴桃种植渐成规模,不少农户都从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成都蒲江一家农业公司从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和品质控制的她坐不住了。“别人都能成功,作为猕猴桃种植行业的专家,自己为啥就不能成功呢?只有自己创业,将技术资源转化为技术资本,才能绽放青春,开辟人生的蓝海。”和丈夫邓方贵商量后,李治菲的梦想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但是她的父亲却表示反对,父亲一直想让女儿走出棚花村,不希望她回来种地。父亲知道,种猕猴桃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倾家荡产,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但李治菲心意已决,她在棚花村流转了20亩土地,一头扎进了猕猴桃种植园的梦想中。

  李治菲成都、绵竹两头跑,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同行请教。为了不再两头跑,她在2014年9月进入了华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技术部经理(2020年9月离开华胜农业,全力经营贵菲农场)。华胜农业在棚花村也有基地,这样李治菲就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兼顾自己的贵菲农场了。在华胜农业工作期间,李治菲先后公开发表《金实2号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生长动态的研究》《德阳地区猕猴桃园壁蜂授粉应用技术探究》等论文,还申请了“风动弥雾机”等十余项实用专利。

  2015年秋天,贵菲农场的猕猴桃迎来了收获季。果子在家门口便被销售一空,这下父亲放心了。

  可是好景不长,2017年,绵竹沿山猕猴桃树爆发溃疡病,李治菲的果园也遭遇重创。猕猴桃溃疡病是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大病害,如果管理不良、具备菌源、株体免疫力低下,极易步入溃疡病越来越重直至毁园的状态。贵菲农场老园区的20余亩果树相继感染病菌,产量大幅度减少,再加上60余亩新园区正处于建设中,资金和技术的短缺成为李治菲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不少猕猴桃种植户被逼无奈,只得接受残酷现实,更换树种,从红心猕猴桃树换成了绿心猕猴桃树,商品果的价格因此发生了变化。还有的种植户干脆退出了猕猴桃种植行业,改行种西瓜去了。

  猕猴桃种植户把目光投向了李治菲:“小李,你是专业从事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的专家,你想想办法,帮帮大家呀!”面对大家期待的目光,李治菲也颇感无奈,因为猕猴桃树溃疡病堪称“不治之症”。李治菲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导师,得知利用避雨栽培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猕猴桃树的溃疡病发病率后,李治菲当即在贵菲农场猕猴桃种植基地搭建了德阳市首家大棚,有效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难题。绵竹市农业农村局以及九龙镇政府及时提供了相应政策措施和资金补助,帮助贵菲农场和其他种植园一道渡过了难关。

  如今,贵菲农场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农场内建立猕猴桃新品种展示长廊,打造猕猴桃研学基地。此外,李治菲夫妻还在研究猕猴桃无土栽培技术,准备申请专利,届时将降低猕猴桃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做到集约用地。猕猴桃无土栽培技术堪称李治菲的第二个梦想:“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一年一结果的猕猴桃变成一年二结果、三结果,甚至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猕猴桃。那时,我们将形成自有的技术品牌,并向外输出,实现工厂化的育秧栽培,增加效益和规模!”李治菲谈到无土栽培技术,一下子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目前,贵菲农场日常管理都依靠当地村民,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后在园区务工,80余亩示范园区有常工10人,人年均收入2.5万元;修剪、花果管理、套袋及采摘时期每天用工20人次以上,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及9~10月,增加年均收入6000元/人,年用工总量3000人次以上。李治菲由于在猕猴桃种植方面研究成果突出,并持续带动棚花村闲散劳动力致富,被聘为四川省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兼职教师,评为绵竹市农民高级技师,获得“四川省农村乡土人才”“绵竹市菁英卡人才”等称号。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