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陆泾村聚焦强组织、富产业、美生态的建设目标,积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三帮”作用,着力打造“1+3+3”村庄建设布局,努力探索新时代锦绣江南鱼米乡的路径实践。
发挥第一书记帮促作用。注重组织带动,滋养“文明乡风”,着力在深化乡村治理方面绘就善治样板、展现党建魅力。一是行动计划定目标。第一书记牵头制订村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农村党建、产业富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明确6大发展目标,力争实现党建持续提升、村级经济稳步增长、为民服务提质增效。二是支部行动促民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第一书记牵头组建由老党员、志愿者等近百人构成的“一方泾土”行动支部,在为老年人送餐入户、传统文化活动、防疫等过程中发挥为民服务作用。主动联系农业银行苏州分行、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支部结对活动,通过稻田说事等形式,增强党员活力。三是载体建设增动力。2022年在村级主干道锦周路沿线打造“喜迎二十大”稻田艺术项目。2023年接续推进“稻香同行·宜居陆泾”党建阵地项目,将鱼米乡文化全面延伸覆盖到田头、道口、住宅,增强党建氛围。四是年轻干部显活力。在2021年基层换届选举时,选拔培育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工作,增强基层青春活力。换届后,“80后”占班子人数比例达86%,大多为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
发挥第一书记帮扶作用。注重补链强链,实现“岁稔年丰”,着力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迈出坚定步伐、增添厚实底气。一是全域土地规模流转。对全村944亩高标准农田、420亩高标准池塘全部完成高标准改造,将经营权统一流转至农地股份合作社,全面推行农地规模化流转,增加种植养殖面积。2022年,“南梗46”水稻产量增长达30%。二是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第一书记利用乡村振兴综合政策,倡导将上级帮扶资金引入发展优势产业,通过与公司合作,建成了可最大存储30万斤粮食的恒温谷仓,打消了过去因销售渠道不健全、村集体担心粮食生产过剩、无处存放的顾虑,大幅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发展订单农业。三是推动“造血”向“活血”延伸。依托资源禀赋,集中力量发展绿色高效、富硒生态大米产业,擦亮“锦溪大米”品牌,解决“农产品品牌”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第一书记主动联系农业银行苏州分行等第三方,进一步撬开订单市场“大门”,大幅提高市场粮销售额。2022年陆泾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销售大米25万斤,大米销售收入达200万元。
发挥第一书记帮建作用。注重连片建设,擘画“秀美图案”,着力在推进乡村建设方面做出经济有益探索、打造进步范例。一是集中打造亮点区域。第一书记主动深入村庄现场调研,按照一并规划、一体设计思路,整合村庄宅基地、弄堂、水系、农田、菜园、池塘等乡村要素,初步构建“1+3+3”的村级核心区域布局,“1”即村委会,“3”指3个特色康居村,“3”指高标准农田、池塘、菜地,实现农业生产、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活有机结合,展现和美乡村现代活力。二是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第一书记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陆家浜自然村特色康居乡村提升工程,修缮了出行道路和驳岸,提升了公共绿化,做到既美观、又实用,让群众满意。三是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对认定成为星级户的家庭进行公示表彰,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已创建美丽庭院“星级户”201户。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市陆泾村挂职第一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